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①归广州寓居海幢寺②岁除日作
朱执信
暂得还乡仍作客③,
猪肝④一累愧前贤。
僧容桑下过三宿⑤,
身在兵中近十年⑥。
抱蜀⑦不知千载远,
放怀翻畏五浆先⑧。
何时得税王尼驾⑨?
对此横流一怅然。
选自陈永正选注《岭南历代诗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注释
①六年:民国六年,即1917年。
②海幢寺:寺名。位于今广州市海珠区同福路。羊城名寺之一。
③仍作客: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建立军政府,被推选为海陆军大元帅,而军事大权却掌握在桂系军阀陆荣廷手中,故诗人有“作客”之叹。
④猪肝:《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列传》载,“太原闵仲叔者,世称节士。……客居安邑。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屠者或不肯与,安邑令闻,敕吏常给焉。仲叔怪而问之,知,乃叹曰:‘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邪?’遂去,客沛。”后常以“买猪肝”喻指生活贫困。
⑤僧容桑下过三宿:诗人寓居僧寺很久了。《后汉书·襄楷传》曰:“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
⑥身在兵中近十年:诗人自1906年从日本回国参加革命,至今已经十年。
⑦抱蜀:抱持祭器,引申为坚持真理。《管子·形势》云:“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意为持着祭器,不说什么话,朝廷也会修明政治。
⑧五浆先:《庄子·列御寇》载,“列子之齐,……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意为列子到齐国,十家卖浆的店中,有五家争相款待他。后用以喻指争相设宴款待。
⑨何时得税王尼驾:什么时候才能停止漂泊,有个安身之所呢?《晋书·王尼传》载:“尼早丧妇,止有一子。无居宅,惟畜露车,有牛一头,每行,辄使子御之,暮则共宿车上。常叹曰:‘沧海横流,处处不安也。’”税驾:解下驾车的马,有停止漂泊之意。税:通“脱”。
海幢寺
作者简介
朱执信(1885 —1920),广东番禺(今广州市)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早年留学日本,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参加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爆发后,在广东发动民军起义,任广东军政府总参议。1913年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斗争。1917年,在孙中山大元帅府任军事联络及掌管机要文书的职务,从事驱逐桂系军阀的斗争。1920年9月,在虎门被桂系军阀杀害。1921年,为纪念他对民主革命的贡献,孙中山以其名字在广州建立执信学校(今执信中学)。
写作背景
1917年7月,皖系军阀段祺瑞控制北京政府,拒绝恢复中华民国国会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护法运动,声讨北洋军阀,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10月,护法战争爆发。当时朱执信担任大元帅府军事联络及掌管机要文书的职务,借住在海幢寺。面对动荡的时局,他感到前途茫茫,非常苦闷。除夕之夜,写下这首诗。
诗词赏析
诗人早年参加革命,戎马十年,进入中年却苦闷彷徨。于除夕之夜,万家团聚之时,作此诗以言志咏怀。诗的首联和颔联有沉郁之气:诗人贫苦困顿,寄身僧寺,飘零无依,回首过去十年的革命生涯,却发现为之奋斗的理想并未实现,甚感愧对前贤。但诗人并未颓废,颈联高亢慷慨:仍然坚持真理,心怀为国为民的理想,谨身立行,不畏前途艰难,道路修远。尾联则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诗人以王尼自比,慨叹自己不知何时能有安身之所,慨叹国家不知何时能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惆怅之情难以纾解。全诗用典贴切,情感深沉跌宕,有杜诗沉郁顿挫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