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首页
  • |省情要览
  • |省情数据库
  • |数字方志馆
  • |全粤村情
  • |产业• 产品
首页 > 首页 > 走进广东

多彩清远 | 蒙洞村:落后山村变身AAA景区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清远市史志办公室 发表日期:2023-05-25 22:39:17 作者: 字体:[增加 减小]

图片

AAA级旅游景区——蒙洞村(李土州  摄)

  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蒙洞村,历史可追溯至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蒙姓从广西贺县迁入立寨。2019年,户籍人口937人,其中少数民族人数占总人口的70%,村中98%以上的人都姓蒙。村内有海拔650米的锅盖岭,大水口从村西面过,自然环境良好,生态植被丰富。

图片

蒙洞葵园(连山史志办供图)

  连山旧县城西至广西贺县桂岭圩驿道永梅松木岭段,现尚存有4千米“羊肠小道”和古石拱桥1座。古时,太保山口至蒙洞段驿道上建有坪山嘴(今天堂岭电站水库大坝旁)、坪山凹、蒙洞坳3座凉亭,供过客和耕作的农人歇脚。1928年,凌锡华增修的《广东连山县志》记载:“也凉亭,在城西四十里天塘岭界,清道光三十年大富、和睦、上草三村绅商捐资鼎建。”这些凉亭今均已坍塌荒废,其中蒙洞坳凉亭遗址面积90平方米。1949年12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太保兵分两路,一路走小路经天堂岭、过蒙洞、出大富向永和开进,解放了县城永和圩。

图片

蒙洞村门楼(唐振严  摄)

  蒙洞村曾经是连山的落后村庄之一。近十年来,蒙洞村在村党总支部、理事会的带领下,利用农村综合改革、扶贫开发、美丽乡村建设等惠民政策,通过财政奖补、一事一议资金、上级支持和村民自筹等方式,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先后共筹集资金258万元,建设了1200多米长的村道及下水道,完成了首期26栋有壮族特色的外墙装饰,建成了休闲娱乐的文化公园、具壮族特色的蒙洞桥,在村道两边、文化室旁种植了1000株梅花,把当地壮瑶特色融入村庄建设中,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图片

蒙洞村色彩斑斓的创意花海(连山史志办供图)

  同时,引资在村内建设100万平方米山楂基地,在村道两边打造一条长达4.5千米的山楂花观光带,完善农家乐等硬件设施,建成集观光、旅游、农家乐为一体的现代生态休闲农庄,特色农业、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党组织建设乡村治理的排头兵和先进典型。

图片

村中街道(虞日胜  摄)

图片

山楂果(唐振严  摄)

  2015年,蒙洞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被清远市委、市政府评为美丽乡村示范村。2017年,相继被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卫生村。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0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21年2月,被评定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图片

2020年广东(连山)“七月香”壮家戏水节在蒙洞村举办(虞日胜  摄)

制作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清远市史志办公室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18 dfz.gd.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粤ICP备2021022200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78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05

技术支持:南方新闻网    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电话:020-83134503    邮箱:dfzkfc@gd.gov.cn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广东省情网
手机网站二维码
方志广东
微信二维码
无障碍浏览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东省情网”,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