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山必有客,逢客必住山”。“靠山”而居的选择,是客家先人艰难迁徙的无奈之举,但也是因地制宜的明智之选,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下,造型奇特、功能齐全的客家围屋应运而生。围屋之妙在于“围”,包括围龙式、城堡式、中西合璧式、殿堂式等,今天我们的主角是围龙式围屋。
兴宁市城区围龙屋群(何志林 摄)
在梅州,青山绿水掩映之间,随处可见一组组呈半圆形的,具一定规模的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这大概是最能承载“客家”特殊身份和独特人文的载体。
《国宝档案》岭南寻客-围龙屋往事
所谓围龙屋,“龙”指的是屋后山峦的走势,“围”指的是半圆形的屋子。客家人建屋大都在依山傍水的丘陵山麓,宅基选择以山脉来势雄健,山麓结基平坦、宽敞,周围绿水回环的地方,此被视为“风水林”。靠山修建屋子,整体呈半圆形,前低后高,方位一般坐北向南。屋前为半月形池塘,具有蓄水、养鱼、防火、防旱等作用。半圆池塘与半圆围屋相配搭,便成了“天圆”;而在这中间,一般建有方形堂横屋,为“地方”,二者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的体现。
客家围龙屋模型(吴奕珊 摄)
值得一提的是堂屋,这是客家人最具凝聚力的地方,是整个围龙屋的中心,整体围着中轴而建。一般分为三堂或二堂,其中客家人最看重的祖宗祠堂,基本设在上堂,中堂为议事之地,下堂有存放物品之用。在堂屋与围屋之间有一个用鹅卵石铺成的半圆形地面,称为“化胎”(亦称为“花头岃”),其原意为孕育万物以及承受天地之气之地,亦是客家传统家宅最为重要的区域,在民俗上也象征安稳。
围龙屋构造示意图(来源: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古老的客家建筑是客家人强烈宗族意识的体现,它承载着客家人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延续世世代代。在迁徙途中,随时面临可能要对抗不可知的风险,客家人求生的本能,使他们把房子修筑得尽可能大,然后聚族而居,没有特殊原因不会分开,这成了维系宗族的纽带。 璼公祠
璼公祠(张荣华 摄)
远观璼公祠(吴耀东 摄)
璼公祠大门(吴耀东 摄)
璼公祠始建于明朝初年(1368),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是广东省内规模最大的客家古围龙屋之一。该屋是客家标准的大围龙,包括上七下九、上中下三栋大厅、左右各“六横六围”,共有398间房,因有些房子已崩塌,现存386间。 地址:五华县水寨镇坝美村 东升围围屋群
俯瞰东升围围屋群(欧阳文城 摄)
东升围围屋(客家围龙屋编辑部供图)
“文魁”匾(欧阳文城 摄)
东升围围屋群是兴宁建设年代最早的围龙屋,已有700多年历史。最先建的是东升围,后人丁繁聚,续建有新东升围、佑顺屋、泗顺老屋、泗顺新屋、老广成、光利屋、榆树下屋等围龙屋,形成围屋群。其中,东升围占地面积5850平方米,屋内有9个厅,18个天井,190多个房间,当地称之为“九厅十八井”。 地址:兴宁市宁新街道九厅十八井村 仁厚温公祠
来源:梅州旅游
仁厚温公祠又称“群丰大夫第”,始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是梅县区当地最大的围龙屋。整座屋宇有四进三堂三围八横,规模宏大,气魄雄伟;规模最大的时候有400多间房子,能够居住近五百人。它是唯一入编《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一书的客家围龙屋案例。 地址:梅县区丙村镇群丰村 丰泰堂 丰泰堂,始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为四堂六横三围,共11厅213间,是平远县现存最大的集居住、宗祠为一体的客家围龙屋。每年春节,丰泰堂都会组织金狮表演活动,是当地群众喜庆节日的一种传统节目。 地址:平远县东石镇凉庭村 除了围龙屋,土围楼也是客家地区早期民居建筑的典型之一,有方楼和圆楼两种造型,形同城堡,厚实坚固。此外,客家民居还有一字屋、列杠楼、府第式、山寨式、四角楼、混合楼等亦内涵丰富,各具特色。
大埔花萼楼(潘其华 摄)
正月初三花萼楼祈福(何志林 摄)
泰安楼门楼(大埔县地方志办供图)
泰安楼内景(湖寮镇政府供图)
俯瞰梅县区南华又庐(南口镇党政办供图)
遍布在梅州各个乡镇的2万多座客家围屋, 这里的一片古砖,是先人智慧的产物, 这里的一堵古墙,是乡野生活的恬静, 这里的一座老屋,是童年生活的影像。 你,还记得从前住过哪一种老屋吗? 在哪间小屋子里听着阿姆哼唱熟熟甜睡, 又是和谁在偌大的围屋里追逐打闹, 围屋里,那一声穿墙透壁的呼喊, 是否唤起你单纯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