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图解:【图解】2020年全省地方志工作要点
2020年,全省地方志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深入组织实施《广东省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地方志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扎实推进依法治志,坚持守正创新,融入并服务意识形态工作大局,切实推动全省地方志事业向服务党委政府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转型升级。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一是加强理论武装,突出政治引领。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引领地方志事业全面转型升级方向。二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多措并举,确保志、鉴、史、网、库、馆、刊、会等地方志相关的意识形态主阵地安全;积极主动发挥地方志文化的宣传推介作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讲好广东故事,树好广东形象。三是抓好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模范机关创建活动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切实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机关党的建设质量;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大力加强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四是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加强廉政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决策部署,完善廉政制度并严格执行,着力建设廉洁型机关。五是形成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长效机制。把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同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结合起来。把“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固化为制度性安排,推动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长效化。六是以党建工作促业务提升。推动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为推动全省地方志事业在依法治志的轨道上转型升级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七是切实抓好巡视、审计整改落实工作。八是切实落实扶贫责任,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二、全力夯实主业发展基础。一是积极推动部门志、专题志、专业志、镇村志编修。省要启动《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图志》(暂定名)、《广东省对口支援志》(暂定名)编纂,注重提高《广东抗日战争志》等专题志、专业志编纂质量;各地要结合实际,整合资源,组织编纂一批部门志、专业志、专题志。进一步推动名镇志、名村志等名志系列申报和审查验收。主动谋划、介入、推动影像志拍摄。二是加强年鉴规范化建设。精益求精做好《广东年鉴》及简本、英文版;落实县级以上综合年鉴编纂出版“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开展全省年鉴质量评价活动;建立完善全省综合年鉴评议审读、乡镇街道综合年鉴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年鉴质量;探索推进部门、镇村年鉴编纂,鼓励条件好的地方和部门开展年鉴编纂;做好《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年鉴》系列成果编纂,力争编出精品年鉴、打造精品工程。三是推动地方史工作有效开展。制定全省地方史编纂管理办法;落实完善地方史工作方案;鼓励各地探索尝试,挖掘岭南历史文化资源,推出一批地方通史、简史、专题史等优秀成果;推动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等重大历史题材文化精品丛书编纂;推动有条件的地区抓好抗战亲历者口述影像资料录制工作;进一步做好《广东史志》《当代广东》编印,巩固稿源,突出特色,推介宣传地方历史文化;做好2020年全省地方志理论研讨交流活动。四是依法依规常态化做好资料年报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尝试年报资料数字化和开发利用;收集整理编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文献资料。五是扎实做好第三轮修志试点,加强对试点单位的调研和指导,及时梳理总结试点经验。六是启动《广东历代方志集成续集》编纂准备工作。
三、创新普查成果开发利用内容和方式。一是完成《全粤村情》送出版,推出一批精品结构化成果,积极向各界推介发布。二是健全完善普查数据平台,坚持省市县共建共享,做好平台试运行和完善工作,继续丰富数据平台内容;加大向有关单位和部门推广全粤村情数据平台应用工作力度,深入挖掘普查资源价值,最大限度发挥数据平台的社会效应。三是开发系列资政研究报告,充分利用普查成果,结合区域特色,选准题目,创新资政方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四是继续开展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省市县多级联动,扩大社会效应。
四、大力推进数字化建设。一是做好地方志网络推介体系特别是广东省情网内容建设。着力打造以广东省情网为中心,广州、深圳地情网为推介重点,19个地级市的地情网站(频道)为重要推介节点的全省一体化的数字方志体系;做好广东省情网的省市县栏目共建,实现内容建设新突破;各地做好地情网站(频道)的栏目建设和更新维护,牢牢把握和用好这块地方志文化宣传阵地。二是推进志鉴史、地情书、谱牒等书籍文献资料的数字化、省情(地情)概况的数字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数字化工作。进一步建设完善省情数据库,按照规范标准,加速志书、年鉴等地情资料入库。三是各地结合实际拍摄地方特色微视频、微电影、微纪录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轻量化、微传播数字化产品推介地方特色文化。广州、深圳至少完成一种类型的轻量化、微传播产品的开发;其余有条件的市、县地方志工作机构要制作微视频、微纪录片等产品,在电视台、各类视频播放平台播放。
五、着力抓好方志馆建设。一是发挥省方志馆、广州市方志馆、深圳方志馆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省掀起方志馆建设热潮。已建成主体工程的地方,要开展调查研究,加快布展,力争早日投入使用;已经规划立项的地方,要加强协调,争取尽快开建;尚未立项的地方,要加强宣传引导,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推动实体方志馆与数字方志馆建设齐头并进,鼓励全省因地制宜建设各级方志馆。二是做好日常维护,提高展陈水平。高标准做好已运行方志馆的日常维护和服务,做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调整完善展陈内容,丰富展览内涵,提升展览水平。三是突出馆藏特色,找准定位。按《条例》要求,结合实际,建立完善收藏保护、展览展示等基本功能,突出打造地方文献中心、家谱中心等展示特色。四是创新办馆方式,开展共建共享合作。积极与文化部门、教育部门、高校等合作,争取更多品牌入驻方志馆,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五是严把意识形态安全关。做好馆藏图书的内容审核工作,落实图书分类管理。六是加强管理。学习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建设和管理经验,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开放制度等;加强分类指导,推动方志馆建设规范进行、科学开展。
六、想方设法开展地方文化、地情信息资政育人服务。一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发挥新型智库作用,推出方志成果,开展资政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二是广泛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类新闻媒体主动发声,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宣传地方文化,讲述地方故事,传播地方声音,塑造地方形象,展现地方人文精神。三是本着传承历史、着眼当代、面向未来的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作为,深入挖掘历史智慧,传承优秀文化根脉,鉴古知今、启迪未来,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方志文化需求。利用地方志资源,开发形式新颖活泼、科技含量高的地方志产品,如微信、小视频等,探索与其他网络平台合作,发展和丰富网络方志文化内容,创新方志文化传播表现形式。四是鼓励地方志工作机构参与各地人文项目建设,推进村情(史)馆、方志室、方志驿站建设,将地方志文化向旅游、教育、遗产保护等领域传播,向乡村推进。
七、切实提升依法治志能力。一是进一步加强对《条例》《通知》的宣传贯彻,加强对依法治志的宣传报道力度,以简报、信息报送等形式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主动宣传推介地方志工作。二是依照《条例》《通知》要求,依法读志、修志、用志、管志、存志、传志,确保《条例》《通知》各项规定落实落地,保障地方志工作在法制化轨道上更加规范稳健推进。三是及时梳理总结《条例》《通知》实施情况,建立全省依法治志工作通报机制。四是围绕依法治志和能力提升,加强培训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实施好新一轮地方志人才培训。五是充分发挥专家库作用。进一步充实专家力量,以项目合作、直接参与、购买服务、承担课题、顾问等方式,发挥专家智囊作用。六是加大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地方志工作的力度。利用多种形式,吸纳一切可用的力量推动地方志事业发展。
八、做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一是总结评估全省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落实情况,梳理经验教训。二是研究制定全省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将前瞻性和现实性相结合,充分考虑当前地方志工作基础和实际、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需要,做到既压实责任、确保工作数量和质量,又具有可实现性。三是出台相关工作制度,具体规范地方志工作行为,确保规划规范开展,落实见效。
九、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广州市推动“四个出新出彩”。一是加强领导、压实责任。完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像当年支持深圳兴办经济特区一样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要求,帮助深圳优先实施地方志工作先行先试,把深圳作为全省地方志事业改革的试验田、发展的先行地,义不容辞做好服务。二是加强沟通对接,细化安排举措。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拿出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突破性、可操作性的真招实招,推动深圳、广州及粤港澳大湾区各市各项地方志工作落实落地。三是凝聚全省力量,形成工作合力。鼓励各地踊跃探索尝试,为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贡献经验智慧。同时,按照支持广州“四个出新出彩”“老城市新活力”要求,支持广州发挥优势,建设地方志示范高地,打造千年商都城市形象。支持港澳地方志工作部门工作,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