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岭村,位于惠东县吉隆镇北部山区,距镇政府约5千米,村域总面积约4平方千米。该村始建于元代,因村庄处于轿形岭边得名。该村坐西北向东南,西部有海拔约260米的鸡公岭,还有长约2000米的吉隆河河段。主要水库有灯芯洋水库、横坑水库、沼洋水库。
元代,该村已有朱、杨、袁姓族人居住。明清时期,徐、叶姓族人相继迁入。徐氏祖先于元代从福建迁移至今广东博罗县,明代后期徐氏义孚近甫公从博罗低田村迁入该村落居。叶氏祖先元代从福建迁移至今广东广州,清乾隆中期叶旭芳从惠东县铁涌溪背村迁入该村落居。而后,朱、杨、袁姓族人又相继外迁。今村内主要有徐、叶两姓村民。2015年末,该村有户籍人口1050人。实际在村人口约750人。村民均为汉族,使用粘米方言。
传统经济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主要种植作物有水稻、番薯、芋头、花生、生姜等。其中,水稻种植面积500亩,年产量约40万斤。现村民主要种植花生、玉米、蔬菜、马铃薯,约300亩,年产值约50万元。有部分村民经营制鞋厂,从事个体商贩或外出打工。特色农产品是玉米、马铃薯。特色传统(节庆)食品有糍粑、萝卜粄、喜团粄、圆笼粄等。
围屋城门
传统民居属方围屋。环村四周筑有高约4米、厚70厘米的大砖围墙,为明代建筑。东西边各设一个城门,门楼上层是阁楼。围墙内横街直巷相通,巷道全部用鹅卵石铺设。东北角有1口水井,约有350年历史。城内外有完整的排水系统。现城墙已全部损毁,仅保留两座城门。村内现保存传统民居50余座,多建于清代。现存宗祠7座,主要有徐氏祖祠,始建于清顺治年间,清嘉庆年间重修,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属三进两天井格局,以石、木、砖、瓦为原料,墙基以花岗岩石板筑就,墙体用小青砖砌成,墙体外顶部呈茶壶耳状。
该村历来崇文尚教,早在清道光年间,村内办有私塾学堂,民国后期改名轿岭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轿岭小学。
该村西城门阁楼称文昌阁,建于清雍正年间。阁内供奉文昌公,每年农历二月初三日为文昌诞辰日,村民都办牲礼奉拜。坐落于该村前东南的王爷坛,始建于清初,重修于2007年,供奉三山国王。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是王爷诞辰日,村内聘请戏班(潮剧或粤剧)演大戏,为王爷庆祝诞辰。每年清明节及农历八月初一日举行祭祖活动。每年元宵节有舞龙的习俗。
徐氏祖祠
明清时期,平山驿站至平政驿站的古驿道经过该村,长约2000米,其上接好招石村,下接大埔村,在村西北部路段还有卖饭树和店仔街(驿埔)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