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洞村,位于禅城区南庄镇北部,距镇政府约5千米。坐落于山丘地带,是顺德水道与东平水道分流的交叉点。该地处于西、北江交会处,河道纵横,又分布有坝地、台地、基水地等,附近有漩浒岗(今聚宝岗)和古火山遗址(现牛尾岗)。据明清两代的《南海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在该村设立紫洞递铺。清康熙年间,该村设有专门的邮站。乾隆时期,在省城一塘(急递总铺)的南路九塘中,紫洞铺属其中之一,并一直延续到道光、光绪年间。今紫洞递铺已不存在。
该村始建于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相传罗姓先祖罗绿峰由珠玑巷迁来紫洞定居。宋真宗年间,举人庞启毓(一说庞启沃)召集众人兴建紫霞宫(一说紫云堂)和洞云堂,取其首字,作“紫洞”为村名。紫洞村明清时期属南海县黄鼎司绿潭堡,民国时期先后属南海县第六区绿潭堡、第六区紫洞八约石扶十甲乡、第六区紫洞乡、第六区紫石乡、紫罗澳乡等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属南海县一区紫罗澳乡、十二区(1955年10月改为南庄区)紫湖乡、南庄乡、南庄公社紫湖大队、南庄公社紫洞大队,1983年后属南庄区公所紫洞乡,1987年后属南海县南庄镇紫洞行政村,2002年后属禅城区南庄镇紫洞行政村至今。2015年末,有户籍人口3770人,非户籍外来人口约2500人。村民以罗、刘姓为主,均为汉族,属广府民系,使用粤方言佛山话。
传统经营以种植水稻、蚕桑、甘蔗、蔬菜及养殖水产等为主。90年代初遇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之机,遂改以养殖水产为主,将部分稻田改为鱼塘,养殖“四大家鱼”和优质水产。自20世纪60年代始,开办红砖厂、石场、塑料厂、玻璃厂、五金厂和风扇厂等,现村民多经营陶瓷、五金、塑料、化工、玻璃等产业。
特色农产品是紫洞黄皮。据说,从前在紫洞村麦家巷的鱼塘边,生长有几棵黄皮树,黄皮成熟后口感清甜,表皮无毛,核小或无核,皮脆,个头大,甚为特别,“紫洞黄皮”由此出名。煎堆是珠三角地区一种民间节庆食品。在紫洞村杨家巷口,有一口七图井。该井井口不大,井壁往下呈瓮形,井水甘甜,常年清澈。用井水制作的煎堆,口味特别,于是便有了“紫洞煎堆”的美誉,在紫洞民间有“先有紫洞,后有西樵”之说。
该村交通便利,紫洞公路及在建的禅港路均经过该村附近。该村于1952年通电话,1964年通电,1985年通自来水,1997年通网络,2003年全村村道实现水泥硬底化。有小学1所、幼儿园1所、文化室7间、灯光球场4个、老人活动中心1处,有农家书屋1间,藏书1530册。
传统民居有竹筒屋和三间两廊式民居。竹筒屋式民居,一般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前部为大门和门头厅;中部为大厅,为较高的单层;后部为卧室、厨房和厕所。三个部分用天井分隔,以廊道联系,竹筒屋之间形成的街巷非常狭窄。现存孖大街的临街古老建筑,如紫洞大街112—114号的善庆堂今母殿。三间两廊式民居,通常是一列三间硬山正房,中间是厅堂,两侧是居室,屋前有天井,天井两旁为廊,廊有门与纵向巷道相通,另一侧廊为厨房,如紫洞圩大街东三街2号的李氏家庙、东一街1号民居、陆家二巷1号民居等。
现存三华罗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末清初,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修。该祠属三路四进院落式布局,占地面积1494平方米,光绪年间重修时第四进加高改为二层,现仅存西路及第四进部分,有海棠形镬耳封火山墙、灰塑花鸟博古脊、绿釉瓦当。该祠有“敬宗”门楼,门面有青砖墙花岗岩石脚和山墙沉积岩石脚,还保留有卷草纹灰塑、博古纹垂脊装饰,是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善庆堂
其他传统建筑有善庆堂和紫洞古亭。现善庆堂是1935年扩建而成的,为中西合璧建筑风格。整个大院围墙环绕,有主楼、配楼、桥廊、庭院等,总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紫洞古亭始建于元代,为元代紫洞乡(村)通奉大夫刑部司务郎罗宠所建。
紫洞村每逢中秋节“烧炮”万人空巷。端午节举行扒龙船活动。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紫洞称之为“七姐节”,是青年妇女的节日。
紫洞古榕树,位于紫洞村委会门口旁,是南庄镇最古老最大的大叶榕树,高约35—40米,树根纵横盘错,在树上还长有一株寄生的细叶榕。据说,900年前该村尚未出现就有这棵树。大榕树下原是个埠头,过渡的人都在这里上岸。
主要人物有:罗子森,元末创办团练保卫乡民,后以大挑知县分发浙江,历任东阳、武义、青田县知县。罗传瑞,清兵部主事。罗登贤(1905—1933),工人运动领袖。
紫洞村于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