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长者助手
三元里
发布日期:2020-03-12 来源:红棉花照英雄城-羊城红色诗词选读 作者: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三元里

张维屏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

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

乡分远近旗斑斓,什队百队沿溪山。

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

夷兵所恃惟枪炮,人心合处天心到。

晴空骤雨忽倾盆,凶夷无所施其暴。

岂特火器无所施,夷足不惯行滑泥,

下者田塍苦踯躅,高者冈阜愁颠挤。

中有夷酋貌尤丑,象皮作甲裹身厚。

一戈已摏长狄喉,十日犹悬郅支首

纷然欲遁无双翅,歼厥渠魁真易事。

不解何由巨网开,枯鱼竟得攸然逝。

魏绛和戎且解忧,风人慷慨赋同仇。

如何全盛金瓯日,却类金缯岁币谋。


选自张正吾、陈铭主编《近代诗文鉴赏词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

注释

①三元里:村名,位于今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街,是1841年广州人民抗英斗争所在地。

②黑旗死仗难生还:《番禺县志》卷五十三载作者自注,“夷打死仗则用黑旗,适有执神庙七星旗者,夷惊曰:‘打死仗者至矣!’”

③田塍:田埂。

④踯躅:徘徊不前。

⑤一戈已摏长狄喉:《左传·文公十一年》载,古代北方长狄部落的首领侨如被鲁国将领以戈喉而死。摏:撞击。

⑥十日犹悬郅支首:《汉书·陈汤传》载,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汉将陈汤攻破康居后,割下受伤而死的匈奴首领郅支单于的头,将其悬挂十日,然后埋之。

⑦歼厥渠魁:《尚书·胤征》载,“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此处指歼灭英国侵略者的首领。

⑧魏绛和戎:《左传·襄公四年》载,春秋晋悼公时,山戎无终子通过魏绛向晋求和。魏绛力主和戎,晋悼公采纳其主张,并命他与诸戎订盟。此处喻指奕山向英军妥协求和。

⑨金瓯:盛酒器,比喻疆土完固。

⑩金缯:黄金和丝织品,泛指金银财物。

三元里(1000).png

 三元里抗英斗争(油画)

  作者简介

  张维屏(1780—1859),广东番禺(今广州市)人。清朝道光年间进士,历任黄梅、广济知县,曾代理江西南康知府,以风雅整饬吏治,政绩比较显著。擅长诗书,精通医学,与谭敬昭、黄培芳并称“粤东三子”。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他和林则徐、魏源等人来往密切,力主禁烟,抵抗英国侵略者,与他们一起倡建“宣南诗社”。鸦片战争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时常赋诗歌颂抗敌守土的将士,抨击投降卖国的清朝统治者。晚年归乡隐居,闭户著书。著有《松心草堂集》等。

  写作背景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于1841年5月占据四方炮台,炮轰广州城。清朝靖逆将军奕山向英军乞和,签订屈辱的《广州和约》,激起人民的义愤。5月29日,英军到三元里一带抢劫,侮辱妇女,群众愤起抗击。次日,斗争进入高潮,三元里附近103乡群众进攻英军阵地四方炮台,诱敌至牛栏岗,激战一天,重创英军。后由奕山派广州知府余保纯解围,英军才得以脱围。三元里抗英斗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上大规模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序幕。此役后不久,作者写下了这首激昂悲壮的英雄赞歌。

  诗词赏析

  晚年的诗人归隐家乡番禺,筑听松庐,以诗画自娱。鸦片战争的炮声和广州人民的灾难惊散了诗人田园生活的雅兴,他拿起诗笔,写下了这首反帝爱国主义诗篇。诗的开头以雷霆万钧之势写出了三元里义军保卫家室田庐的急切心情和同仇敌忾的斗争精神,奠定了全诗慷慨悲壮的基调。接下来,采用对比的手法对义军和英军的战前状态进行描写:义军以犁锄做兵器,扯起斑斓的旌旗,擂动战鼓,英勇无畏,斗志昂扬;英军装备精良,却瑟瑟发抖,惊慌失措,与死战到底的义军形成鲜明对比。再接下来,诗人用酣畅淋漓的笔墨描写了激战的场面:黑云压阵,暴雨如注,鼓声和雷电相和鸣;英军的枪炮失效,只能在泥泞的山间和田野踯躅爬行,抱头鼠窜;三元里的勇士手执戈矛,刺穿了英军的喉咙,砍下了英军的头颅。诗在此处达到了高潮。此后诗人笔锋一转,激愤沉郁之情喷涌而来:就在即将全歼英军的时刻,义军被清朝统治者驱散,使得已经成为枯鱼的英军得以逃出重围;一句“不解何由巨网开”蕴含着诗人的悲愤之情;末两句以反问的形式,讽刺了晚清统治者卑躬屈膝的可耻行径。全诗语言质朴晓畅,叙事一气呵成,情感丰沛,诗风慷慨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