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情概况】 阳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1988年设立地级市。2023年辖江城区、阳东区、阳西县,代管阳春市,另设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土地面积7966.79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303.31万人;常住人口262.4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9.58万人。
中共阳江市委书记:冯玲(任至7月),卢一先(7月任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冯玲(任至8月),卢一先(8月任职);市长:余金富;市政协主席:杨文龙;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李成都。
2023年,阳江市走“向海发展、产业立市”之路,推动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81.8亿元、比上年增长3.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5%、增速连续8个月稳居全省第一,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增长46.9%和37.7%、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二和第一。盘活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1533.33公顷、获省奖励用地指标555.3公顷,推动113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76.6亿元。“牧海耕田 诗意阳西”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65.3%、113.1%。新增阳江海关备案跨境电商企业57家,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实现零的突破。集中精力和资源大抓产业、抓大产业,工业投资增长63.5%、增速位居全省第一。绿色能源与新型储能、先进材料和装备制造三大千亿级产业支撑更加有力,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83.8%。捷龙三号、长征十一号等运载火箭,在阳江附近海域成功发射。海洋牧场建设加快推进,年产量超10万吨,产量位居全省第二;“海洋牧场+海上风电”融合发展取得实效,全球首台“风渔融合一体化智能养殖网箱”实现首网收鱼,国内首创的渔风融合智慧渔业养殖平台项目开工。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3家。百亿级工业企业增至7家,省级产业链链主企业2家、数量并列粤东西北地区第一。
2023年,阳江市城乡面貌持续改善。江城区和阳西县入选国家级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阳春市入选省级示范县。建设高标准农田2000公顷,全市粮食生产取得二十连丰收。阳春市、阳西县全面创建县级国家森林城市,阳江抽水蓄能电站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8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97.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6.7%。完成市十件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比近八成。城镇新增就业超1.8万人。全面建设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新建、改扩建阳江一中初中部等学校19所,新增公办学位超2.2万个,阳东区第二中学获评2022年度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推进医疗资源均衡发展,阳西县入选省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省对地市医改考核成绩位居粤东西北地区第一。阳春市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阳西县获评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卫生城市复审通过,城南公租房二期建成配租、688户困难家庭实现“安居梦”。阳东北甘村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推进法治阳江平安阳江建设,阳西县获评省委平安建设最高奖“平安鼎”。阳春市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连续两年获全省第一。阳春市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江城城北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2023年阳江市国民经济发展情况表
阳东大澳渔村晋升国家AAAA级景区 2023年3月24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公告,公布24家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阳东区东平镇大澳渔村上榜。
大澳渔村是中国古代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必经的重要港口,被称为“六澳之首”,与广州“十三行”相列,民间称“十三行尾”,是广东省内保留原始风貌的古渔村之一。大澳渔村遗迹众多,村内存有380多米长、具明清特色的前店后坊式商业街古建筑,沿街有古商会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疍家民居。此外还有“万人公义冢(坟)”“古炮台”“碉楼”“清晏银库”等。村中“渔家民俗风情馆”是全国首个渔家文化专题馆,也是阳江著名博物馆之一,馆内收藏5000多件历代渔民生产、生活用具及服饰和婚嫁等用品。
阳春白鹅获颁农业农村部新品种证书 2023年6月12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山下长黑等6个畜禽新品种及配套系和红灯笼猪等13个畜禽遗传资源,由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颁发新品种证书。阳春白鹅是13个畜禽遗传资源之一。
阳春白鹅原产于岗美、河口、潭水等镇,唐代即有关于新州以南(今阳春一带)养殖白鹅及利用鹅毛制作羽绒被的记述。明朝万历《阳春县志》、民国《阳春县志》等史籍,也都有相关养鹅的记载。阳春白鹅是阳春市民间培育的优良白羽鹅品种,也是白羽鹅品种中唯一可用于人工填肥的品种。阳春市岗美镇那漠村(白鹅)获评2021年广东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
2023年程村蚝美食文化周 2023年12月22日,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和阳江市政府主办的“绿美阳江·中国蚝都”2023年程村蚝美食文化周活动在阳西县启动。活动弘扬蚝文化、推广蚝美食,擦亮“漠阳味道”区域公用品牌。启动仪式上,程村获颁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奖。阳西各镇与镇商会代表签订助力“百千万工程”绿美阳西生态建设协议,来自深圳、广州、佛山的生鲜超市、酒店与生蚝加工企业代表签订购销合作协议。
阳江有“中国蚝都”之称,养殖面积5000公顷,年产量41万吨,产值超13亿元,居全省首位。程村蚝出产于阳西县程村湾万亩红树林示范区,于2005年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牧海耕田·诗意阳西”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2023年7月17日,阳西县“牧海耕田·诗意阳西”之旅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农耕返璞”主题乡村精品线路。
“牧海耕田·诗意阳西”之旅线路以阳西农耕文化、历史文化、研学旅游、现代特色产业为亮点,展现阳西乡村特色旅游资源,让游客深度体验农耕文明和传统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牧海耕田·诗意阳西”之旅线路串联鸡乸㙟村、双鱼古城、月亮湾滨海旅游度假区、渡头村、东水村等景点。鸡乸㙟村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村内万亩红树林是鹭鸟栖息地,红树林、蚝排和渔排阡陌相连,构成美丽生态画卷。双鱼古城有600多年历史,村内建有海防文化展馆、驿站、驿亭等,利用海防古城元素,推广“乡村旅游+海防古城”特色品牌线路,为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月亮湾滨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位于沙扒镇月亮湾区,是集滨海观光、沙滩娱乐、亲子游乐等于一体的滨海旅游度假区。渡头村是革命老区,红色革命遗址“沙扒特支”所在地;村内沙扒盐场历史悠久,是广东省四大盐场之一。东水村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东水河贯穿而过,山、水、奇石景观优美,有竹海、古茶树、茶园等,东水村古法造纸为阳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还有驰名中外的“东水山茶”。
“风渔融合一体化智能养殖网箱”首网收鱼 2023年11月10日,在离岸近百千米的广东阳江远海海域上,由明阳集团研发投运的全球首台风渔一体化智能装备“明渔一号”迎来首批鱼获。“明渔一号”采用智能化渔业养殖系统,通过大数据和AI(人工智能)计算,实现智能投喂、智能监控监测、自动洗网、自动收鱼,并采用50年一遇环境海况条件抗台风设计,最高可抵御17级超强台风。2023年8月,“明渔一号”整体建成,随即开展金鲳鱼深远海智能化养殖,首创性实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域、结构、电力、信息传输、运维等多方位深度融合,是全球首次实现绿电一体化直供养殖的低碳渔业模式,实现风渔深度融合技术、网箱抗台风技术、深远海智能化养殖技术的突破。
阳江市亿吨大港广泰隆码头开港运营 2023年8月28日,阳江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广泰隆码头正式开港运营,标志着阳江市亿吨大港建设再上新台阶。阳江港广泰隆13号和14号码头工程项目于2013年11月动工,总投资额9.74亿元,总面积30.86万平方米,建设2个5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岸线使用长度521米,水工结构按靠泊10万吨级船舶设计,是阳江港已建成泊位中靠泊能力最大的码头之一。码头总设计年通过能力为320万吨,其中散货70万吨,件杂货150万吨,风电设备20万吨,集装箱10万标准箱。其中13号泊位是按风电设备出运设计、建设的专用码头。
(杨婷婷)
【县情概况】
阳江市江城区 位于阳江市南部。2023年辖8个街道2个镇。土地面积434.38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52.67万人,常住人口68.07万人。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364.25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43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64.47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269.35亿元,增长4.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3亿元,增长9.1%。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万元,增长4.6%。
2023年2月28日,阳帆豆豉酿制技艺非遗工坊列入广东省2022年度十大优秀非遗工坊建设案例。5月25日,江城区南恩路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第四批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名单。8月16日,阳江首座农商产业综合体——漠阳农批粤西水产交易市场开业。10月,江城区入选广东省第二批国家级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11月,埠场镇那蓬村获评“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黄怀念)
阳江市阳东区位于阳江市东部。2023年辖11个镇。土地面积1703.02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52.13万人,常住人口48.23万人。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349.87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96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78.51亿元,下降1%;第三产业增加值111.4亿元,增长2.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4亿元,增长10.9%。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万元,增长1.5%。
2023年1月,广东阳东经济开发区被评为“广东省五金刀剪特色产业园”。9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阳东小学正式开学,提供2430个学位。10月,阳江首艘超5000吨载重量无动力出口钢船在阳东建造完成并正式交付。
(陈家宝)
阳春市 位于广东省西南部。2023年辖2个街道15个镇。土地面积4037.8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122.19万人,常住人口88.26万人。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363.03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6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03.54亿元,增长0.6%;第三产业增加值192.89亿元,增长4.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67亿元,下降15.0%。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万元,增长4.6%。
2023年4月20日,阳春市举行新工人文化宫落成揭牌仪式。7月1日,阳春市被授予“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和“广东省楹联文化之乡”称号。11月,阳春市春湾镇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名单。12月,阳春市入选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第一批省级示范县名单。
(谢钜锋)
阳西县 位于广东省西南部。2023年辖8个镇。土地面积1442.21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56.04万人,常住人口43.73万人。2023年全县生产总值275.59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85亿元,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100.94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104.79亿元,增长4.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9亿元,增长9.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万元,增长5.9%。
2023年8月12日,在阳西建成全球首台风渔一体化智能装备“明渔一号”,在全球首次实现绿电一体化直供养殖的低碳渔业模式。9月25日,阳西县获得广东省委平安建设最高奖“平安鼎”。11月6日,阳西县入选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
(林俏君)
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 位于广东省西南部。2023年辖1个镇。土地面积108.89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9.93万人,常住人口7.9万人。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49.86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43亿元 ,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1.51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24.91亿元,增长7.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亿元,增长29.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万元,增长0.5%。
2023年8月16日,第二十一届南海(阳江)开渔节在闸坡国家级中心渔港举办。9月,广东正然中草药基地落户麻礼村。11月19日,2023阳江海陵岛马拉松开跑。
(黄形先)
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 位于阳江市南部沿海,2023年辖1个镇。土地面积213.75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10.35万人,常住人口6.28万人。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179.19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8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153.04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20.58亿元,增长5.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亿元,增长4.0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万元,增长4.8%。
2023年6月10日,东方电气阳江海上风电产业基地(二期工程)开工;7月19日,阳江市交投倬粤锌离子电池滨海新区(高新区)生产基地项目启动,新型电池产业研究院揭牌;8月28日,2023年第三季度阳江市重大项目动工暨广泰隆码头开港活动举行。
(陈斯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