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伊始,电视剧《狂飙》的热播,带火了剧中主要取景地广东江门,剧中临江省政府大院取景地就是江门市江海区政府大院。
而这部剧重要线索之一、高启强最爱的“猪脚面”,搭配的正是江海区特产——外海面。江门市标准化协会发布的《侨乡广府菜 猪脚面》团体标准中就注明,制作猪脚面宜选用外海面。
“老板 再来一碗猪脚面”(来源:电视剧《狂飙》) 高启强和安欣吃“猪脚面”(来源:电视剧《狂飙》)
外海猪脚面(摄影:黎家宁)
· 起源 ·
外海面因发源于外海(今江海区外海街道)而得名,也称“外海竹升面”。外海面制作工艺已有100年历史,早在20世纪20年代,外海就流行着流动外海面担,卖面师傅挑着面担,担前挑一个炉,炉下面烧炭,上面储水,担后挑木箱,里面放云吞、面、配料、碗和筷子,手上拿着两块竹板,边走边敲,发出“笃得笃、笃得笃”的清脆响声,以此招揽顾客。 到20世纪30至40年代,外海乡人口聚集,外海面业已成行成市,流动外海面担非常活跃,市面上出现泽记、东华、友仔记、华仔记等“前店后厂”的面铺,还有苏记、培记、福记、怡香等专卖外海面的面店。摆街的大排档、过街的流动外海面担星罗棋布,24小时供应外海面。 现在的外海,不少人家的门口都写着“加工外海面”的字样,外海大大小小制作外海面的作坊或加工厂有两三百家,江门卖外海面的店铺不计其数。
竹升打面(来源:江门市江海区地方志办公室)
· 制作 ·
外海面扬名粤港澳,底气来源于独特的制作工艺带来的优秀品质,其主要特征是用鸭蛋、面粉和面,竹升打面(擀面),天然生晒,面细长如丝,色泽金黄,富有弹性,口感爽滑。 外海面选用鸭蛋、精面粉和面,反复搓匀后,将和好的面团放在面板上,用一条长2米、直径12厘米的大竹升(即粗竹杠),弹压面板上的面团,每弹压一遍,撒少许生粉,将面团对折起来,再弹压一遍,如此反复直到“起筋”(富粘性)为止。打面时,打面师傅骑在大竹杠上,飘飘然如同降龙伏虎,腾跃有致。竹升打出来的面块薄如布,切好后细如银丝,故外海面也有“银丝面”的美称。切好的面手工卷成面饼,放在太阳下自然生晒,晒干后入箱保存,一般能保存一个月左右。 2007年,“外海面制作工艺”入选江门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煮外海面(来源:江门市江海区外海街道办事处)
· 品味 ·
外海面的煮法也很讲究。一定要在水沸后才放面,同时用筷子快速把面弄散,然后马上捞起来“过冷河”(过冷水),最后放进沸水中稍微焯一下即可。有人说,在外海面店,看师傅煮面就像是在观看艺术表演:师傅左手持铁丝捞篱,右手持长木筷,把面用捞篱捞起后不断地抛,使面条翻转、分开,这样煮出来的面,散而不粘,入口爽滑。
外海云吞面(摄影:彭伟宗)
外海面从百年前发展至今,衍生了很多口味独特的品种,如虾子面、蔬菜面、鱼蓉面、宽板面、麦皮面等。外海面的吃法也是多种多样,有汤面、捞面、炒面、炸面等。这其中,云吞面、牛腩面、猪脚(猪手)面更是江门本地外海面店的招牌菜。 除了亲自来外海一饱口福外,很多面店、超市也有箱装的生晒外海面饼出售,外海面被视为地方特产手信、送礼佳品。2007年,江门市旅游局评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五邑八宝”,“外海面”是其中之一。 外海面饼(摄影:郭永乐) 制作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江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