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AQI达标率)为91.3%,比上年下降3个百分点;全省空气质量前三名依次为梅州市、茂名市和汕尾市。全省城市降水pH均值为5.75。
城市环境空气 2022年,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及修改单评价,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14市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臭氧(O3)、一氧化碳(CO)6项污染物年评价浓度均达到二级标准。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AQI达标率)在80%~99.2%之间,平均为91.3%,13市达标天数比例高于90%。全省首要污染物主要为O3(占首要污染物比例为83.8%),其次为PM2.5(占8.1%)和PM10(占4.5%)。珠三角9市AQI达标率在80%~93.7%之间,平均为86.1%,比上年下降4.7个百分点。首要污染物主要为O3(占首要污染物比例为84.3%),其次为NO2(占7.8%)和PM2.5(占4.9%)。粤东粤西粤北12市AQI达标率在89.9%~99.2%之间,平均为95.3%,下降1.7个百分点。首要污染物主要为O3(占首要污染物比例为83.4%),其次为PM2.5(占10.7%)和PM10(占5.6%)。
全省SO2年平均浓度为8微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各市年平均浓度范围为4~12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NO2年平均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下降13.6%;各市年平均浓度范围为8~29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PM10年平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下降15%;各市年平均浓度范围为27~41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PM2.5年平均浓度为20微克/立方米,下降9.1%;各市年平均浓度范围为15~23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1个地级以上市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O3年评价浓度为157微克/立方米,上升9%;各市平均浓度范围为134~194微克/立方米,除广州、佛山、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清远等7市外,其余14市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CO年评价浓度为0.9毫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各市平均浓度范围为0.8~1毫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珠三角9市SO2年平均浓度为7微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NO2年平均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下降14.8%;PM10年平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下降14.6%;PM2.5年平均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下降9.5%;O3年评价浓度为174微克/立方米,上升13.7%;CO年评价浓度为0.9毫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
粤东粤西粤北12市SO2年平均浓度为8微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NO2年平均浓度为15微克/立方米,下降16.7%;PM10年平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下降10.5%;PM2.5年平均浓度为20微克/立方米,下降9.1%;O3年评价浓度为144微克/立方米,上升5.1%;CO年评价浓度为0.9毫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
全省各市SO2、CO和PM10日均浓度达标率均为100%;NO2日均浓度达标率在99.2%~100%之间;PM2.5日均浓度达标率在98.9%~100%之间;O3-8h达标率在80%~99.2%之间。
全省各市按照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汕尾市、梅州市和汕头市位列前三,江门市、广州市和佛山市位列后三。与上年相比,肇庆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所变差,中山市持平,其余19市均有所改善。
城市降水 全省城市降水pH均值为5.75,pH均值范围在5.21(珠海)~7.07(汕尾)之间;酸雨频率为13%;15个城市出现酸雨(pH最小值<5.6),4个城市受酸雨污染(pH均值<5.6),无重酸雨区(pH均值<4.5或4.5≤pH均值<5且酸雨频率>50%)。降水化学监测结果分析表明,全省降水中主要阳离子为钙离子和铵离子,分别占离子总当量的20.2%和15.5%;主要阴离子为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分别占离子总当量的15.4%和14%。降水中硫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当量浓度比为1.2,硫酸化合物为广东省降水中的主要致酸物质。与上年相比,虽然酸雨频率略升2.3个百分点,但全省城市降水pH均值升高0.3个pH单位,且连续3年未出现重酸雨区城市,降水质量状况总体有所改善。在酸雨控制区内,珠三角9市、韶关市、清远市、湛江市、云浮市均出现过酸雨,其中,珠海、佛山、江门、云浮等4市受酸雨污染;汕头、汕尾、潮州、揭阳等4市未出现过酸雨。在非酸雨控制区内,梅州市、茂名市出现过酸雨,河源市、阳江市未出现酸雨;非控制区内4市均未受酸雨污染。
(省生态环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