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孝寺是广州市佛教古寺庙,与潮州开元寺、韶关南华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并称“广东四大名寺”,也是广州清代四大丛林(光孝、六榕、华林、海幢)之一,位于广州市光孝路北端。196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3月,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
广州民谚称:“未有羊城,先有光孝”。据《光孝寺志》载,初为南越王赵佗之孙赵建德住宅。三国吴骑都尉、经学家虞翻谪居于此讲学,广种诃子树,称“诃林”,又称“虞苑”。虞翻卒后,舍宅为寺,取名“制止寺”。后又称“王园寺”“乾明法性寺”“乾明禅院”等。南宋绍兴年间,改称“报恩广孝禅寺”,后改称“报恩光孝禅寺”,简称“光孝寺”。明成化十八年(1482)敕赐“光孝禅寺”匾额。
东晋,印度名僧昙摩耶舍来穗传播佛教,建大雄宝殿。南朝梁普通八年(527),达摩祖师驻锡寺中。唐仪凤元年(676),六祖惠能在寺中菩提树下受戒,自此该地成为禅宗南禅发祥地。——《广东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