佗城村,位于龙川县佗城镇中心位置。该村地处丘陵地带,境内主要河流有东江和雷公河,两河在村西南方交汇。国道G205线经过该村。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赵佗于该村立县,并任龙川首任县令。此后两千多年,该村一直为县治所在地,也曾是五代南汉至宋元循州(路)治所。民国时期属龙川县佗城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龙川县佗城一区,1952年属龙川县佗城二区,1957年属龙川县佗城乡,1993年后属龙川县佗城镇至今。
佗城城门
村民主要有黄、曾、张、沙、罗、邹、骆、陈、刘、杨、袁、蔡等姓,大多为汉族,属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少数村民为畲族。2015年末,全村有户籍人口2772人。其中,男性1525人,女性1247人。实际在村人口2663人。非户籍外来人口85人。祖籍该村的港澳台同胞11人。
该村传统经营以农耕、开手工作坊、经营土特产为主。现经营出售土特产,养殖“三鸟”、鱼,种植龙眼、花生、黄豆等。特色传统食品有豆腐丸、春卷、大福饼、牛耳朵。特色工艺品有花灯,花灯制作技艺已被列入河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为刘学义。
该村1974年通自来水,1980年通电,1986年实现水泥硬底化,2000年通网络。村内建有佗城镇中心小学、新时代幼儿园。
传统民居现存8座。代表性民居有骆屋,建于明代,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屋高9米,有九厅十八井,40余间卧室。左侧还有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水塘。东面保留有长约百米的围墙,一段为明代所建,一段为清代所建,均为三合土夯成。北面房屋紧临水塘,廊檐飞角。院门从东入,门框上石匾刻有“司马第”三字。整座建筑现保存基本完好。另一座是黄屋,建于清末民初,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砖木结构,属中西结合大型古居民建筑。该屋为三进两横栋方形围屋,有11个天井,右栋置拱形斗门,饰弧形花窗。正栋下厅前门和右小斗门为花岗岩石框,石门周围有饰图,简洁优美。该民屋现保存基本完好,2010年被公布为龙川县文物保护单位。
骆屋 朱氏宗祠
村内现存宗祠有骆氏宗祠、朱氏宗祠、邹氏宗祠、刘氏宗祠、张氏宗祠等31座。骆氏宗祠,始建于清代,占地面积818平方米。祠堂分上、中、下三栋,厅堂两侧设有6间客房,专供祭祖族人居住。祠中屏风、梁柱、檐角造工精致,现多处损毁。朱氏宗祠位于佗城村横街,坐东向西,占地面积约380平方米,砖木结构,三进格局。现已破旧,但规模结构尚完整。1926年6月,龙川县第一区农民协会和县农民军总部设在该祠。该祠为龙川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公布为河源市文物保护单位。
佗城村曾有不少历史名人的印迹,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包括秦代越王井,隋代衙前石狮子,宋代苏堤古道,明城墙、城隍庙、育秀井,清代学宫、考棚、南越王庙、西门石桥、风雨亭、龙川县商会等,其中龙川学宫、考棚、越王井、南越王庙先后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越王井,始建于秦代,重修于唐乾符五年(878年)。砖石结构,宽0.6米,深11.3米。井膛除上部三层用红砂岩石块砌筑外,下部用青砖砌成。井台有二层,底层为鹅卵石铺砌,上层为红砂岩条石块砌成。占地面积15平方米。该井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岭南地区少有的古井之一。
越王井 龙川学宫
苏堤古道,筑于宋代。堤面长约1000米,高2.5米,顶宽2米,底宽6米,路面铺设鹅卵石,外墙石砌,横断面呈梯形,中间用沙土夯实。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苏辙贬至循州,寓居佗城东山寺,著有《龙川略志》《龙川别志》等诗作。同时,他倡筑嶅湖堤灌田抗旱。后人为纪念他,将他所筑的堤命名为“苏堤”。
龙川学宫,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占地面积7287平方米,前有照壁、大门、泮池、棂星门。进入宫院内,左边有东庑,右边有西庑,再往内有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和五王殿等建筑物。现只存大成殿、明伦堂和尊经阁。整个大成殿占地面积440平方米,殿顶为二层飞檐结构,顶部夹角为120度。第一层屋檐和瓦梁有各式漆金花、鸟、鱼、龙等雕刻,古朴大方。第二层屋檐四周有莲花抖拱装饰,檐下有青绿相间的彩画,色彩对比较强。大殿除门前8条石柱之外,全是木架结构,无砖石砌墙。相传这座古建筑是聘请京城名匠建造。现大成殿内部的结构有所改变,里外墙壁已用砖石砌起。
龙川考棚,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为四进院式布局,由大门楼、至公堂、官员寓所和文武考场等组成,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总占地面积7298平方米。自建考棚后,龙川每年科考会试均在此举行。考棚为土木结构,抬梁式与穿斗混合式木构梁架,灰瓦屋面,灰沙地面。大门前廊有二根方形红砂岩石柱承梁。门额木匾刻“龙川考棚”四字。考棚前厅屏风有对联一副,书“学而优则仕哪问寒门士族,出类拔萃者会聚白衣卿相”。东西设四个考场。东一厅有对联一副,书“科场舞弊,皆有常刑,告小人毋撄法网;平生关节,不通一字,诫诸生勿听浮言”。西二厅为考官改卷厅(内龙门),有一副对联,即“攀桂天高忆八百孤寒到此莫忘修士苦,煎茶地胜看五千文字个中谁是谪仙才”。至公堂正脊下大梁底面书“旨大清光绪二年岁次丙子署龙川知县莫东奎教谕梁镨沅训导余濬源……仝建”。公堂后为官员寓所,木楼棚,二层。上下层各有一厅,六房间。上层厅正脊下大梁底面书“旨大清光绪五年岁次己卯仲冬吉旦特授龙川县知县杨梦龙暨阖邑绅士等仝建”。至公堂东边为武考厅,存放有比武用的石礅两块。
龙川考棚 南越王庙
南越王庙,始建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重建,1998年、2005年曾两次重修,2010年对庙内设施进行完善。该庙坐北向南,二进院落式布局,总面阔14米,总进深31米,建筑面积434平方米。前殿祀南越王,后殿祀宋代苏辙、陈次升、吴潜和明代洪云蒸、邓茂官、伍仪、杨士元、林廷植、唐希孔及清代耿惇等“十贤”。上述诸人均曾在龙川为官或寓居,颇有建树,受县民尊敬,誉为“十贤”,并将他们入祠供祀。南越王庙为现存奉祀赵佗的唯一庙宇建筑。
龙川县商会 南越王庙赵佗铜像
龙川县商会,始建于清代,重修于民国时期。主体为中西合璧的硬山顶式三层楼房。该楼系清代当地商人为“联络各方信息,共谋求存之道”而建造,是旧时龙川商业联合成员聚集的场所。2010年,该建筑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佗城村于2012年12月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2014年12月被评为广东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