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衙村,位于龙湖区外砂镇西北部,距镇政府约4千米。韩江西溪在此分成外砂、新津、梅溪三条河流,大衙因之有“绿色半岛”美称。该村系古驿道沿途村落,现西面庙头洲有一处古渡,古代称大牙渡,现称大衙渡口。
大衙渡口
该村为海滨冲积泥沙形成的陆地,唐末宋初开始有人在此活动,吴、望二姓族人相继至此渔耕,渐成村落雏形。宋末元初,蓝、蔡姓相继从福建辗转迁徙至此创居而形成村落,为外砂最早形成的村落。据府、县志记载,海阳人陈懿兄弟5人,人称“陈五虎”,拥有大量海船和部属。南宋朝廷封陈懿为右骁卫将军,知潮州兼管内安抚使。后元军进境,“陈五虎”依附元军,倒戈反宋,后被元朝封为广东道都元帅。“陈五虎”结巢大衙,把老巢变成衙门(一说当时还在此专门设置盐税衙门),民众办事就近上陈府找官员,因此习惯称之为“大衙门”或“大衙”。
该村在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属澄海县蓬州都。民国期间属澄海县上蓬区,其中1946年后划入上蓬区大东乡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村属澄海县外砂人民公社(区),1993年属澄海市外砂镇,2003年后属龙湖区外砂镇大衙村至今。
大衙村历史上人口、姓氏变迁频繁。据地方志记载,宋元时有“陈五虎”子孙聚居于此,村民世代相传“未有蓝、蔡,先有吴、望”。但“陈五虎”和吴、望于今没有传人。现主要姓氏为蔡、蓝、陈、李、方。其中蔡氏先祖,宋末从福建莆田移居揭阳溪口,后于元代转徙大衙定居,现蔡姓人口约占全村人口的80%。蓝氏先祖,宋末从福建漳浦迁移澄海大衙创居,先世为畲族。陈姓,民国时期从潮安县园头村迁至该地。2015年末,该村有户籍人口7265人。其中,男性3653人,女性3612人。村民均为汉族,属潮汕民系,使用潮汕方言。祖籍该村香港同胞约300人、台湾同胞约300人。祖籍该村的华人华侨约6500人,主要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归侨200人。
传统经营以渔耕、蔬菜种植为主,素有“蔬菜专业村”之称。1960年,该村开始成为汕头市“蔬菜生产基地”,种有瓜、茄、豆等时菜,洲园种植有香蕉、番石榴、芒果、杨桃、龙眼等果树。改革开放后,生产经营逐渐以工业为主,以农业为辅。2015年底,大衙村有工业企业150多家,加工作坊近150家,以电脑毛织加工为主。特色农产品有大衙甜玉米、山脚洲竹笋等。特色食品有春节糍壳粿,元宵节卤鹅、红粿桃、甜粿,端午节栀粽,中秋节糕饼,重阳节香饭,下元节尖担等。特色工艺品有潮绣、通花、抽纱、打缆等。1987年2月14日,国务委员谷牧到汕头经济特区调研,曾到大衙村视察大衙天纺织厂等企业。
该村公共设施较为齐全,1964年通电话,1975年通电,1983年通自来水,1989年实现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1996年通网络。现有大衙德泽学校、幼儿园、村民活动中心和图书室(藏书3000册)。
骑尉第建筑群
传统民居现存400多座。代表性民居为“蓝氏大厝内”,建于清中后期,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格局为“驷马拖车”,主座为三进二天井,两翼合共四排屋,正殿顶厅悬挂匾额书“望重韩江”。另有“骑尉第”,建于清末,占地面积500平方米,为潮汕民居“四点金”格局。此外还有大夫第、将军第、明经第等古宅若干座。
现存宗祠有5座。代表性宗祠为蔡氏家庙,始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重建于清光绪年间,占地面积453平方米,属“单背剑”格局,有厚重的石门楼,其门匾书“蔡氏家庙”,为清代大学士蔡新手迹。蓝氏宗祠,始建于明末,重修于清康熙末年,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堂号“种玉堂”匾由定海将军蓝理题写。
村中有上帝古庙、天后宫、土地爷宫等。其中,上帝古庙,始建于明代,供奉玄天上帝、观世音、华光大帝等神像。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和十二月初四日举行祭祀活动,同时把全村各庙佛像都请到上帝古庙一同坐殿,接受村民祭拜。天后宫,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供奉妈祖,每年妈祖诞辰日,村民自备祭品进宫拜祭,祈求保境安民。
上帝古庙
土地爷宫(伯公庙)
该村主要人物,明代有:蔡学素,曾任瑞金巡检司;蔡忱,明隆庆年间出任广西郁林州正堂。清代有:蔡先攀,曾任崖州协镇府武功将军;蓝佑文,嘉庆年间任广东总督中军;蔡见龙,曾任卫芬府武略骑尉;蔡烈轩,曾任昭武都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衙村也不乏名人,主要有:蔡鸿生(1933—),历史学者,曾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兼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外关系史的教学和研究,著有《俄罗斯馆纪事》《尼姑谭》《清初岭南佛门事略》《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学境》等论著。蓝少雄(1939—),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曾连续负责5个型号水翼船的水翼设计。
大衙村于1993年被评为解放战争革命游击根据地,2002年被评为广东省级生态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