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莹桥村,位于中山市五桂山街道南侧,距街道办事处4.6千米。该村属低山丘陵地带,西南为低山,东南为丘陵田地。较大山岭有村西云迳山脉及其余脉的银坑、标当坑、芋子排等,其余山岗小丘多分布在革命烈士碑东北或西北面。村内有横窝口水库、船底窝水库等。交通方便,省道S268线、乡道城桂公路从村旁穿过,临近广珠西线高速及广珠城际铁路南朗站。
石莹桥村村貌
该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相传最早一批移民从江西漂流南下,先居今广东五华县,至清康熙年间又从五华县迁至石莹桥。当时村前小溪旁有棵石松树,斜倒村对岸搭成便桥,行人经此出入村中而将其命名为“石松桥”,雍正年间改名石莹桥村。
2015年末,该村有户籍人口120人,非户籍外来人口约120人。村民以古姓为主,均为汉族,属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传统经营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瓜果等,并以饲养鸡、鸭、猪等为副业。时有部分村民上山采集山货,或做一些闲散零工等。该村现以发展工商业为主导,村内厂房多租给企业从事工业生产,村民多数从事商贸、工业生产、餐饮、旅游服务等行业。
古氏宗祠(摄于2013年)
革命烈士碑(摄于2010年)
村内现存古氏宗祠,始建于清道光年间,重修于光绪年间,占地面积360平方米,布局为上三间、下三间,中间天井,两边走廊。
该村建有石莹桥文化中心,是抗日民主政权中山县行政督导处旧址。曾有其禄、鹏秀、阁秀三间古公祠,旧时三间祠堂结构一致,硬山顶,前后为砖木结构,祠堂两旁为偏殿,属两进三间布局,即中间为父辈其禄古公祠,左右两间为子辈祠,占地面积1650平方米,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门前有一大空地和池塘。1945年,督导处被日军烧毁。2005年,村民又在祠堂位置建起文化中心。
石莹桥北面的跳石桥边,立有革命烈士纪念碑。该碑立于1993年,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在此地英勇就义的16名游击队员而立。
石莹桥文化中心(摄于2013年)
村内华光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重建于1983年,供奉华光大帝。传说在清嘉庆年间,痢疾在南桥一带流行,华光携带医学药书从石岐华佗庙乘轿到此(今华光庙),留下药书后不见踪影。村民依书中药方治病,病人均一一痊愈。村民为纪念这位不见人形的“神医”,建立了“华帝殿”,塑造“三眼华光”像,以供村民拜祭。农历九月二十八日称华光诞,当日村民携带金猪、果品到华帝殿供奉祭祀。
南干大道石莹桥段古道(摄于2015年)
南干大道是香山古代官道,也是商贩和民间百姓来往澳门、中山进行物资交换的主要干道。其中经过五桂山石莹桥云迳山一段古道至今还残存。该段古道是用花岗岩石砌成的石阶,从山脚直通山顶,宽1.5米,长约300米。
该村主要人物有古润金,马来西亚吉隆坡第三代华裔,马来西亚拿督,太平绅士,中山市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