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山村,位于南海区西樵镇西南部,距西樵镇政府约11千米。由10个村民小组组成,聚落沿樵柏路呈块状分布。土地总面积约2.2平方千米。因村口有一座山岗叫松柏冈而得名,别名冈尾村。明清时期该村有大同柏山村岗头市古驿道,是西樵镇境内主要驿道之一。
柏山村牌坊
该村始建于南宋末年,相传由林姓村民到此开村。明清时期,该地属南海县江浦司鼎安都。民国时期,属南海县第一区大同堡、大同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属南海县第五区大同乡、九江区大同乡、九江公社大同大队以及九江区大同公社柏山大队。1983—2002年,先后属南海县九江镇大同村、九江镇大同管理区、西樵镇大同村。2013年后,属南海区西樵镇大同社区至今。
该村主要姓氏有傅姓和林姓。傅姓,相传南宋时期从河南迁至广东珠玑巷,南宋末年又从珠玑巷迁至该地。林姓,相传南宋时期林姓先祖从福建迁移至广东新会,南宋末年从广东新会迁至该地落居。2015年末,该村有户籍人口1980人,其中男性1005人,女性975人。非户籍外来人口约600人。村民均为汉族,属广府民系,使用方言南海西樵话。祖籍该村的香港同胞约300人、澳门同胞约60人。
柏山村传统上是典型的桑基鱼塘产区,以养鱼、养蚕为主。20世纪80年代末,养蚕产业淡出。现大部分村民从事农业生产,以养鱼为主,2015年柏山村鱼塘面积1300亩,年产值约4000万元,主要有鳗鱼、鸭嘴鱼等。。部分村民从事工业生产,以五金电器行业为主,产值约2亿元。特色传统节庆食品有大同松糕。
国道G1501线、乡道大同路、樵柏路经过该村,县道九樵路、龙高路从村西面和南面经过。该村于1953年通电话,1963年通电,1982年通自来水,1983年实现村道水泥硬底化,1998年通网络。文体设施有篮球场1个、健身器材50套、文化室1个。2004年,该村建成柏山大会堂。
传统民居现存约50座。代表性民居有柏山村西一区77号民居,建于清代,占地面积约90平方米。该建筑为红石脚,青砖墙,镬耳屋顶,砖雕灰塑,坤甸木大门。现保存较完好。
现存宗祠有林氏大宗祠、傅氏大宗祠、岭南傅氏宗祠、逸南傅氏宗祠、文秀傅公祠、福源傅公祠6座。其中傅氏大宗祠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道光年间维修,1994年修葺,基本保持原状。坐北向南,三间二进,总面阔13.86米,总进深26米,占地面积360.36平方米。花岗岩条石和水磨石米地面,花岗岩石墙脚,三隅青砖批荡划线墙,墀头人物图案砖雕,灰塑博古脊,镬耳封火山墙,素胎花卉勾头。头门前有廊花岗岩础、方身廊柱。直梁木雕人物驼墩三步梁架,人物木雕与步梁木雕连成一体构成一幅完整画面。祠内存有一块刻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的石刻,书有《重修新陂碑记》。该祠现为区级不可移动文物。林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1997年重修,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两进深一天井,砖石木结构,镬耳硬山顶,有灰塑等装饰。岭南傅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修于1993年,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坐北向南,两进深一天井,砖石木结构,青砖外墙,镬耳硬山顶,饰有灰塑。该祠现为文化室。
柏山村古驿道
村里有柏山里门楼、柏山大井头和六姓水埠。柏山里门楼,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门楼上方有红石牌匾一块,刻有“耸翠”二字,另有花岗岩牌匾一块,刻有“柏山里”三字,门楼内有清嘉庆五年《重建柏山里门楼高义碑记》。大井头,相传始建于宋末,为开村古井,方形,水源充沛,至今仍可用。六姓水埠,相传始建于宋末,是当时林姓、傅姓等六姓村民为出行、通商等方便而合资建造的码头。现存私塾有古训书室,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修于1993年。
村中有感应庙,始建于明代,重修于20世纪80年代。庙内供奉天后。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该村有祭祀天后活动。村民的祭祖活动分别在清明节和寒食节,前者为傅姓村民祭祖,后者为林姓村民祭祖。
该村有区级不可移动文物林得润夫妇墓,始建于明代。另外还有灶岗贝丘遗址,距今4000—3500年前,已有人类活动。
今大同社区柏山自然村岗头市至文明社一段,路面全用麻石铺就,现存古巷道长100多米,路宽约2米。柏山里门楼有《重修新庆围石路碑记》,立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碑文称“此路乃新庆围基,为大桐九江两堡之要冲”。柏山村往九江方向的小河涌旁仍有一些古驿道断石,原石桥现已被水泥覆盖。
村中主要人物有:傅秉常(1896—1965),法学博士、外交家,曾任民国立法院委员、驻苏大使、外交部长。傅天仇(1920—1990),雕塑艺术大师、教授,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秘书长、首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1958年为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创作浮雕《武昌起义》。傅日东(1902—1974),岭南派画家,高剑父学生,善画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