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美村,位于潮阳区贵屿镇西南部,是镇政府所在地。地处练江支流以东,主要山岭有桂屿山。该村形成于南宋嘉定三年(1210年),陈氏先祖从福建莆田县迁至此定居,因地处贵屿山麓,练江河畔,且地势低洼,取名下尾村,后雅称华美村。县道陈贵公路、草南路和谷贵公路经过该村。
华美村村貌
该地南宋嘉定三年(1210年)属潮阳县兴仁乡,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属潮阳县贵山都。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潮阳县第六区,1952年后先后属潮阳县第八区、贵屿乡、上游人民公社、贵屿人民公社,1983年改属潮阳县贵屿区,1986年属潮阳县贵屿镇,1993年属潮阳市贵屿镇,2003年后属潮阳区贵屿镇华美社区至今。
村民为陈姓,均为汉族,属潮汕民系,使用闽方言潮汕话。2015年末,该村有户籍人口19987人。其中,男性9985人,女性10002人。实际在村人口约17100人。非户籍外来人口780人。祖籍该村的港澳台同胞约1120人。祖籍该村的华人华侨7000人,主要分布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等国。归侨20人。
该村有耕地约3000亩,农业主要种植稻谷,兼种生柑、香蕉等果树,工副业主要有建筑和抽纱。特色农产品有贵屿熏鸭脯,特色传统食品为陈高合朥饼,特色工艺品有陈植坤父子纱灯屏。该村于1957年通电,1984年通电话,1987年通自来水,1990年村道实现水泥硬底化,2008年通网络。村内有华美小学和贵屿中心幼儿园,体育设施有田径场、篮球场各1个。又有华园星辉老年人活动中心、桂园和后山公园,可供村民休闲娱乐。
传统民居为“下山虎”和“四点金”形制,现存约1800座。代表性民居有“大夫第”5座,建于明末清初,占地面积1850平方米,采用传统潮汕民居建筑工艺建造,多房、加厝包、书房、储藏室、客厅两厢等,基本保存完好,仍有人居住。现存宗祠35座。代表性宗祠为华美陈氏祖祠时思堂(老祠),始建于明景泰四年(1453年),先后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1986年和2009年三次重修,占地面积731平方米。该祠有三厅两天井,左右前后俱有廊厅,祠堂中厅南北墙两侧有6条护柱,皆使用产自川贵原始森林的楠木,为嘉靖帝御赐给大理寺少卿陈洸建祖祠之用,极为珍贵。村民在每年农历正月初八日备“五牲”和粿品等供品到华美老祠祭祖。
其他传统建筑有:庵仔井,始建于元延祐三年(1316年),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1953年重修,井水清澈甘甜。八角楼,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1986年、2003年重修。该楼以柳宿星座为指向,楼分八角,内为木质结构,梁用规格木材,以45度角陡拱,承载屋顶重量,屋面用琉璃瓦盖之,并以葫芦封顶。该建筑结构严谨别致,似楼非楼,似亭非亭,为潮汕民间建筑中罕见。仙境园,始建于南宋,重修于1990年,位于桂屿山西北麓。园主吴桂山于南宋后期移居此地筑园,园中有池馆亭台、奇石清泉、修竹香桂,其造景与四周自然景物融合为一。吴桂山在园中奇石“石眠床”上凿一“仙掌”,还有“仙脚桶”,古迹今存。吴桂山与游于贵屿的道教南宗创始人白玉蟾甚为投契,二人交游成为潮阳千古韵事,此花园因而被称为“仙境园”,今与周围景色并称“仙园夏雨”(“贵屿八景”之一)。此外,还有始建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的六通庵井,始建于1916年的贵屿山顶碉楼,始建于1921年的华美军寮炮楼,始建于清中期、重修于2010年的私塾光华斋。村中县级不可移动保护文物有华美“黄门第”(国舅府),始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重建于1986年;华美“六通禅林”,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重建于明嘉靖年间。
村中有黄石庙(潮汕地区唯一的黄石庙宇),始建于宋代,于1979年按原貌重建,供奉汉朝初年黄石公(张良之师)。华美天主教堂,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修于2002年。
华美古驿道
华美白田桥
贵屿大桥
贵山驿站遗址
该村特色民俗有贵屿双忠信俗和盂兰盛会。其中贵屿双忠信俗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为陈民、陈宏佳、陈汉昭。该民俗形成于南宋年间,当地建庙祭拜唐朝睢阳守城名将张巡、许远,并于每年农历二月连续三天三夜举行“双忠”祭典及游神赛会。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陈江、陈洸将始创于贵屿的“街路棚”习俗与“双忠”祭祀、赛会融为一体。盂兰盛会于“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20世纪80年代又重新恢复。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在华美村东山脚下发放救济粮,并祷告先灵及表演大戏等。华美女英歌舞颇具特色,形成于1950年,由该村女青年组成表演队,融合舞蹈、武打、唱曲、技乐等艺术形式,进行广场表演或游行表演。
华美村从明代中期至清末,有进士3人(其中武进士1人)、举人24人(其中武举5人)。主要人物有:陈江(1475—1552),明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授南京户科给事中、黄门侍郎,掌管南方八省户籍税赋等事务。他告老归梓后,朝廷赠“立朝风裁”匾额,有诗、格言传世。陈洸(1479—1533),明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大理寺少卿。有御赐匾“紫阁名臣”立于宗祠内。回乡后,与从兄陈江同倡办“贵屿街路棚”,传承至今。
古道贵屿大街(华美路段)位于华美村寨头(现贵屿汽车站)向西至西尾外西庵桥,现总长约2200米,宽2.4—4米,建筑材料为混凝土,小部分为石板材混合材料。该道自古至今为过往居民主要通道,两边为骑楼或商铺民居。贵山驿站(潮阳县吉安巡检司)位于华美村内大街之中“双抱宫”,占地面积约180平方米,始建于明成化年间,1921年后改为贵屿警察所所址,1950年后兼置玄忠庙。古桥贵屿大桥,建于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跨华美与南安交界的练江支流,原桥长11米,宽3.8米,墩高6.4米,属石梁桥,有三孔二墩,后改造为钢筋混凝土桥,长33.4米,宽9.2米。该桥经多次维修,现仍为交通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