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山,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八音锣鼓就是其中之一。清脆的唢呐声,锣鼓的喧闹声,悠远韵律,穿越百年。2014年,八音锣鼓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音锣鼓是广东珠三角地区的传统音乐。根据制作材料的性能及发音原理,分为金、石、丝、竹、匏、土、草、木等八类。八音锣鼓有演奏吹打乐、唱西秦、卡戏三种表现形式,明末清初由粤东西秦戏清唱表演班传入,并融合了粤剧唱腔和广东音乐衍化而来,故民间又有“唱西秦”“听西秦”之称。
八音锣鼓巡演(顺德区杏坛文化站供图)
八音锣鼓表演均以一个装饰华丽的锣鼓柜为独特标志。锣鼓柜班以“柜”为单位,演奏敲击、吹奏、拉弦、弹拨四类民族乐器。锣鼓柜班子都有一个文雅的名字,如“鸣盛桐台”“翕绎同源”“升平雅奏”“耕余啸咏”等等。组织表演的每个锣鼓会必备一个木质大柜,用以放置所使用的各种打击乐器,行进时由2人或4人抬起长木柜杠,便于巡游表演,具有流动舞台的功能。
小八音锣鼓(顺德区杏坛文化站供图)
八音锣鼓的一大特色是以大小唢呐模仿生、旦唱腔,由丝竹乐器伴奏,演奏《六国大封相》《仙姬送子》《八仙贺寿》等的成套戏曲,这种仿照演戏的演奏,民间称作“卡戏”;此外还演奏《登殿》《报春来》等牌子曲和《百花亭闹酒》《鲜花调》等小调,其风格古朴、粗犷、热烈。
八音锣鼓表演(顺德区杏坛文化站供图)
八音锣鼓使用的乐器有打击、吹奏、拉弹三大类。打击类有沙鼓(或沙的)、卜鱼、战鼓(或两面扁鼓)、大钹、高边锣等;吹奏类有大唢呐、小唢呐、横箫等;拉弹类有二弦、竹提琴、月琴等硬弓乐器,后来也引进现代粤剧的常用乐器椰胡、秦琴、边祖、萨克管等。
八音锣鼓广泛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遍布佛山市全境。其中,顺德区的八音锣鼓,是粤语地区八音锣鼓的综合载体,以杏坛镇、均安镇最为著名。主要演奏粤剧音乐、牌子曲、小调,有行奏和坐奏两种形式。
制作单位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佛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佛山市顺德区地方志办公室
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