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村,位于五华县岐岭镇东部,距镇政府8千米,面积6平方千米。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起,先后有何、陈、刘、魏等四姓族人到此聚居。今有国道G205线、省道S320线、县道X203线、乡道Y108线等公路从该村附近通过。
清溪街
村民有何、陈、刘、魏四姓。其中,何姓先祖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从兴宁瓦塘迁入,陈姓先祖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从长乐转水大岭背迁入,刘姓先祖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从长乐双头迁入,魏姓先祖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从岐岭孔目洞迁入。2015年末,全村共有人口1195人。其中,男636人,女559人。村民均为汉族,属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桥头村主要矿产资源有玉石、铜矿、河沙、麻竹等。村民传统经营以种水稻、番薯、花生、黄豆为主,兼养鸡、鸭、鹅、猪、牛、羊等。20世纪80年代后,产业结构有所调整,村民除种水稻外,其余农作物种植量较少。该村青壮劳力现多外出珠三角地区打工,从事建筑、餐饮、商业等行业,桥头村人尤擅长开石、打铁等。该村村道于1998年全面实现水泥硬底化。村内有清溪小学和幼儿园,还办有清溪农村文化俱乐部。
传统民居现存2座。其中比较完好的为图公楼,建于明代。该楼正屋面宽五间,分上、中、下三栋。中栋有屏风(已毁)和四条圆形石柱举架,柱础呈鼓形,石柱与木梁穿榫卯接。上厅天字壁正中开窗一扇。横屋五杠,门坪、天井用鹅卵石铺筑。目前在此居住的只有几户人家,其他住户大都外出另建新房。正屋于2014年按“修旧如故”的原则重修,改作祠堂。上厅置有供桌一张,上有“何氏历代高曾祖考妣神位”牌,木质,阴刻,泊金(已褪色),数百年不朽。该村何氏族人每年正月初八日在下坝祠堂赏灯,正月初十日在下围祠堂赏灯。陈氏于农历二月廿八日到五九公墓地祭拜(每三年一次)。
图公楼鼓形石础 图公楼内石柱与木梁支架榫接 何氏历代始高曾祖妣考神位
清溪古码头在该村小河唇口,过去是梅江上游岐岭黄金水道停靠船只的地方。清溪圩商贾云集,客栈、货栈林立,从潮汕、兴梅各地水运过来的咸鱼、海盐、布匹、百货等在这里交易贩运,从岐岭、双头及至长乐西部山区出产的山货又在这里上船启运,商业贸易相当活跃,故有“未有岐岭街先有清溪圩”的说法。至近代,该处河床淤塞,水位下降,商船再也不能抵达,清溪码头荒废。
清溪码头遗址
旧时的清溪河九曲十三湾,有“八更到清溪”的典故。相传从潮汕、兴梅等地的船家远道而来,一路逆水行舟,到长乐县城时已精疲力竭。此时夕阳西下,暮色苍茫,到清溪码头途中要经过一个叫“横壩”的村子。此村民风彪悍,船家怕有人上船抢劫,不敢轻易泊船歇息,便以“八更到清溪”的口号鼓励伙计们奋力前行,脱离险境。后来这句话流行于嘉应州各地,成了人们“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口头禅。
明清时的清溪铺设在桥头的大安堂药房,上接高砂铺,下连黄砂铺。该铺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砖瓦结构,二层店铺,现已改建成民房。
桥头村水陆交通方便,往来客人不仅有达官贵人,也有文人学士,留下若干诗联。相传有一才子路过这里,为青溪的秀丽风光所叹服,口出上联“清溪柳倒影,鱼游枝上雀穿波”。有村夫巧对下联“赤水月霞光,虾跃天边星缀浪”。还有一副地名联“蒲峰顶上种丹竹,影倒清溪;流连洞口出黄沙,积成岐岭”,此联把清溪、岐岭、蒲峰、丹竹塘、流连洞、黄沙等地名嵌入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