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九”起义,又称广州黄花岗之役,是武昌起义前同盟会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孙中山评价“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1910年11月孙中山等决定以广东新军为主干在广州发动起义,随后在香港成立统筹部。1911年4月,统筹部部长黄兴抵穗领导起义,并将起义指挥部选在与两广总督署(今广东省民政厅)相距仅450米的小东营民居内。赵声、黄兴任正、副总指挥,另设秘密据点38处,组织先锋队,定于4月13日分兵十路攻城。当月初,广州将军孚琦被同盟会员温生才刺杀后,全城戒备森严;多数先锋队员及军械未能按计划从香港进入广州,只得改期。23日,黄兴抵达穗。旋因某据点手雷不慎爆炸而惊动官方,全城戒严加紧,收缴新军枪械。因赵声未到广州,由黄兴任正总指挥,并定于4月27日立即举事,改为4路发动。
27日下午5时半,黄兴率敢死队100多人,从小东营出发一举攻入总督署,寻总督不见,焚毁总督署后撤出,与清军水师展开激战,复分兵转战城内巷道。由于其他3路起义军无所动作,黄兴所部寡不敌众激战一昼夜后,实力悬殊而失败。黄兴负伤后化装脱险。牺牲的革命党人中能查实姓名者86人(华侨近30人)。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先生冒死找到72具烈士骸骨,安葬于城郊红花岗(后改名黄花岗)。——《广东印记》
“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图源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图源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