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级以上市地方志工作机构、文明办、教育部门、农业农村部门、港澳事务工作机构、团委、学联,各普通高校、省属中等职业学校、省属中学,省直机关团工委:
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结合广东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全省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学生联合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组织开展2019年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现将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广泛发动、认真组织落实。
附件:1.2019年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方案
2.2019年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委会名单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广东省学生联合会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2019年5月16日
附件1
2019年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工作方案
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结合广东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全省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学生联合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组织开展2019年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邀请香港、澳门地方志工作机构参与,通过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文明办、教育部门、农业农村部门、港澳事务工作机构、团委、学联,广泛发动学生、教师、社会人士,利用节假日、周末及暑期“三下乡”,鼓励香港、澳门青年学生参加,深入粤、港、澳乡村参观考察,并以微视频的形式记录、展示古村落、美丽乡村的多彩画面和动人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提升中华文明的吸引力、引领力,增强中华民族的同心力、凝聚力,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贡献力量。
一、活动时间
2019年5―12月
二、活动宗旨和意义
开展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粤、港、澳乡村,挖掘同根同源、血脉相通的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用微视频的方式讲好湾区故事、广东故事,推动粤港澳青年交往交流、交心交融,增强中华民族的同心力、凝聚力,激发爱国爱乡热情,服务人文湾区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三、主办单位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学生联合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四、参与对象
广大学生、教师、社会人士等。
五、活动内容
广泛发动学生、教师、社会人士,利用节假日、周末及暑期“三下乡”,鼓励香港、澳门青年学生参加,深入粤、港、澳乡村参观考察,并以微视频的形式记录、展示古村落、美丽乡村的多彩画面和动人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
(一)拍摄内容
拍摄内容为粤、港、澳村落的特色物产、特色产业、特色建筑、民俗活动、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村落故事、乡贤典型、乡村治理等,将乡村振兴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注意挖掘粤港澳乡村的同根文化、农耕文明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精神道德规范,展示农业农村农民的新风貌、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和人文湾区风采,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拍摄对象可参考《2019年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视频拍摄指引表》。具体内容请查看活动专题网页: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apptpl/specialPage.html?id=12972&articleID=2229371
(二)视频要求
1.视频可为纪录片、叙事片、宣传片、动漫片等。要求有故事情节,内容完整,主题突出,角度新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视频时长为3分钟内,配有旁白、字幕和音乐,格式为mp4文件,同时提交高清版和50~100M的小格式版本。
(三)作品提交
1.参与作品可个人提交,也可单位推荐,统一提交至活动邮箱:2402430466@qq.com。
2.作品提交时应附上作品名称、拍摄地点或对象、基本内容、时长、作者姓名、所在单位/学校、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作品统一冠以“2019年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品”字样。活动发动单位填报《2019年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统计表》。相关表格请在活动专题网页下载: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apptpl/specialPage.html?id=12972&articleID=2229371
3.作品和有关资料提交截止时间为:2019年9月30日。
(四)版权说明
1.参与者有义务保证提交给主办方的作品享有完全的、排他的著作权。提交作品后,参与者就其提交的作品享有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2.作品提交后,主办方将对该作品享有除上述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以外的其他著作权,具体为发表权、复制权、展览权、发行权、摄制权、广播权、放映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其他相关权益。主办方出于公益宣传目的,可在电视台、移动电视、网络电视、网站或其他媒体上合理使用该作品,无需支付报酬。
3.参与者必须确保提供的作品具有原创性,不得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不得重复投稿。如因活动作品侵犯他人权利而引起纠纷、诉讼的,均由参与者负责,活动主办方不承担因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并将取消其参与资格及追回奖励。重复投稿的,将取消其参与资格及追回奖励。
4.参与者一经提交作品,则表示同意接受本活动规则,如有任何违反及触犯, 一切后果由活动参与者承担。
5.其他未尽事宜,以主办方解释为准。
六、奖励机制
1.面向参与作品设立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
2.面向参与单位、团体设立优秀组织奖。
3.由组委会办公室委托第三方组织专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优秀作品进行推荐。奖励细则另行公布。
七、活动安排
(一)活动启动(5月)
1.成立活动组委会,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主任委员由省地方志办主要负责人担任,副主任委员由省地方志办、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港澳办、团省委、省学联、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负责人担任,成员由主办单位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日常工作由省地方志办负责。
2.主办单位联合印发通知和倡议书,分别发动所属系统和社会各界参加。举办启动活动,扩大活动发动面和宣传效应。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搭建推介宣传平台,同步启动全媒体推广。
(二)活动推进(6―9月)
组织拍摄和报送作品。
(三)优秀作品推荐通报(10―12月)
组织推荐优秀作品和优秀组织单位;召开总结会集中展示优秀作品,对优秀作品和优秀组织单位进行通报表扬。
(四)成果展示
所有作品均作公益使用。通过主流媒体平台、门户网站、广东各级地情网、微信、方志馆、村史馆等多个平台展播优秀成果。
八、工作分工
(一)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负责活动的组织策划、技术指引、宣传发动、成果开发利用,组织指导第三方推荐优秀成果,通报优秀成果,承担组委会日常工作等。
组织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组织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围绕全省部署,结合本地实际,与相关部门协作,适当开展有区域特色活动,自下而上先行组织评选推荐优秀作品,营造热烈气氛;重点推动广州、深圳等毗邻港澳地区及其他华侨众多的地区发挥地缘、亲缘优势,组织港澳人士特别是青年学生来粤参观传统村落、美丽乡村,领略多彩乡村风采,品读岭南文化韵味,提升对岭南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爱国爱乡情怀。
(二)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参与活动的组织策划、宣传发动、优秀成果通报等。
(三)广东省教育厅
参与活动的组织策划、宣传发动、优秀成果通报,重点指导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开展活动,将活动列入学校暑期各项活动中。
(四)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参与活动的组织策划、宣传发动、优秀成果通报等。
(五)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
参与活动的组织策划、宣传发动、优秀成果通报等。重点组织鼓励港澳青年参与活动。
(六)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学生联合会
协调、指导各高校团委积极开展宣传动员,组织青年学生参与,将活动列入暑期“三下乡”活动内容,参与优秀成果通报等。
(七)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参与活动的组织策划、宣传推进、优秀成果通报,全方位、持续做好活动全过程的宣传推广、优秀作品展示等。
九、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各地各单位要把本次活动作为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来抓,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按照分工明确责任,抓好落实,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组织到位,形成合力
各地各单位要加强沟通协调,相互支持配合,发挥各自优势,严密组织,指导和发动学生、教师、社会人士广泛参与,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三)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各地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强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扩大社会影响。
十、其他
咨询电话及联系人:020―83132861、83132885(上班时间),林欣捷、黄璐;微信号:DD646079983。
附件2
2019年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组委会名单
主 任:陈华康 省地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
副主任:刘 卫 省地方志办党组成员、副主任
邢 锋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
罗道栩 省农业农村厅副巡视员
彭秋云 省港澳办副主任
武一婷 团省委副书记
张嘉诚 省学联执行主席
王更辉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
马必文 省文明办精神文明创建处处长
委 员:刘 波 省地方志办方志处处长
熊 玫 省文明办精神文明创建处副处长
倪 熙 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与宣传处副处长(主持工作)
杨叶飞 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调研员
刘俊峰 省港澳办社会处调研员
廖庆春 团省委学校部部长、省学联秘书长
陈 永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农村报主编
办公室主任:刘 波(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