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镜湾岩画
中国南方地区面积最大
内容最丰富的早期岩画
1989年10月揭开面纱
2006年5月被核定公布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现
在珠海市南水镇高栏村与旧铁炉村之间的宝镜湾,有一座风猛鹰山。风猛鹰山一条山溪的两侧,分布有新石器时期人类活动遗迹、遗物,为宝镜湾遗址。宝镜湾岩画,则分布于遗址及周邻的沙滩、山脚、山腰约400米范围内。
宝镜湾开发建设前的景观(资料图)
1989年10月,珠海市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在高栏岛进行文物调查,发现了该岩画。岩画阴刻于大且平整的石面上,图案密集而复杂,形状如船、波浪、龙蛇、舞蹈人等,共5处7幅,分别是“藏宝洞”3幅,“大坪石”1幅,“天才石”1幅,“宝镜石”1幅,“太阳石”1幅。其中最大的1幅长5米、高3米。
宝镜石 (来源:《珠海市文物志》)
大坪石岩画(来源:《珠海市文物志》)
1997年至2000年,考古工作者又在岩画附近,发现了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沙丘连山岗遗址,经4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玉器、水晶器等遗物及居住遗迹。
价值
经专家考证,宝镜湾岩画是距今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产物,是南越古先民的生活写照或图腾崇拜。
岩画图型和符号,内容丰富、工艺完美、规模宏伟,是南海之滨海岛居民创造的史前文化的载体,蕴藏着丰富的历史、艺术、科研、旅游价值。
宝镜湾岩画中有不少是船、波浪及跳跃的人物造型,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这对于研究南方沿海这一时期的生产、生活面貌具有重要意义。
西壁岩画(来源:《珠海市文物志》)
宝镜湾岩画中有戴面具的人物形象,有以大船为中心的密集神秘图案,这对于研究南方沿海这一时期的祭祀活动、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藏宝洞(来源:《珠海市文物志》)
与宝镜湾岩画连为一体的宝镜湾遗址内,出土了大量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的陶器、石器、玉器等,尤其是陶器中刻划纹饰特别发达,这对于研究环珠江口的史前文化具有重要的标尺作用。
宝镜湾岩画在广东为仅见,与中国北方、西南地区岩画风格各异,填补了广东省珠江口一带在香港之外没有发现岩画的空白,在我国东南地区乃至全国岩画中都占有突出的位置。
保护
宝镜湾岩画和遗址发现后,为了做好保护工作,1989年12月9日,珠海市人民政府将“宝镜湾岩画”公布为珠海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并设立岩画保护标志和界碑,由珠海市三灶区南水镇文化站负责日常管理。
高栏岛宝镜湾新石器时代岩画遗址(来源:《珠海市志》)
1994年5月,为防止雨水冲刷和强烈的温度变化,有关部门为“藏宝洞”设置了简易保护棚,对岩画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后来由于支撑保护棚的角铁构件生锈,有可能影响岩画的状况而被不得不拆除。
1997年11月至2000年5月,珠海市博物馆与南京大学历史系、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宝镜湾遗址进行了四次发掘,以确认遗址和岩画的保护价值与意义。
1999年9月28日,举办“珠海市高栏岛宝镜湾岩画与遗址发掘成果展”。同年11月,召开“宝镜湾遗址与岩画学术研讨会”,考古界学者齐聚珠海对岩画的内涵和年代进行研讨。
200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宝镜湾摩岩石刻岩画”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历年来,保护机构对宝镜湾岩画经常巡查,定期检查,迄今为止安全保护工作基本能达到安全无事故。
宝镜湾遗址(含宝镜湾摩崖石刻岩画保护标志和界碑。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供图)
为进一步保护好该岩画,2004 年 8 月,珠海市又在重点保护的藏宝洞岩画洞口装上了铁门,封闭管理。2006年6月,高栏岛宝镜湾遗址(含宝镜湾岩画)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制作单位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珠海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