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岐村,位于东莞市虎门镇东部,距镇政府约6千米,村域面积1.6平方千米。因与怀德村民“居之分歧”而取名居歧,后感“歧”字存贬意,而改作“居岐”。并设有递(驿)铺,舟楫可沿大宁北上集泊。清中叶后,由于河涌淤塞,村圩渐废。现居岐村交通方便,省道S358线从村境贯穿而过。该村坐落于丘陵地带,平均海拔较低,地势北高南低。村内有尾底山、牛公山、祠堂山、猪仔岗、金银山、浪箕山,怀大河、南涌河分别流经村北和村南,村东南有芦花坑水库。
居岐村一角
该村于晚清时期由虎门怀德邓氏家族支系族人迁徙落业此地而立村。清末属缺口司,民国时期属第五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属东莞县第六区、第九区,北栅大乡,虎门人民公社北栅生产大队、居岐生产大队,虎门区居岐乡,东莞市虎门镇居岐管理区、居岐行政村。村民有邓、郭、曾、李、刘5姓,以邓姓为主,邓姓先祖于北宋初从江西吉水迁至香港锦田,南宋初又迁至东莞县虎门怀德,清末迁至此地落业。2015年末,有户籍人口1349人,非户籍外来人口8000人。村民均为汉族,属广府民系,使用粤方言虎门话。
传统经营以种植水稻、番薯、花生、甘蔗等农作物及荔枝、番石榴等果树为主。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村广深公路口(现省道S358线)建有酒楼商铺,形成乡村式商贸区。1990年后,村内90%的耕地被征,用于发展工商业,传统农业逐渐衰退。2015年末,村内有企业49家,其中外资17家、民营32家(含1家上市公司)、个体商户约300家,资产总额1.56亿元,全年总收入2417万元。主要产品有塑胶制品、家私、灯饰、五金、电子产品、汽车音响、印刷品、鞋材等。该村于1972年通电,1991年通电话,1994年通自来水,1998年通网络,2001年村道实现水泥硬底化。村内有市一级幼儿园1所,篮球场4个,羽毛球场2个,文化广场1个,公园2座,老人活动中心、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各1处(2015年藏书约8000册)。
绣甫家塾
邓景云旧居
传统民居为广府民居,现存3座。代表性民居为邓景云旧居,建于民国初期,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房屋一侧有一口古井。该民居保存完好,现仍有人居住。现存宗祠为绣甫家塾,始建于1920年,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用青砖、木材等修筑。每年农历九月初五日,组织村民到今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沙埔社区祭祀四世祖坟和姑嫂坟。每年重阳节后,香港邓氏宗亲会组织邓氏族人到香港祭祖。
在居岐公园存有一座古墓,距今有600多年。古墓主人为怀德邓氏支系第四代祖,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列为虎门镇不可移动文物。
传统节庆食品有农历正月十九艾锅餐、五月初五碱水粽、七月十五松糕、八月初三茶果仔、十月初一茶果等。每年农历正月十九日为补天机节。传说很久以前,天上西北角突然塌陷一个大洞,天地昏暗,民间多灾多难。玉皇大帝派女娲娘娘补天。女娲娘娘取3968块石头,于正月十九日将西北角的大洞补好。此后,人间风调雨顺。人们为纪念女娲娘娘的功绩,定正月十九日为“补天机日”。是日,村民采摘新鲜艾叶,磨碎,加面粉、糖煎成薄饼,村民称之为“锅餐”。村民将与针线、镜子、尺放于神台祭天,并在家里所有的门上挂桃枝与大蒜,希望天神用“锅餐”将天补好,祈求保佑家人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