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地方志被誉为“一地之百科全书”“一方之全史”,具有存史、教化、资治等功能。值此4.23“世界读书日”之际,广东省方志馆推出“专家学者说用志”系列视频(共4集),邀请专家学者和大家分享读志用志的心得体会,一起感受阅读的美好。
方志与农史研究
倪根金
(根据录音整理)
我叫倪根金,是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研究员、教授。
在研究广东和中国农业历史的过程中,我们深感方志资料的重要性。关于方志在农史研究中的作用,我们国家的农史权威,今年已是102岁的游修龄教授,在1980年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方志在农业科学史研究上的作用》的论文,对农史研究利用方志的途径和作用作了详细的阐述。他说,方志在我们国家历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可以跟国史相比,甚至包含的资料更加丰富。广东省地方志办出版的《广东方志要录》,一直是我们了解广东省地方志状况、存留情况等最重要的一部工具书,可以说是我们案头的必备书。
广东省地方志办编印了中国第一部省级的方志汇编——《广东历代方志集成》,这是一部非常好的书。省地方志办赠送给我们研究所一套,我们一直把它作为最宝贵的资料。开始我们放在书库里面,后来学生用得太多了,所以专门把它和岭南的方志放到单独的一个房间,便于学生查阅。我们的师生在做农史研究时经常要用到方志资料,特别是广东的方志资料。具体我举个例子,比如木薯,这是美洲作物,它在清代进入中国,并且在华南地区迅速传播。那么它怎么进入,怎么传播,发挥着什么作用?在其他文献,甚至中国第一部关于木薯的著作,清代学者梁廷栋在1900年发表的《种木番薯法》都讲不清楚这些问题,但是方志中却对木薯的引入有具体的记载。清光绪《高州府志》记载木薯是在道光初年由华侨从南洋传入,这是我们国家对木薯传入的第一个明确的记录。我曾经去过茂名的高州、信宜、化州等地做田野调查,在信宜的调查中,我们也验证了方志记录的正确。
这套《广东历代方志集成》,是广东省地方志办赠送给我们研究所的。这套资料现在已经成为我们师生经常查阅的最重要的一套资料,因为大家离不开它,天天都要查它,所以我们特别把这套资料放在学生的自习阅览室里面,便于师生利用。
我们农史研究所除了收藏有很多古农书以外,还收藏了相当分量的中国的方志,特别是广东省的方志。除了省志以外,还有广东的府志、县志。为什么我们要收集这么多广东的方志?这是因为在农史研究中,方志资料可以跟古农书相互补充利用,我们经常要从方志里面寻找许多作物。虽然方志记载的关于这些作物的字数不是很多,甚至可能只是一个物产名称,在方志分布的篇章也主要在物产、水利、山水、地理等,但是我们通过这些零散的记录,可以把我们国家一些作物的由来、发展演变,当然也包括一些外来作物是怎么进入中国的梳理清楚。大家知道新会在过去有两个重要的特产,一个是专门用蒲葵制造的大蒲扇,一个是新会的陈皮,这在《新会县志》里都有记录。
点评:
地方志横陈百科、纵贯古今,拥有海量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资料,形成了内容最为权威、系统、丰富的地情资源宝库,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会科学成果群。我们要用活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总策划:陈宏亮
总监制 统筹:杜冬生
拍摄:李家琪 陈朝阳 陈基雄 罗泽明
剪辑 制作:李家琪 陈基雄 陈朝阳
字幕校对:白 洋
文稿整理:李鑫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