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AQI达标率)为94.8%,改善幅度全国排名第二,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连续第四年稳定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过渡期第二阶段目标值(25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在6个经济大省中继续保持第一。惠州、深圳、珠海、中山、肇庆、东莞等6市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前20名。
城市环境空气 2023年,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及修改单评价,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17市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臭氧(O3)、一氧化碳(CO)6项污染物年评价浓度均达到二级标准。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AQI达标率)在85.8%~99.7%之间,平均为94.8%,比上年上升3.5个百分点,17市达标天数比例高于90%。全省首要污染物主要为O3(占首要污染物比例为75.1%),其次为PM10(占12.3%)和PM2.5)(占8.7%)。珠三角9市AQI达标率在85.8%~98.4%之间,平均为91.2%,较上年上升5.1个百分点。首要污染物主要为O3(占首要污染物比例为77.4%),其次为PM10(占10.9%)和NO2(占7.9%)。粤东粤西粤北12市AQI达标率在93.4%~99.7%之间,平均为97.5%,上升2.2个百分点。首要污染物主要为O3(占首要污染物比例为73.2%),其次为PM10(占13.5%)和PM2.5(占13.0%)。
全省SO2年平均浓度为7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2.5%;各市年平均浓度范围为5~12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NO2年平均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各市年平均浓度范围为9~29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PM10年平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上升8.8%;各市年平均浓度范围为30~47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PM2.5年平均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上升5%;各市年平均浓度范围为17~26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除揭阳市外,其余20市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O3年评价浓度为143微克/立方米,下降8.9%;各市平均浓度范围为120~172微克/立方米,除佛山、东莞、中山、江门等市外,其余17市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CO年评价浓度为0.8毫克/立方米,下降11.1%;各市平均浓度范围为0.7~0.9毫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珠三角9市SO2年平均浓度为6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4.3%;NO2年平均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PM10年平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上升5.7%;PM2.5年平均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上升10.5%;O3年评价浓度为155微克/立方米,下降10.9%;CO年评价浓度为0.8毫克/立方米,下降11.1%。
粤东粤西粤北12市SO2年平均浓度为8微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NO2年平均浓度为15微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PM10年平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上升8.8%;PM2.5年平均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上升5.0%;O3年评价浓度为134微克/立方米,下降6.9%;CO年评价浓度为0.8毫克/立方米,下降11.1%。
全省各市SO2、CO和PM10日均浓度达标率均为100%;NO2日均浓度达标率在98.9%~100%之间;PM2.5日均浓度达标率在98.9%~100%之间;O3-8h(臭氧8小时浓度)达标率在86.6%~99.7%之间。
全省各市按照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汕尾市、湛江市和梅州市位列前三,佛山市、广州市和江门市位列后三。与上年相比,深圳、汕头、汕尾、清远、潮州、揭阳等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所变差,梅州市持平,其余14市均有所改善。
城市降水 全省城市降水pH均值为5.5,pH均值范围在5(深圳)~7.58(河源)之间;酸雨频率为18%;18个城市出现酸雨(pH最小值<5.6),4个城市受酸雨污染(pH均值<5.6),无重酸雨区(pH均值<4.5或4.5≤pH均值<5且酸雨频率>50%)。降水化学监测结果分析表明,全省降水中主要阳离子为铵离子和钙离子,均占离子总当量的18.3%;主要阴离子为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分别占离子总当量的14.9%和13.4%。降水中硫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当量浓度比为1.1,硫酸化合物为广东省降水中的主要致酸物质。与上年相比,酸雨频率上升5个百分点,全省城市降水pH均值下降0.25个pH单位,连续4年未出现重酸雨区城市,全省降水质量状况总体略有转差。在酸雨控制区内,珠三角9市和汕头、韶关、湛江、清远、潮州、揭阳、云浮等7市均出现酸雨,其中深圳、珠海、东莞、江门等4市受酸雨污染;汕尾市未出现过酸雨。在非酸雨控制区内,梅州市、茂名市出现过酸雨,河源市、阳江市未出现酸雨;非酸雨控制区的4市均未受酸雨污染。
(省生态环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