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情概况】 汕尾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1988年设立地级市。2023年辖市城区、海丰县、陆河县,代管陆丰市,另设广东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汕尾市华侨管理区、汕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汕尾新区(汕尾品清湖新区)。土地面积4865.56平方千米(含深汕特别合作区)。年末户籍人口363.93万人;常住人口269.1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9.61万人。祖籍汕尾的海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约140多万人。
中共汕尾市委书记:逯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逯峰;市长:郑海涛;市政协主席:李耿坚;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李志。
2023年,汕尾市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1个县3个镇60个村上榜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示范。成立全省首支、总规模60亿元的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基金。连续五年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位列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第一名。建成美丽圩镇项目267个,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通客车。海丰、陆丰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产业动能加速激发。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纳入省重点支持对象,新承接项目43个。新引进超亿元项目172个、实际到位资金282.4亿元。全球最大单机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在汕尾下线。汕尾创新岛(深圳)引进粤港澳创新团队15家。兑现人才专项资金4285万元。时速350千米的广汕、汕汕铁路相继通车,兴汕高速全线建成通车。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连续3年增速超20%。出台全省首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地方条例,牵头成立中国红色旅游研学发展城市联盟,入列文旅康养城市联盟,螺洞世外梅园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游客突破34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0.7%,总收入增长15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2%。上线“i汕尾·爱生活”APP。建成12段市政道路,新改建公共停车场20个、新增停车位3361个。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年度任务完成率达100%。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保持“一类”级别,获省环境保护责任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优秀”等次。空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连续9年排名全省第一。陆河在全省首创以县为单位组团完成林业碳普惠项目交易。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效拓展延伸,陆丰新添“岭南滨海生态城”名片,品清湖、金町湾获“岭南生态气候标志”称号。城区红草镇晨洲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排名跃升至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第三位,是全省进步最明显的城市。新登记经营主体6.5万户、增长51.1%。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7.5%,增速居全省第二位。创新农村集体管理体系,在全省首创市县镇三级“农合联”。实施全国首部“飞出地”地方性法规《广东省深汕特别合作区条例》,组建深圳-汕尾市级合作共建园区管委会,推动“双百行动”(即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合作共建项目)形成校地合作项目110个,88家建筑业企业与各镇(街)结对帮扶项目117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5%,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保持在75%以上,省、市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新增“幸福长者食堂”102家、托育机构68家。2022年度法治广东建设考评排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第四位。
2023年汕尾市国民经济发展情况表
“基层善治”探出老区特色汕尾模式 2023年,汕尾市推进“基层善治”示范工程,构建“四建三明”工作体系,纵深推动横向为“镇、村、组”治理架构、纵向为“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治理机制的“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更加运行有效,共治、自治、法治、德治、善治“五治一体”基层治理格局更加成熟定型,实现矛盾纠纷最大程度化解在基层、风险隐患最快速度处置在苗头,有力保障全市政治社会大局平安稳定。聚焦建强治理“主阵地”,推进治理体系建设,深化“市县镇三级社会治理中心+村级社会治理工作站”运行模式,全市56个镇级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完成提档升级54个,建成村级社会治理工作站600个。聚焦优化治理“智慧脑”,推动汕尾自主研发的“民情地图”基层治理信息化平台的38个业务场景功能迭代升级、赋能提效。聚焦打通治理“最末梢”,延伸划分微网格4584个,“大中小微”四级网格治理体系初步建成,全市99.8%的网格事件化解在镇村两级。聚焦耕实治理“幸福田”,常态化开展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持续深化“平安乡村”建设质效,全年各级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化解基层矛盾纠纷4083件,化解率97.05%。
广汕高铁、汕汕高铁开通 2023年9月26日,广汕高铁开通,项目全长202千米,设计时速350千米/小时,其中汕尾市内正线长度34.29千米(不含深汕特别合作区),起点位于汕尾市海丰县梅陇镇,终点位于市城区东涌镇。2023年12月26日,汕汕高铁开通,汕尾到汕头车程缩短至40分钟左右。汕汕高铁全长162千米,设计时速350千米/小时,途经汕尾、揭阳、汕头3个市8个区县,其中汕尾市内正线长69千米,起于市城区东涌镇,终于陆丰市甲子镇。汕尾共设3个车站,其中汕尾站为既有站,新建陆丰南站、陆丰东站2个车站。
海丰县海城镇入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23年10月20日,《2023年全国千强镇发展报告》发布,汕尾市海丰县海城镇综合实力入选全国千强镇,全国排名第522位。2023年,海城镇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提质向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0.28亿元,农业总产值4.1亿元,限额以上商贸企业销售额13.33亿元。积极招商引资,签约中达大厦、四季水岸、富丽锦鲤产业园等重大招商项目6个,总投资超64亿元。年内,海城镇推进红城文旅小镇建设,实现县城北四环、规划一路无障碍通车,完成红色文化广场二期、埔仔洞红色广场项目建设。
汕尾市2个农产品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2023年,海丰罗氏沼虾、汕尾冻南鲳鱼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海丰罗氏沼虾”养殖产业是海丰县的优势主导产业之一,全县养殖面积266.7公顷,年产量1000吨,主产于海丰县赤坑镇、大湖镇、梅陇镇等地。罗氏沼虾熟制后体色橙红,壳薄肉厚,肉质细嫩,味道鲜甜。南鲳鱼是汕尾本港的特色海鱼,冻南鲳鱼基于发酵工程的新型海洋食品生物加工技术,建立鱼类生物法低盐快速腌制加工新工艺体系,利用冷风干燥技术将鱼体中多余水分去除,保证鱼体水分保持在50%至60%之间,既有鲜鱼的鲜香,又不失咸鱼的口感,肉质紧实,鲜咸适口,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益气养血。
汕尾市城区红草镇晨洲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2023年9月12日,经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汕尾市城区红草镇晨洲村获评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晨洲村位于长沙湾南畔,红草镇西北部,陆地面积约0.45平方千米。晨洲村海域辽阔、资源丰富,是“蚝情万丈”乡村振兴示范上的重要支点,村内建有蚝情客厅(驿站)、蚝文化产业展示园、鹭家蚝门、生态停车场、钓鱼台、观鹭台、蚝情文化广场、文化长廊、竹影蚝幽、海湾平台等景观点。至年末,晨洲村蚝养殖面积1200公顷,出产的晨洲蚝以“肥、嫩、鲜、美”享誉四方,素有“养蚝之乡”美称。
全球最大单机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在汕尾下线 2023年12月12日,明阳智能MySE18.X-20MW海上风电机组在明阳智能汕尾海上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下线,实现从叶片、齿轮箱、发电机、变桨系统到大型铸件、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的生产制造全部国产化。机组采用主动抗台风技术,可抵御17级台风。机组采用柔性功率设计,其叶轮直径超280米,风轮直径可覆盖260—292米,最大扫风面积6.7万平方米。明阳智能MySE18.X-20MW海上风电机组是全球已下线单机容量最大、风轮直径最大的海上机组,采用全球领先的漂浮式控制技术和浮体运动控制策略的前沿技术,为深远海海上风电装备提供创新引领示范。
(林冠谷)
【县情概况】
汕尾市城区位于汕尾市东南部。2023年,辖4个街道3个镇。土地面积288.9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39万人,常住人口39.9万人。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328.41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32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105.11亿元,增长6%;第三产业增加值185.99亿元,增长5.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亿元,增长8.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69元,增长5.6%。
11月15日,深圳光明—汕尾城区共建产业园签约仪式在中国(汕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电商园区举行。
(陈春杰)
陆丰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2023年辖3个街道17个镇1个管理办公室2个农场。土地面积1703平方千米(含华侨管理区)。年末户籍人口190.91万人,常住人口122.77万人。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438.63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26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70.49亿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184.87亿元,增长4.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25亿元,增长15.9%。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万元,增长6.4%。
2023年8月,陆丰市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11月28日,通过“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结果验收。
(李辉鹏)
海丰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2023年辖12个镇2个农(林)场和1个经济开发区。土地面积1310.04平方千米(不含深汕特别合作区)。年末户籍人口77.82万人(不含深汕特别合作区),常住人口74.38万人。2023年全县生产总值445.1亿元(不含深汕特别合作区),比上年增长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3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193.7亿元,增长2.3%;第三产业增加值206.1亿元,增长5.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7亿元,增长15.4%。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万元,增长5.6%。
2023年,海城镇入围全国“千强镇”,可塘镇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和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赤坑镇入选美丽圩镇省级示范样板。合利菜心入选国家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名单,罗氏沼虾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新增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2个。
(陈生正)
陆河县 位于广东省东南部。2023年辖8个镇1个林场。土地面积986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35.4万人,常住人口24.99万人。2023年全县生产总值145.75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88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54.53亿元,增长20.9%;第三产业增加值73.33亿元,增长2.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7亿元,增长10.9%。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10元,增长5.7%。
2023年1月1日,陆河县赖少其艺术馆开馆仪式暨“生命的辉煌”赖少其艺术文献展举行;1月7日至8日,以“绿美广东·生态陆河——2023绿美生态建设论坛”为主题的广东首场绿美生态建设论坛在陆河县举行。
(黄润洁)
广东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2023年辖3个街道。土地面积约110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10.74万人,常住人口5.6万人。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66.38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3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38.44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增加值20.51亿元,增长4.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亿元,下降32.4%。
2023年12月28日,广东省交通集团所属兴汕高速公路海丰至红海湾开发区段二期工程正式建成通车,成为首条通往汕尾市红海湾旅游区的高速公路,也是粤东地区通往赣东南的重要通道。
(侯雪蓥)
汕尾市华侨管理区 位于广东省东南部。2023年辖1个街道。土地面积32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1.99万人,常住人口1.41万人。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6.614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28亿元,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1.613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3.673亿元,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32亿元,增长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