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情概况】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1988年设立地级市。2023年辖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另设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面积11350.36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425.29万人;常住人口607.3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45.19万人。
中共惠州市委书记:刘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吉;市长:温金荣;市政协主席:温勇瑜;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孙川东。
2023年惠州市国民经济发展情况表
惠州市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2023年,惠州市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入选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业技改投资增长65%,新增数字化转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5家,新增国家级、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品牌项目6个。市TCL模组整机一体化项目实现量产,恒力PTA、中海油产品结构优化及质量升级项目满产达产,埃克森美孚乙烯一期、中海壳牌三期乙烯、大金空调、LNG接收站一期等项目加快推进,太平岭核电二期获得核准,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入选“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产值分别达3479亿元、5266亿元。抢占新型储能产业新赛道,成立惠州新能源产业联盟,在建、拟建产业和应用项目128个、总投资超475亿元,新型储能产业产值1160亿元。优化调整7个千亿园区边界范围,可供开发建设面积增至73.5平方千米。开展千亿级园区基础设施补短板攻坚行动,全年“3+7”园区基础设施投入322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027亿元、工业投资982亿元,占全市比重分别达70%、62%。大亚湾开发区和仲恺高新区获评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亚湾开发区连续五年位列“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位,惠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亚湾石化产业园、大亚湾新兴产业园创建省特色产业园。新增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家。深化7个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创建,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一期、粤东预制菜交易中心投入运营。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成立种业中心3个。建立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举办2023惠州招商大会、惠州—韩国招商对接会等招商活动,赴法国、荷兰、德国、日本、韩国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开展投资促进交流活动。全年全市招商引资过会项目1731个,签约投资总额突破3400亿元。
绿美惠州生态建设 2023年,惠州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林业高质量发展,发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参与绿美惠州生态建设,全市全年发动党员6.4万人次参与植树,建成“党建林”528个、面积279.67公顷。拓宽认种认养认捐渠道,建立一批“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举行“爱绿护绿”“森林健步行”等植树节主题活动,让义务植树走进机关、走进校园、走进医院、走进企业等。全年新建义务植树基地62个、植树11.92万株;打造绿美机关、绿美校园、绿美医院、绿美企业等绿美单位120个、植树23.5万株。
2023年,惠州市完成林分优化提升1.13万公顷、完成率118%;森林抚育提升1.19万公顷,完成率121%。建成森林城镇3个、森林乡村6个、绿美古树乡村3个、绿美红色乡村3个;建成市区中心区金麒园、紫菁园、邻里园等10个口袋公园,完成县镇村“四旁”“五边”植树54.54万株;营造红树林83.33公顷;营造提升广惠、广河、武深等主要通道森林景观带60千米,提升绿道、碧道、古驿道森林景观40千米,建设美丽农村路114千米;古树总量达13106株,建设古树公园1个,抢救复壮濒危古树名木75株;新建义务植树基地62个。新造油茶林2000公顷,油茶低改及抚育666.66公顷;完成惠州好招楼市级湿地公园、惠阳淡水半岛滨水公园、观洞森林公园等8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任务;新建生物防火林带417千米,抚育维护990千米,新建森林消防水池65个、森林消防水箱125个;完成松材线虫病防控任务1.98万公顷,薇甘菊防治4400公顷次;拔除松材线虫病疫点镇2个。完成惠州主要通道裸露地复绿152个、面积431公顷;完成历史遗留矿山修复62.7公顷,有责任主体废弃矿山修复51.36公顷。
惠州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城镇建设 2023年,惠州市“百千万工程”城镇建设专班成立。印发《惠州市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高品质县镇村的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对全市71个乡镇(街道)进行分类并印发《关于惠州市“百千万工程”乡镇(街道)分类结果》。开展乡镇建设工作,遴选推荐惠城区汝湖镇、惠阳区新圩镇、惠东县白盆珠镇、博罗县石湾镇,龙门县永汉镇为首批省级典型镇培育,推动达到省级考核评价标准。开展圩镇环境秩序整治,全市清理积存垃圾、乱堆乱放、水域漂浮物和障碍物5.24万处;拆除破旧附属设施、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乱搭乱建、违法建筑4902处;整治占道经营乱摆卖、公共空间乱贴画、车辆乱停放行为超9万件;清理“三线”(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违章乱架现象714处;完成“三线”下地改造158.2千米。提升圩镇风貌,建成美丽乡镇入口通道21个、美丽示范主街21条、美丽圩镇客厅14个、绿美生态小公园26个、美丽河道(碧道)32.5千米;强化公共服务功能,完成改造提升的农贸市场26个,建有公共厕所81个、中小学及幼儿园15所、养老服务机构5所,长者饭堂5家、各类广场20个、综合体育场馆1个、各类球场41个、社区体育公园9个、乡镇运输服务站12个、冷链物流设施5个、快递物流点34个、便民服务中心7个。开展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及省级农房建设试点工作,全市完成存量农房风貌品质提升2.79万栋,建设或改造绿色农房1132栋,培训乡村建设工匠6次、653人。引导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全市49个乡镇与83家建筑企业完成结对,确定120个结对帮扶项目,其中86个项目采取企业资金帮扶方式进行建设,项目总投资金额2.07亿元,捐赠资金6996.69万元。5个项目入选省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项目范例。
惠州供水文化展览馆揭牌 2023年3月22日,惠州供水文化展览馆暨广东省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揭牌。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自2022年8月起筹建该展馆,历时半年建成对外开放。展览馆位于惠城区江北云山东路27号惠州水务集团大院内,以实物、文字、图片等形式,梳理惠州城市供水发展历史,展示惠州供水取得的成就;展示水科普知识,包括水生态文明、海绵城市、节水知识科普等。“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入选省水利厅首批“广东省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惠州市水东街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2023年3月31日,位于惠州市惠城区桥东街道的水东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为广东省4个获评街区之一,是惠州市首个国家级旅游休闲区。水东街东西走向,东接惠新西街,与水东南路互交,西接东新桥,全长730米,宽14—18米,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水东街有文保单位11处、历史建筑42处,热门景点有重新修缮后的合江楼、东湖旅店、苏东坡祠等。至年底,水东街有各类文旅小店513家。2023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烟火年味,潮兔吉市”、国韵潮玩“惠”新年、“惠州有礼”汉服市集、东坡秧马文创等系列活动在水东街开展,带动文旅消费8000万元。
广汕高铁惠州南站开通运营 2023年9月26日,广汕铁路通车,广汕高铁在惠州境内设罗浮山站、博罗站、惠州南站、惠东南站(惠东站)4个站点,广汕铁路沿线最大的新建站惠州南站与广汕铁路同期投入运营。
惠州南站是全线最大新建车站,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有贯通长廊的火车站,位于惠城区三栋镇,地处叶挺大道与惠澳大道之间、宏达路南侧,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站场规模2台6线。广汕高铁惠州南站上行东距博罗站31千米,下行西距惠东站37千米,北距惠州市中心13千米。惠州南站站房以“站城融合”理念创新城市规划设计,委托何镜堂院士团队精心打造“重檐叠瓦、鳞纹漾波”的站房设计方案展现惠州岭南风格的客家文化。
(惠州市地方志办)
【县情概况】
惠州市惠城区 位于惠州市中部。2023年辖8个街道5个镇,土地面积1157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112.61万人,常住人口152.33万人。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1071.77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51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299.34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735.92亿元,比上年增长4.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19亿元,增长5.9%。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4万元,增长3%。
2023年3月31日,桥东街道水东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6月29日,江南街道祝屋巷入选第二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7月,位于汝湖镇的千花洲度假区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9月26日,广汕高铁惠州南站开通运营。10月20日,横沥镇入选全国千强镇。10月30日,惠龙高速(即韶惠高速公路龙门至惠州段)通车,从惠州市区到龙门县中心区域的线路缩短至40分钟。11月,芦洲镇芦村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东湖旅店入选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广东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惠城区在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中,上榜“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2023年,惠州惠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比上年增加100亿元,增速25%,被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认定为“五星级服务园区”。
(陈春群)
惠州市惠阳区 位于惠州市南部。2023年辖3个街道6个镇。土地面积917.13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46.8万人,常住人口96.81万人。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804.87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91亿元,增长8.4%;第二产业增加值522.46亿元,增长2.9%;第三产业增加值256.49亿元,增长1.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56亿元,下降5.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9万元,增长3.7%。
2023年,惠阳区新增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有亿元以上工业企业217家,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64家、总量居惠州市第一。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完成工业投资76亿元,产值661亿元。设立惠阳区博士科创实践基地、区港澳台侨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和青年人才交流基地,提供“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是年,惠阳区非遗展示馆建成,中共东江地委办公旧址、挺秀书院修缮工程动工,榴兆楼、崇雅书院旧址入选省革命文物名录,惠阳区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
(钟立坚)
惠东县 位于广东省东南部。2023年辖2个街道12个镇和2个滨海旅游度假区、1个旅游区。土地面积3528.7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91.53万人,常住人口102.28万人。2023年全县生产总值762.1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4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269.7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405亿元,增长3.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3亿元,增长14%。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万元,增长3.5%。
2023年4月,惠东县三官坑明代窑址入选“2022年度广东省重要考古发现”。9月26日,广汕高铁惠东站开通运营。
(陈文清)
博罗县 位于广东省东南部。2023年辖2个街道15个镇和罗浮山管委会。土地面积2855.11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98.05万人,常住人口121.15万人。2023年全县生产总值838.89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24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466.46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278.2亿元,下降0.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64亿元,增长17.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万元,增长3%。
2023年4月,全省首个畲族文化传承馆投用。9月,广汕高铁博罗站、罗浮山站全面开通,实现“一县双高铁三站场”。11月6日,石湾镇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2023年,环罗浮山示范带入选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一村一歌”获评年度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刘美颜)
龙门县 位于广东省中部。2023年辖2个街道7个镇1个民族乡。土地面积2267.2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35.63万人,常住人口31.86万人。2023年全县生产总值203.78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67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77.43亿元,增长2%;第三产业增加值85.67亿元,增长1.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7亿元,增长15.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万元,增长3.5%。
2023年1月1日,以“百场全民健身系列活动”为主题的2023年惠州市首场徒步活动在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上东村举行。10月30日,惠龙高速(韶惠高速龙门至惠州段项目)通车仪式举行。11月6日,龙门县永汉镇入选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镇。
(林小政)
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位于惠州市西南部。2023年辖5个镇2个科技园区。土地面积345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19.6万人,常住人口53万人。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100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95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731.4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265.79亿元,增长1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6.4亿元,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48.8亿元,增长4.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工业投资增长2.1%。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4万元,增长4.7%。
2023年8月11日,仲恺高新区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五星级示范基地。12月4日,仲恺高新区获评全国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的外贸基地。
(李众智)
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 位于惠州市东南部。2023年辖3个街道。土地面积293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21.06万人,常住人口44.91万人。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951.1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亿元,下降8.2%;第二产业增加值703.6亿元,增长8%;第三产业增加值246.2亿元,增长4.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3%;工业投资增长19.7%;基础设施投资118.6亿元,增长44.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8亿元,增长7.9%。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8万元,增长5%。
2023年2月,狮子山公园列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2月15日,埃克森美孚大亚湾研发中心启动建设。11月,美孚项目重要配套项目石化区综合能源站接入系统线路工程投产通电,保障能源站顺利调试。
(林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