20世纪50年代的一次偶然发现
让“马坝人”走入大众视线
缓缓向我们揭开了
13万年前的广东人
神秘面纱
马坝人遗址(来源:韶关市文广旅体局) 马坝人化石发现的经过带着几分传奇色彩。1958年5月底,曲江县马坝乡农民为了扩大生产,积极寻找肥料,因看到狮子山石灰岩附近的作物长势茂盛,怀疑有天然肥料,进入狮子岩内溶洞后,发现洞穴内堆积物含磷肥比例达38%左右,于是在当地开设磷肥加工厂,大量挖取溶洞内堆积物。 六月底,工人从堆积物中发现了一个零碎的人类头骨化石和大批古脊椎动物化石。后经中国第四纪考古权威裴文中先生等专家对人类头骨反复鉴定,确定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类化石标本,命名为“马坝人”。 马坝人遗址公园(来源:韶关市曲江区史志办公室) 经鉴定,马坝人大约生活在距今12.9—13.5万年前。马坝人是岭南发现的最早人类之一,作为华南地区当时发现的唯一早期智人,填补了华南人类进化系统上的空白。 马坝人雕像(来源:曲江博物馆) 通过对头骨骨缝愈合程度及矢状缝、冠状缝的辨别,科学工作者推测发现的马坝人头骨可能是属于中年的男性个体。对头骨化石表面进行观察可知,其原始性依旧十分明显,具有这些较为明显的特征: 额骨向后逐渐倾斜 两耳孔稍上处可能是头骨最宽的地方 眉嵴粗壮而向前突出 眉嵴后方的额骨部分明显缩窄 骨壁较薄但仍比现代人厚 部分特征与欧洲及其邻近地区的尼安德特人相似 马坝人的头骨化石和复原像(来源:曲江博物馆) 马坝人头部像猿人又有点像现代人,表现出了一种居于直立人和现代人之间的形态。如头骨厚度越厚,原始性就越强,北京猿人是9.7毫米,马坝人是6.85毫米,现代人是5.2毫米;再如头骨的颅盖高度指数决定了脑容量的多少和智力发展程度,北京猿人颅盖高度指数为35—41,马坝人为41.6,现代人为51—59。 因此,马坝人是一种介于直立人与现代人之间的中间类型——早期智人。 北京人、马坝人和山顶洞人头骨比较(来源:曲江博物馆) 虽然马坝人的头骨化石在发现时已经遭受破坏,但总的来说尚属完整,当时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对化石中的部分顶骨、枕骨、额骨及鼻骨进行黏结修复后,成功拼为一个头骨的上部。此外,近年来亦有学者利用最新的CT技术对马坝人头骨内部进行复原,让我们更为直观感受马坝人与现代人之区别、联系。 马坝人生活时期,正值全球冰期到来之际,但因地处低纬度地区,马坝地区气候仍然适宜人类生存。 与马坝人伴生的动物群总计有38个种属,其中哺乳动物27种,如纳玛象、大熊猫、水牛、金丝猴等。这些动物群勾勒出了马坝人的生活环境:森林茂盛、水域广阔、动植物繁盛、四季分明,尤其在夏季,气候变得炎热潮湿,到处一片生机盎然。 气候环境给予了马坝人相对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马坝人的主要狩猎对象可能是赤鹿、水鹿、水牛,有时甚至是大型中国巨貘、中国犀等;渔捞对象是肥硕的鲤鱼、鲇鱼等。 马坝人生活模拟(来源:网络) 根据其他早期智人材料,马坝人的食物来源主要是采集的块根、瓜果和狩猎的禽兽,可能已经熟练使用天然火,甚至已会人工取火。使用火,解决了人类生存发展中的熟食、照明、御寒、驱赶野兽、围猎等重大问题,大大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大脑的进化。 马坝人化石的发现扩大了我国早期智人的分布范围,在其发现之时填补了我国华南人类进化系统上的空白。而其与较晚时期发现的云浮蟠龙洞人、封开罗沙岩人共同初步勾画了华南地区旧石器中期人类的演化进程。 将马坝人放置到全世界古人类脉络上进行比对,我们会发现其头骨、圆形眼眶等特征与欧洲尼安德特人相似,使人联想到与欧洲古人类之间基因交流的可能性,这对近年来的“连续进化附带杂交”假说提供了佐证。 马坝人的发现大大提振了考古工作者的信心,启发考古工作者、人类学家将关注视野适当移至南方地区,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贾兰坡所言:“两广以及整个西南地区是研究人类起源演化的重要地区”。 参考资料: [1]广东省博物馆:《广东马坝人类及其他动物化石地点调查简报》,《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59年第1卷第2期。 [2]吴汝康、彭如策:《广东韶关马坝发现的早期古人类型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59年第1卷第4期。 [3]广东省文化局:《广东发现第四纪更新世中期人类头骨化石》,《文物》,1959年第1期,第47页。 [4]吴汝康:《马坝人化石在我国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广东省博物馆、曲江县博物馆编:《纪念马坝人化石发现三十周年文集》,第1—2页。 [5]吴秀杰:《利用CT技术分析马坝人头骨内部解剖结构》,《第四纪研究》2017年第37卷第4期。 [6]吴新智:《马坝人在人类进化中的位置》,广东省博物馆、曲江县博物馆编:《纪念马坝人化石发现三十周年文集》,第6页。 [7]高星、张晓凌、杨东亚、沈辰、吴新智:《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第40卷第9期。 制作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韶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