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又名潮腔、潮州戏、潮音戏等,是以潮州方言演唱的中国地方戏曲,流传于广东东部、福建南部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并传播到东南亚各国讲潮州话的华侨、华人聚居地区。
图片来源于广东粤剧院
潮剧由宋元南戏衍化而来,经过明清时期的发展,博取了戈阳、昆腔、正字、西秦、外江诸剧种之长,并受地方方言的影响和地方民间艺术的熏陶,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剧本语言注意本色又重文采,大量运用方言、俚语、歇后语,比兴生动形象,意趣盎然;唱腔和伴乐轻婉低回、抒情优美、富有变化。
图片来源于《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览》
潮剧的角色行当由最初的生、旦、净、丑、外、末、占7行归并为生、旦、净、丑4大行,4行之中又各有细密分工。生行分小生、老生、花生、武生,旦行分乌衫旦、蓝衫旦、衫裙旦、彩罗衣旦、老旦、武旦,净行分文乌面、武乌面、乌面丑,丑行分官袍丑、项衫丑、踢鞋丑、武丑、裘头丑、褛衣丑、长衫丑、女丑、老丑和小丑。潮剧的表演有着丰富的传统身段、台步和水袖功夫等,还从皮影、木偶等民间艺术和现实生活提炼动作技巧,武功表演宗于南派武术。生、旦的表演轻歌曼舞,机巧灵活;丑行的表演更有丰富的积累,丑中见美,妙趣横生。
潮剧传统保留有悠久历史的“塑形化妆”——戴面具(潮俗称面壳),它有涂面化妆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用于装扮神鬼及各种奇禽怪兽等形象。面具分整脸和半截脸两种,整脸可帮助一个演员兼演若干角色换装的方便,半截脸既保持夸张的形象,又留出嘴部可说话。还有扩展到头部的面具,有加发型的“土地妈壳”和尖额头的“小鬼面壳”等,已成为“套头”或“假头”,这是面具的延伸。
图片来源于《潮州志》
2006年,潮剧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