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馆的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外观有着明显的台山侨乡建筑特色,洋楼、骑楼等侨乡建筑元素嵌入其中,散发着浓郁的“台山味”,让人感受到“第一侨乡”——台山的强大魅力。今天,请大家跟随文字和图片的步伐一起来了解台山浓厚的“侨”文化和爱国爱乡情怀。
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余焕权摄)
台山(旧称新宁),自明弘治年间建县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由于地处中国偏远的南方边陲,长期以来,她在全国范围内是个默默无闻的县份。19世纪末,大量台山人出国谋生,逐渐地,台山成为全国闻名的“第一侨乡”。
台山南濒南海,毗邻港澳,海(岛)岸线长697千米,有广海湾、镇海湾两大海湾,大小海岛(礁)557个。这一地理条件大大方便了台山人进行海外交往和出洋谋生。
台山濒临南海(川岛旅游风景区供图)
如果说台山人家家户户都有亲戚旅居海外,你不用惊讶,此话说来毫不夸张,最新调查统计,台山现有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160多万人,比全市常住人口还多。而在当时交通落后、通讯不便的年代里,漂洋过海、背井离乡的台山人心中,家乡与亲人是他们永远的牵挂,更是他们奋斗的动力。与此同时,银信(侨汇)、侨刊乡讯等作为他们了解家乡,沟通亲人,寄托思念的产物应运而生。
广府人出洋第一港——海口埠
海口埠台山银信博物馆(端芬镇供图)
台山“梅家大院”因一部电影《让子弹飞》早已蜚声海内外。与梅家大院临近的“海口埠”,曾是台山乃至五邑地区民众出洋的中转站,银信(侨汇)业一度十分发达,承载着一段重要的华侨史。
海口埠昔日景色(台山市档案馆供图)
海口埠被称为“广府人出洋第一港”,作为五邑先侨出海谋生的重要口岸,催生了发达的银信业。当年海口埠银信业最为兴旺的西隆街有“银行街”之称,有钜信银号、永茂银号等6家银号。
海口埠风貌(端芬镇供图)
银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物,银信传送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银号、古码头都是非常宝贵的历史资源。2017年,广东省划拨经费作为启动资金,支持海口埠修建纪念广场银信博物馆,将银信华侨历史文献通过碑记或纪念墙的形式展现出来。海口埠纪念广场和银信博物馆的落成,标志着台山海口埠作为广东省古驿道建设示范点正式启动。
百年侨刊——《新宁杂志》
侨刊乡讯是台山最具特色的华侨文化“特产”之一,台山是全国侨刊乡讯历史最悠久、数量最多的市,是侨刊乡讯发源地。全市曾有150多家侨刊乡讯,现有35家侨刊乡讯。《新宁杂志》是中国第一家民办公益性侨刊,创办于1909年2月,至今已超110年历史,是台山本乡本土者和海外谋生者的“文化大餐”“精神食粮”。1978年12月,《新宁杂志》在全国所有侨刊中率先复刊,开启了改革开放以来侨务工作的先声。
部分新宁杂志(台山市档案馆供图)
《新宁杂志》创刊100周年纪念(台山市档案馆供图)
历史上,台山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归侨、侨眷,对祖国、家乡贡献过力量的灿若繁星。从晚清开始,台山华侨在家乡投资兴办实业或捐资举办公益事业,并于民国时期达到高潮。这个时期,台山华侨捐资办学以建设台山县立中学(今台山一中)最著名。
百年侨校——台山一中
台山众多学校中最有名气的是台山一中,创建于1909年,至今已有111年历史,它是由众多华侨、港澳同胞捐建而成的台山侨乡名校。校舍依山而立,古朴典雅与现代流派兼备,颇具中西合璧的风格。如今,台山一中已是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校以来,蔡元培、林森、廖承志、雷洁琼、黄新波、李凌等党政领导及各界著名人士为校舍题匾;1949年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廖承志、陶铸、王兆国等曾视察台山一中。
100周年校庆时的台山一中校园(余焕权 摄)
改革开放以来,台山侨乡出现了大批华侨和港澳同胞捐赠兴办公益事业、投资创办事业的热潮,涌现了数百位“荣誉市民”“振兴台山贡献奖”集体和个人,遍布城乡的捐赠或投资庆典活动数不胜数。旅港乡亲伍舜德、李伯荣、陈策文、刘炳光、陈中伟先后获“南粤慈善之星”等称誉。为表彰旅外乡亲对家乡的贡献,台山市人民政府授予5批旅外乡亲(含港澳台同胞),共329人为“台山市荣誉市民”。
伍舜德马兰芳伉俪(台山市地方志办供图)
另外,接受华侨、港澳同胞捐赠公益事业项目近2万宗,总额29.55亿元。在捐赠总数中,教育事业占了三分之一,医疗卫生事业则是另一大宗捐赠项目。其中,1983年以来,伍舜德家族为家乡捐资兴办公益事业40多项,金额达1亿港元,国内捐赠总额逾2亿港元,台山人民尊称他为“旅外市长”;1993年以来,李伯荣热心捐资发展家乡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广播电视事业,以及路桥交通、乡村建设、扶贫助困等项目,捐资项目127项,捐资总额达3亿多元。
台山新宁广场中的李伯荣铜像(余焕权摄)
台山市人民医院(台山市档案馆供图)
制作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台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