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彩桥”
是揭阳地区正月
别具一格的祈福民俗活动
主要流行于揭阳榕城、
揭东曲溪、普宁洪阳等地
尤以榕城最为盛行。
农历正月十一榕城石狮桥行彩桥盛景
榕城自古因榕江南北河夹城而过,城内溪河纵横交错、池塘棋布,三窖(南窖、北窖、马山窖)水流南北贯通,玉窖溪等24条水巷溪流形成千回百转的天然水网,瓜籽池等58个大小交错的池塘点缀城中,发达的水系形成“五门三窖廿四巷,四浦百桥五八池”的水城格局,似绽放的莲花,因此榕城有“浮水葫芦”“水上莲花”的美称。
揭阳“行彩桥”的风俗,流传年代久远。乾隆《揭阳县志》载:“上元张灯树,放烟花,扮八景,舞狮子……妇女儿童度桥投块,谓之渡厄。或采青拾瓶嘴以归,取义宜男……”可见乾隆时期已有这种风俗。
乾隆《揭阳县志》
“行彩桥”分三个阶段进行,农历正月十一“行头桥”、正月十五“行二桥”和正月十六“行尾桥”。
“正月十一行头桥,行兴行灵精”,作为序曲的“行头桥”被认为最能博得好彩头,因此正月十一“行头桥”尤为热闹。
每年正月,榕城各处大小桥梁都焕然一新,桥两端搭建彩门,装扮榕枝竹叶,桥上灯笼高悬,装饰各式彩灯、鲜花。彩桥周围悬挂成百上千幅绣着“合境平安”“竹苞松茂”“富贵吉祥”“国泰民安”“物阜民安”等字样的标旗彩幅,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喝彩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尽管城内彩桥众多,但位于榕城打铜街的石狮桥是最热闹人气最旺的,每年都能吸引成千上万的民众前来相聚。
初十晚上11点(十一日子时)起,人们便成双结伴前来“行彩桥、摸石狮”。
先从桥头采下榕枝竹叶(潮汕话寓意“有成有得”),这把枝叶还要拿回家里插在门楣上,以祈带来好运。古时,渡桥时每人手拿石子、瓦片等物,随心所欲投向桥下,同时口中唱着歌谣,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念着不同的一些祈福求祥的吉利话。如今,大家一边“行头桥”一边摸着石狮许愿。
“行彩桥”作为一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体现了人民群众喜迎新春、祈求幸福吉祥的美好愿望,营造了欢乐、祥和的氛围,凝聚人气,增进乡谊,促进和谐。
2006年,“行彩桥”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狮桥头觅乡愁》水彩风景画(刘特正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