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山村村貌
应山村,位于乐昌市黄圃镇南部的千年古道——宜乐古道旁,距镇政府约5千米。以彰应山得名,原名为彰应山村,后来简称应山村。据《白氏族谱》记载,明永乐五年(1407年),乐昌白氏璧公第十三世孙如素在该地开基创村。
该地明代属乐昌县依化乡皈下都。民国时期属乐昌县黄圃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乐昌县第五区,1958年后属乐昌县黄圃公社,1987年后属乐昌县黄圃镇应山管理区,1994年后属乐昌市黄圃镇应山行政村至今。
应山村属丘陵盆地,村前是广阔田垌,村后为凤凰山,村东有白虎嶂、香炉峰相对峙拱卫,村西有西岭,前有福果山,庐溪河在村前经过。主要山岭有公石带山,最高峰海拔500米。
村民以白姓为主。相传白姓先祖于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从长沙迁移至广东乐昌县斗湾村,明永乐五年(1407年)又从斗湾迁至该地落业。2015年末,该村有户籍人口804人,其中男性404人,女性400人。非户籍外来人口25人。村民均为汉族,通用方言为黄圃话。祖籍该村的港澳台同胞有8人。
村民传统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红薯、玉米、花生、大豆、黄烟等。现多种植水稻、黄烟、蔬菜、西瓜、香瓜和玉米。黄烟、蔬菜等种植是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特色产品有板栗、黄烟、香瓜、西瓜等。特色传统食品有重阳糯米糍等。县道X328线经过该村。该村于1975年通电,1985年通电话,2002年通自来水,2007年通网络,2014年全村村道实现水泥硬底化。村内有体育场1个、村民活动中心2个、图书室2个。
应山村的民居古建筑群,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现存100座。其布局合理,前后分九排,每排九栋,每二栋或三栋相连。另有独建的房屋,村人称之为“单脚屋”。这些建筑均为清水墙,青砖、灰瓦材质,木梁结构,青石条屋角,屋檐留有钩头滴水,两侧墙仍保留着封火墙,巷道由青石板铺成。村中有三块“泰山石敢当”石刻,镶嵌在民居内。
富禧公祠堂
村内现存宗祠有2座,其中有代表性的为富禧公祠堂。该祠堂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民国时期重修,为青砖木瓦砌筑,硬山顶,封火山墙,钩头滴水。右边墙头上塑蝙蝠,下绘银瓶挂果。左边墙头上塑瑞鹿,下绘瑞鹿。前面瓦檐下有横排长方格九个,每格皆写满古文诗词,其中一格为唐刘禹锡的《陋室铭》。门首为方格窗,正厅,二纵二横柱网排列,左偏房二间。大厅顶部为抬梁穿斗式结构,天花系八棱藻井,井底用五个正圆、四个半圆的浮雕木拼成。大门前有一对抱鼓石。
村旁有乐昌市最大的石砌拱桥——应山石桥。该桥是乐宜古道上的主要桥梁,为省级不可移动文物,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该桥采用拱圈式纵联砌置法拱砌。桥长49.85米,宽6.5米。该桥还流传有一首诗:“玉环桥为增灿锦,千斤石块靠人肩。敬祖无不思拱桥,为民出尽过渡钱。”据《乐昌县志》记载,应山石桥由监生白锦元、武生白增刚创建。
村附近有凤翼亭,为古道上的一座驿亭,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木石结构,抬梁穿斗式七架梁,南北门头上阳刻“凤翼亭”字样,亭内顶梁上书有“清乾隆五十八年……”
水口庙
该村有座水口庙,建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供奉康护七公大王,后壁饰麒麟图案。相传七公大王是七兄弟,均为木匠,有一日七兄弟于山上伐木,派最年少的一位下山预备午饭,当其返回后发现六兄弟因伐木偶觅仙果成仙,最后他也吃下剩余之仙桃而成仙。七公大王后来成为当地一带的本坊福主,每年清明节,村民都会集体到庙里祭祀。应山村曾有旗杆石12对,分别为白莹、白纯素、白培锦等人而立,大部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用作建房屋的墙基,小部分用作架桥和铺路。2014年,该村被评为广东省传统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