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墩村,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北部,距镇政府约2千米,是西京古道重要节点,村内现存古驿道遗址和通济桥、象兑亭等遗迹。主要山岭有韩坑山,海拔500米。主要河流有大桥河,在村东。该村清代属乳源县三元乡,民国时期属乳源均武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属乳源县大桥公社,1986年后属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大桥行政村至今。
石墩村村貌
2015年,该村有户籍人口343人,其中男性170人,女性94人;实际在村人口264人。村民为汉族,属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石墩村交通较为便利,县道从村旁经过,乡道盘龙路经过该村。该村于1969年通电,1985年通自来水,1993年通电话,2004年通网络,2009年实现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村民活动中心有石墩文化楼。
许氏宗祠 盘龙祠
该村有许氏宗祠和象征瑶汉一家亲的盘龙祠。村中有高灵仙庙,建于明正德年间,供奉蔡氏观音。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日举行祭祀活动。
不可移动文物有通济桥,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乡民饶仁兴建,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被洪水冲毁,乾隆二十九(1764年)年村民集资重建。2005年加固石桥桥墩,在桥体内灌入混凝土,并新铺设桥面和新修桥栏。该桥为东西走向,长41米,宽5.4米,高7.21米,两边有桥栏。二墩三拱结构,拱跨11.7米,拱高7米。采用“睡木沉基”方法筑桥墩,使用拱圈石纵联砌置法筑成3个半圆形孔,又在各孔关系上采用“连续拱”结构,桥墩逆水面加筑尖形分水嘴。该桥是西京古道的重要桥梁。
该村流传“饶仁舍命架大桥”的传说。相传明正德年间,今大桥镇长冲村有一位村民叫饶仁,是当地的大户人家。大桥村前有一渡口,名石窖渡,行人过此全靠木船摆渡,每遇洪水,人畜溺水死亡的情况时有发生。饶仁想在这里架一座桥,以便行人。可是此处河宽六七十米,饶仁深感有心无力。饶仁有个女儿嫁到大桥村,来回都要经过石窖渡。每次女儿回娘家探亲,饶仁都要送她回家,但每次将到河边,女儿就不让他再送。饶仁好生奇怪。有一次,饶仁送女儿快到河边分手后,悄悄跟着。这一望让饶仁傻了眼,他见女儿毅然脱去衣裤趟水过河。饶仁下定架桥决心,走村串户,集资筹款,不日动工。由于工程耗费巨大,难以为继,饶仁又变卖家产,在村子搭起一间茅棚,全家搬到茅棚去住,把妻儿带到工地做工。正当饶仁倾家荡产建起桥墩之时,适逢山洪暴发,被冲入河中的树木拦江涌来,眼看桥墩就要毁于一旦,饶仁不顾一切爬上桥墩,拦江树木渐渐调直树身,从桥墩之间穿流而过,桥墩保存下来。此事一传开,四乡八邻,行人过客,无不为之感动,纷纷解囊相助。在众人的大力支持下,该桥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建成,取名“通济桥”。
村中主要人物有许士坤,生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曾任广东提督,赐巴图鲁(清朝功勋名,意为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