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屋村,位于东莞市东城街道偏东,距街道办事处约7千米,面积1.8平方千米。地处丘陵地带,村内有背底岭、大山、屈屋岭等山,村南有寒溪河。相传该村始建于元末,当时称“侯山”,清代与周屋村合称“凹头乡”,后以姓氏命名余屋。余屋村曾有古驿道通过。明代从今莞城往东经峡口村至惠州古道可直抵福建,古道北接增城、博罗两县入广邮驿,并与东莞境内各驿道及部分圩镇之间道路相连。其中,东城路段长约10千米,贯通堑头、樟村、下桥、上桥、柏洲边、峡口、周屋、鳌峙塘等村。1958年因修东莞运河,古道被废。
余屋村航拍图
村民主要为余姓。据说,余姓先祖从今韶关曲江迁移至莞城紫泥巷,元末又从紫泥巷迁移至此地定居。2015年末,全村有户籍人口1694人。村内有非户籍外来人口约4500人。村民均为汉族,属广府民系,使用粤方言东莞东城话。祖籍该村的香港同胞400多人、台湾同胞5人。祖籍该村的华人华侨5人。
传统经营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花生、甘蔗、橙橘,盛产蒲桃、荔枝、龙眼等。改革开放初,村中有生产粮油、红砖、榨糖、磨米等工厂。1987年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传统农业逐渐衰退。今经营产业涉及电子、毛织、模具、塑胶、皮具生产等。
300多年树龄古榕树
余屋村有400年树龄细叶榕(二级古树)1棵,300多年树龄(二级古树)细叶榕2棵,110年树龄(三级古树)细叶榕2棵。特色农产品有蒲桃。特色食品有蒲桃干、松糕、米饼、煎堆等。
县道莞龙路、乡道余屋大街均经过该村。余屋村内有东城二小、九年制春晖学校(含小学、初中)、天天乐幼儿园,有篮球场6个、公园2个,还有老人活动中心、剧院、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藏书9000册)。
东城二小
余屋剧院
传统民居今存110座,主要为青砖瓦房,多建于民国时期,现大多已空置。余氏宗祠,始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坐北朝南,五开间四进深合院式布局,沿中轴线从南到北依次为头门、牌坊、中座、后厅,总面阔21.7米,进深52.7米,占地面积1144平方米。祠堂为砖木结构,青砖墙体,红砂岩勒脚,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辘筒灰瓦,绿琉璃瓦当加滴水剪边。祠堂前廊用四根红砂岩石柱和山墙承重,两侧置塾台。二进牌坊面宽5.6米,进深2.9米,门匾正面刻“风采流芳”,背面刻“两朝良弼”。德新小学、余屋小学曾占用该祠堂办学。今仍作宗祠使用,同时也是老人活动中心。
余屋村进士牌坊
该村进士牌坊,相传是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为表彰余宗旦、余士奇父子而赐建,清光绪七年(1881年)、1983年、2000年多次重修。牌坊坐东向西,为12柱三间三楼牌坊,歇山顶,高8米,占地面积约45平方米。牌坊前后分别嵌有“进士”“赐恩”牌匾。装饰施如意斗拱承重,加绿琉璃瓦当和滴水剪边。1989年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余屋村《余氏族谱》记载了余屋村余姓一世祖余襄公余靖在任南京户部刑部主事等职期间,为官清廉、公正、勤勉,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事迹。族谱同时载有《襄公给后人的训规条》。
历史上,余屋村民英勇抗敌。1941年3月,日伪军100多人进犯余屋,烧毁余屋民房4间,余屋抗日自卫队英勇抗击。1945年3月28日,日伪军四十五师数百人沿莞龙路到周屋、余屋一带抢劫,附近村庄的农民自卫队在莞龙公路旁的砂岭迎击敌人,并毙敌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