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情概况】揭阳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1991年设立地级市。2023年辖榕城区、揭东区、揭西县、惠来县,代管普宁市,另设揭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揭阳市粤东新城4个经济功能区。土地面积5266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711.88万人;常住人口565.3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95.51万人。
2023年,揭阳市获“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称号。
中共揭阳市委书记:王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胜;市长:支光南;市政协主席:崔建军;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黄伟东。
2023年,揭阳市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外贸进出口总额、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7项指标增速列全省第一;全市新签约项目646个,合同投资总额超1400亿元。国电投9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绿色石化、海洋经济两大支柱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4%。遴选“揭阳工业企业100强”,新培育“小升规”企业213家,166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入选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跨境电商出口额8.44亿元,比上年增长2.8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1亿元,增长41.6%,其中税收收入43.9亿元,增长50.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284.10亿元,实现保费收入78.4亿元。新增经营主体8.8万户,实有经营主体39.7万户国家、增长16.7%。全社会用电量251.6亿千瓦时,增长28.7%;工业用电量157.9亿千瓦时,增长43.3%。民间投资340亿元,增长19.3%。1县4镇60村入选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新建“四好农村路”179千米、美丽农村路194千米,5个乡镇创建省级“美丽圩镇示范样板”。新创国家卫生县城1个、国家卫生镇7个。新认定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6家,发布“揭农尚品”品牌42个和揭阳预制菜“十大名菜”。高埔镇、埔田镇获评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所有行政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目标。开通揭阳至广州标杆快速列车.古城核心区二期完成建设,新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3个。首个工业设计中心挂牌成立,高新区氢能创新研究院揭牌、榕江实验室中试基地投入生产运营。全市净增高新技术企业93家、获评科技型中小企业335家;新增专利授权6384件、注册商标6972件。建成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全市高技能人才突破10万名。新增公办优质学位3.39万个,获授“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各类卫生计生机构3327个(含村卫生室),新增床位1891张,新增三级公立医院3家,新增4个国家级和4个省级专科中心,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部本土作品获省鲁迅文学艺术奖,24小时智慧书房(书店)县(市、区)全覆盖。榕城青狮、普宁英歌、揭东乔林烟花火龙等展演多次登上央视,揭西三山国王祖庙获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全市文化馆6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7个。新建社区体育公园15个、全民健身设施示范点30个。城镇新增就业超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超1万人。城镇新增就业超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超1万人。投入运营5个县级、10个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建成长者饭堂1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6713.22公顷;省级地质公园1个,面积2940公顷。
2023年揭阳市国民经济发展情况表
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暨三山文化旅游推介活动举行 2023年10月18日,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暨三山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在揭阳市三山国王祖庙举行,三山国王祖庙成为广东首个被授牌的民间信仰主题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台办、省直有关部门、市领导及台港澳、海外有关社团代表,潮汕、台湾三山国王宫庙代表等参加活动。现场还举行揭阳市招商大使聘请、招商项目签约、“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和《三山神传》赠书仪式。
广东石化重油加工工程产品码头对外开放 2023年4月,揭阳港口岸神泉港区中委广东石化2000万吨/年重油加工工程产品码头对外开放。该码头位于揭阳市惠来县沿海,工程建设10万吨级成品油泊位1个、3万吨级油品及液体化工品泊位2个、1万吨级油品及液体化工品泊位2个、5000吨级油品及液体化工品泊位3个、2万吨级通用泊位1个、5000吨级通用泊位1个、工作船泊位3个、液体化工品泊位和相关配套设施,岸线总长度1606.5米,设计吞吐量2000万吨/年。5月28日,首艘成品油出口货轮“哈弗尼”油轮装载4万吨外贸航空煤油驶离产品码头。
揭阳“普薯32号”入选全国农业主导品种 2023年6月5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通知,揭阳“普薯32号”(俗称西瓜红)甘薯品种入选,是省内唯一一个甘薯品种,是全国2个上榜甘薯品种之一。该品种是普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突破性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广、市场消费者认可度高、易于销售等特点。至2023年底,“普薯32号”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甘薯产区种植面积超过1334公顷,占广东省近3年来甘薯种植面积50%以上,产生社会经济效益800亿元以上,是国内种植面积最大的甘薯品种之一。
揭西橄榄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2023年12月17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23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揭西橄榄”入选。
揭西橄榄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有九月香、香甜榄、三棱榄、珍珠三棱等多个品种,生产规模2333公顷,年产量超过360吨,年产值超过444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粤东、深圳、广州、香港和东南亚等地区。
揭阳建成粤首个5G深覆盖海上风电场 2023年11月6日,国家电投揭阳前詹风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揭阳前詹风电”)在揭阳慈航海风场66台风机塔筒内部完成5G覆盖海上施工,是广东首个实现5G深覆盖的海上风电场。该项目在慈航海风场的海上升压站部署开通2座5G基站、3座4G基站,采用5G数字化室分技术完成66台风机塔筒室内5G覆盖工作,实现20至50千米海域的5G信号超远覆盖,解决近海海上风电场通信难问题。
揭阳市2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2023年8月8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公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揭阳市高埔镇(青梅)、埔田镇(竹笋)入选。
高埔镇是普宁市(“中国青梅之乡”)青梅(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主产区,是全国“青梅示范镇”,纳入普宁市青梅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范围。2008年,普宁青梅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截至2023年,该镇青梅种植面积3466.7公顷,年产量约2万吨,占普宁市总产量的三分之一,青梅加工企业52家,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有高埔龙堀、山下殿羽田等多个青梅示范基地,青梅制品销往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埔田镇是揭东竹笋产业园生产核心区,是“中国竹笋之乡”“广东省麻竹笋技术创新专业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中国特色小镇”,是全国首个“近零碳排放”竹文化特色小镇,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和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典型镇。截至2023年,该镇麻竹笋种植总面积超过2000公顷,年总产量10万多吨,年产值超过12亿元,竹笋加工企业20多家,年加工出口竹笋罐头产品8万多吨,是全国最大的竹笋种植和出口基地,80%以上的产品出口,销往欧盟、日本、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林夏倩)
【县情概况】
揭阳市榕城区 位于揭阳市东北部。2023年,辖14个街道3个镇。土地面积337.38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101.99万人,常住人口112.19万人。2023年全区(含高新区)生产总值596.64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51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199.24亿元,下降1.1%;第三产业增加值383.89亿元,增长2.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7亿元(自然口径),增长29.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万元,增长3.7%。
2023年,榕城区仙桥街道西岐村、东升街道东泮村等7个村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全区首个现代农业产业园——登岗镇薯稻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创建;广东宝盛兴实业有限公司成为全区首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黄文葵 黄敏玲)
揭阳市揭东区 位于揭阳市东北部。2023年辖2个街道11个镇以及揭东经济开发区、中德金属生态城2个经济园区。土地面积709.63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112万人,常住人口93.98万人。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46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58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88.01亿元,下降1.2%;第三产业增加值228.34亿元,增长2.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0亿元,增长7.4%。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万元,增长5.0%。
2023年,揭东区第一初级中学建成投入使用。埔田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埔田镇和潭王村、高明村等8个村入选首批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名单。
(姚家丰 何巧珠)
普宁市 位于广东省东部。2023年辖7个街道18个镇1个乡3个国有农场。土地面积1620.02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251.56万人,常住人口203.43万人。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670.76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66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201.41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增加值420.69亿元,增长4.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81亿元,增长4.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万元,增长4.8%。
2023年2月,普宁市举办电子商务进农村高峰论坛暨首届跨境电商资源大会,5月,普宁市成功入选壹城经济咨询中心发布的“2023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9月,普宁市综合信用指数在全省县级市中位列第一名。
(曾智恒 庄树林)
揭西县 位于广东省东部。2023年,辖1个街道15个镇1个乡。土地面积1347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96.74万人,常住人口67.46万人。2023年全县生产总值261.70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16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62.51亿元,下降3.4%;第三产业增加值144.03亿元,增长3.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4亿元,增长22.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万元,增长3.6%。
2023年,揭西县组建省级工程中心1家,跨境电商出口实现“零突破”,1镇15村入选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被广东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为广东省儿童友好示范县;三山国王祖庙被批准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揭西橄榄”被纳入2023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大洋国际生态旅游区被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坪上镇以及上砂镇活动村、河婆街道六一村、灰寨镇东联村、京溪园镇粗坑村、大溪镇新园村、五经富镇陈江村、塔头镇锦龙村、钱坑镇大茶石村、东园镇月湄村分别被认定为2022年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镇、2022年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林少红 邓智)
惠来县 位于广东省东南部。2023年辖15个镇3个农林场。土地面积1253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149.58万人,常住人口106.02万人。2023年全县生产总值419.13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19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242.95亿元,增长187.4%;第三产业增加值110亿元,增长4.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28亿元,增长131.9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万元,增长5.3%。
2023年1月,惠来县入选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2月27日,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项目——中国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3月19日,惠来县东港镇长青村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8月,广东省内首个新能源侧配储能示范项目——广东能源集团海湾石风电场储能项目完成现场验收正式投运。11月7日,惠来县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市、区)名单。12月26日,汕头至汕尾高铁汕头南至汕尾段开通运营,惠来站通车。
(高子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