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情概况】 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部。1950年成立市人民政府,并由省政府直接管理,1983年汕头地市合并为地级市,1991年汕头市划出部分县市分设揭阳市、潮州市。2023年辖金平区、龙湖区、澄海区、濠江区、潮阳区、潮南区、南澳县,另设立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汕头综合保税区和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土地面积2204.7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579.34万人;常住人口555.75万人。
中共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项天保;市长:曾风保;市政协主席:邱奕辉;市纪委书记:吴刚(任至12月),张建国(12月任职);市监委主任:吴刚(任至12月)。
2023年汕头市国民经济发展情况表
汕汕高铁汕尾至汕头南段开通运营 2023年12月26日,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汕汕高铁汕尾至汕头南段正式开通运营。汕汕高铁起自汕头站,途经汕头、揭阳、汕尾3个市8个区县,包括汕头市龙湖区、濠江区、潮阳区和潮南区,揭阳市惠来县,汕尾市陆丰市、海丰县和城区,接入广州至汕尾高铁汕尾站,线路全长162千米,设计时速350千米,全线设汕头、汕头南、潮南、惠来、陆丰东、陆丰南、汕尾7座车站。汕尾至汕头南段线路长度142千米,开通运营初期,铁路部门按照日常线、周末线、高峰线安排旅客列车开行,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24列,汕头南至汕尾、广州东、深圳北站最快分别36分钟、113分钟、109分钟可达。
南澳科学会议启动 2023年2月8日,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汕头市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委员会、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承办的南澳科学会议启动会召开。来自广东省内外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名院士及各方面专家、学者共60余人参加启动会。会议聚焦基础科学研究,对标香山科学会议和双清论坛,聚焦国家和地方发展重大战略需求,集聚海内外基础科学和科技战略研究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和青年科学家,开展自由研讨,激发创新思想,推动科研范式变革,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层次基础研究学术交流平台。
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召开 2023年11月30日,由广东省能源局、汕头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全球风能理事会(CWEC)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召开。大会以“打造世界级风电产业集群 构建全球互信稳定供应链”为主题,围绕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的热点,探索技术升级新路径,凝聚国际合作新共识,推动全球风电产业发展。大会举行“四个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交接、40兆瓦级风电机组电气及动力学六自由度实验平台启动、海上风电集中送出项目公司揭牌等仪式,以及风电母港、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上风电进出口服务及国际新能源开发等6个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国际海上风电培训中心战略合作协议、广东省风电临海试验基地建设运营和创新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项目成果及签约项目融资规模近360亿元。大会成立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咨询顾问委员会,发布《全球海上风电产业链发展报告》《风能汕头宣言》。600余人参加大会开幕式。
汕头工业博物馆开馆 2023年6月10日开馆。汕头工业博物馆位于金平区护堤路168号汕头公元厂内,利用公元厂科研楼一楼改造而成,约1000平方米,以时间轴分为历史展厅、当代展厅2个展厅,陈列近代从传统手工业到现代工业文明进程中的汕头工业实物,以及各种相关文献资料近千件。开馆仪式上,工业展品捐赠者代表接受捐赠藏品证书,汕头工业博物馆接受由孙星等所著的《工业文化》、市政协文史委、汕头融媒集团主编、陈成人所著的《汕头工业记忆》赠书。
汕头市涉外涉侨法治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2023年12月11日,汕头市涉外涉侨法治建设工作会议在南澳县召开,这是汕头市首次围绕涉外涉侨法治建设为主题召开的会议。会议采用“大会+平行分会场”的形式举行。会上集中观看汕头涉外涉侨法治建设工作成果展示和宣传片,市律师协会与泰国中国和平统一促进总会、泰国华人青年商会、阿联酋广东商会、菲律宾粤商会、柬埔寨潮汕商会、缅甸潮州会馆等6个侨团组织签署合作协议。会议期间,举行汕头市法学会涉外涉侨法律服务工作室揭牌仪式,并为汕头市首批涉外涉侨法治人才专家库专家代表颁发聘书仪式。举办“高质量涉外涉侨法治建设护航高质量发展”主题交流会和“以法兴企”法治沙龙,专家学者和实务部门负责人分别作主题分享和为涉外涉侨企业提供法律咨询。140多人参加会议。
首届“潮汕牛肉”节暨技能展示活动举办 2023年4月26日,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指导,汕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主办的首届“潮汕牛肉”节暨技能展示活动在汕头市小公园举行。此次活动采用“技能展示+文化传承”的方式,将技能文化和特色美食相结合,弘扬潮汕美食文化。活动现场设立50个手打牛肉丸展示工位、50个手挤牛肉丸展示工位,由广东省粤东技师学院、汕头技师学院选派150名师生轮番展示。在名厨展示摊位上,14名广东省四、五星级“粤菜师傅”名厨和4名在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获一等奖选手带来厨艺展示。活动现场设置由果酱画、糖艺、食雕、面塑等潮汕烹饪工艺美术技艺组成的文化技工展位,用芋头、山姜、红薯、萝卜、南瓜等果蔬雕刻而成的“一湾两岸”特色建筑,以及展示侨文化的红头船、汕头地标自然之门、非遗民俗英歌舞等。现场还为12家2022年度“潮汕牛肉“小吃推广示范点颁发牌匾。
(汕头市地方志办)
【县情概况】
汕头市金平区 位于汕头市西北部。2023年辖12个街道。土地面积114.64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70.59万人,常住人口77.23万人。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637.56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2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254.79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375.99亿元,增长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1亿元,增长21.1%。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万元,增长2.7%。
2023年2月,金平区获评“广东省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4月,金平区月浦街道沟南社区、岐山街道西陇社区获评“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5月,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入选广东省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名单。7月,汕头华兴冶金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月,小公园开埠区被确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1月,金平区鮀莲街道莲美社区、月浦街道沟南社区入选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
(杨钦湖)
汕头市龙湖区 位于汕头市东北部。2023年辖10个街道。土地面积125.57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52.42万人,常住人口65.04万人。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645.34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2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225.81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410.71亿元,增长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62亿元,下降4.1%。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万元,增长3.2%。
2023年1月,龙湖区入选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区)。8月29日,龙湖区获得“广东省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称号。9月20日,汕头市龙湖区新海街道大兴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1月29日,龙湖区粤康颐养中心入选全省医养结合示范机构。
(吴成杰)
汕头市澄海区 位于汕头市东北部。2023年辖3个街道8个镇。土地面积382.93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79.01万人,常住人口93.92万人。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557.3亿元,比上年增长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59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97.6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210.1亿元,增长4.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56亿元,增长16.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万元,增长3.6%。
2023年4月,澄海区莲阳河入选全国2023年度幸福河湖建设项目的河流;4月1—3日,以“玩具之都,燃动全球”为主题的第22届中国汕头(澄海)国际玩具礼品博览会举办。8月29日,澄海苦瓜入选2023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10月28日,澄海区获第七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11月6日,澄海区隆都镇,以及凤翔街道南港社区、澄华街道西门社区等10个社区入选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11月17日,澄海区隆都镇南溪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2月8日,汕头澄海丝苗米入选2023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12月21日,澄海狮头鹅、樟林林檎被确定为首批广东省地理标志培育产品。
汕头市濠江区 位于汕头市东南部。2023年辖7个街道。土地面积171.26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30.72万人,常住人口27.1万人。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187.5亿元,比上年增长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9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105.87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72.54亿元,下降2.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5亿元,增长54.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万元,增长3.7%。
2023年1月20日,濠江区广澳街道东湖社区“侨胞之家”被中国侨联确认为2021—2022年度全国侨联系统“侨胞之家”典型选树单位。2月2日,广澳海关获评“全国海关系统先进集体”。5月30日,汕头市濠江区自然资源局被授予“海洋强省建设表现突出单位”称号。9月20日,广东丹樱农业观光有限公司被省科协、省科技厅认定为2023—2024年度广东省十佳科普教育基地。10月31日,濠江区入选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省级示范县(区)名单。11月6日,濠江区入选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县(市、区)名单。11月22日,濠江区达濠街道青篮、青林、青盐社区(原青篮乡)入选第八批广东省古村落名单。12月15日,汕头市濠江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中心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称号;12月26日,位于濠江区滨海街道的汕汕铁路汕头南站正式通车。
(吴敏 陈贤如)
汕头市潮阳区 位于汕头市西南部。2023年辖4个街道9个镇。土地面积667.93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188.39万人,常住人口167.3万人。旅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120多万人,是全国著名侨乡。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555.7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26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310.1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增加值209.34亿元,增长4.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61亿元,增长26.4%。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万元,增长1.7%。
2023年1月19日,潮阳区被中国科协确定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区。5月,牛田洋快速通道棉田互通工程建成通车。6月,练江流域整治案例“汕头多措并举推进练江污染治理”入选省“十佳污染防治攻坚战典型案例”。9月12日,潮阳区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获评“广东省县级标杆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9月28日,贵屿镇东洋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10月20日,海门镇、谷饶镇入选全国千强镇;10月23日,潮阳区金灶镇桥陈红色旅游区被确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1月2日,西胪镇泉塘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1月6日,海门镇和13个村(社区)入选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镇村;11月18日,潮阳区获评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12月26日,汕汕铁路潮阳段建成通车;12月28日,潮阳“呼援通”创新养老服务新机制入选第五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朱丹)
汕头市潮南区 位于汕头市西南部。2023年辖1个街道10个镇。土地面积600.74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150.72万人,常住人口124.76万人。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536.41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95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321.98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191.48亿元,增长4.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87亿元,增长41.1%。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万元,增长3.6%。
2023年5月26日,潮南区入选全国首批“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名单。8月29日,雷岭荔枝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10月23日,仙城翠湖旅游区被确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1月18日,潮南区上榜“2023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12月26日,汕汕高铁潮南站建成通车。
(黄子虹)
南澳县 位于广东省汕头市东南部海域,是广东省唯一海岛县。2023年辖3个镇2个管委会。土地面积115.05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7.5万人,常住人口6.4万人。2023年全县生产总值38.5亿元,比上年增长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4亿元,下降0.2%;第二产业增加值7.09亿元,下降3.7%;第三产业增加值19.37亿元,增长8.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3亿元,增长11.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万元,增长6.7%。2023年全县累计入岛人次982.29万人次,增长24.56%;累计旅游综合收入36.78亿元,增长28.59%。
2023年1月,南澳县入选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2月,南澳县女子民兵连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称号。5月,南澳县获评最佳海岛休闲旅游示范区。6月,南澳县获得自然资源部授予的“和美海岛”称号。7月,南澳县获评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12月,南澳岛生态旅游区入选国家体育总局评选的2023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景区项目。全年南澳县举办“2023年全国冲浪锦标赛”等赛事活动16项30场次。
(吴水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