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抽纱也称“番花”,是刺绣的一种,广泛流行于潮汕平原城乡,自古以来当地妇女就有在纺织物品上拮(抽)纱、刺绣和用纱线编织纹样饰品的传统。
19世纪中叶汕头开埠通商后,潮汕抽纱开始融入西方的图案纹样及刺绣、编织技艺,逐渐发展成为中西结合、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绣类品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抽纱工艺更为兴盛,产品曾行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汕头抽纱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织抽纱(来源:1992年版《澄海县志》) 汕头抽纱早期手法单一,仅是根据图案设计,将花纹部分的经线或纬线抽去,再加以连缀而显现出透空的装饰花纹。后发展出多种技艺手法,形成绣类、抽通类、编织类、补布类、拼接类五大种类。每个种类又有各种不同的针法,已知的就有240多种。 浮沉有序、虚实相映的抽纱作品(来源:汕头市金平区裕虹抽纱刺绣研究院) 汕头抽纱的题材多为花卉、草纹等图案,纹样构成为点、线、面的巧妙结合,用连续、对称等技法进行布局,在独立造型或组合造型上形成了浮沉有序、虚实相映、清朴实致的构图特点。 针法细腻,色调淡雅的抽纱作品(摄影:肖莎莉) 汕头抽纱主要有台布、被套、枕套、手巾等40多类产品,其构图独特,针法细腻,色调淡雅,规格齐全,美观实用,是广受欢迎的日用品和工艺品。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重工玻璃纱绣花台布和重工法丝手巾,其图案纹样结构严谨,浮沉处理千变万化,绣制技艺巧夺天工,被公认为“中国抽纱艺术的两大瑰宝”。 澄海城乡妇女抽纱(来源:1992年版《澄海市志》) 一百多年来,澄海城乡妇女代代相传,形成一套飞针走线的抽纱工艺。澄海抽纱主要工艺品有纯通花、棉麻雕平垫绣等14类30多个品种,销售市场遍布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及太平洋岛屿,曾经是澄海县出口创汇最多的拳头产品。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抽纱技艺逐渐融入当地的工艺毛衫业。 链接 盐灶村,位于汕头市澄海区盐鸿镇东北部,距离镇政府约1千米。据碑记记载,相传清雍正五年(1727年)村人李嵩德中进士,觐见皇帝时奏说家乡村民多以垒灶煮盐为业,皇帝遂赐村名“盐灶”。“拖老爷”是盐灶村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每年正月游神时进行。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盐灶人林赛玉在传教士胡纳德的指导下,把潮州传统刺绣技艺和欧洲抽纱技艺结合,创造出独具一格的潮汕抽纱。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盐灶人林桂合首次把澄海抽纱带到汕头港的外国兵舰和轮船上售卖,澄海抽纱贸易开始盛行。 盐灶村一角(来源:澄海区地方志办)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 编辑:省地方志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乡村非遗》编写组 制作:方梓豪、林洁青、林心湉、杨炯等 图文资料主要来源于汕头市地方志办、澄海区地方志办、汕头市金平区裕虹抽纱刺绣研究院、1992年版《澄海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