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劳心力,披星戴月未惜身,十年一剑终不悔,换取鸿篇万古存”。40年来,惠州市地方志机构大力弘扬“修志问道,直笔著史”的精神,扛牢“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使命,突出存史、资政、育人主责主业,风雨兼程40载,勇毅前行,一路花开,历久弥坚。
一、机构沿革
惠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前身为惠阳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成立于1985年1月。1988年1月设立地级惠州市后,成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的内设科室。1990年10月,惠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被确定为副处级建制。1998年10月,惠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编委会下设办公室(单独设置,挂靠市政府办公室),2016年,更名为惠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2019年11月,惠州市档案馆加挂惠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牌子,是市委直属事业单位,公益一类,正处级,不再保留单独设立的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1985年1月,惠阳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1998年10月,惠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编委会下设办公室
二、编纂工作
(一)志书编纂
2008年3月,《惠州市志》出版。全书约700万字,设65篇,分一、二、三、四卷,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7种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是惠州市首部辖县(市、区)市志。2009年4月,《惠州市志》获评惠州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惠城区地方志机构修志107部,其中《惠州志·艺文卷》1部,专业(部门)志104部,《惠州志(远古-1987年)》1部,《惠城区志(1988—2002年)》1部。惠阳区地方志机构出版《惠阳县志》1部。惠东县地方志机构出版《惠东县志》1部。博罗县地方志机构编纂出版发行《博罗县志》2部共275万字。龙门县地方志机构出版龙门县志1部,为《龙门县志(1979—2000)》。整理出版龙门古县志2本,为《龙门县志》(民国廿十五年点注版)、《龙门县古方志集》。
2009年4月,《惠州市志》获评惠州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8年,《惠州市志》(共4册)正式出版
已出版的《龙门县志(1979—2000)》《惠城区志(1988—2002)》《博罗县志(1979—2000)》
惠州市地方志办组织编修的部分志书
(二)年鉴编纂
《惠州年鉴》1999年创刊,一年一鉴,至2024年底,共出版26卷,编纂出版《惠州生活年鉴》5卷。《惠城年鉴》从2008年创刊,已公开出版16卷,正在推进出版1卷。《惠阳年鉴》2004年创刊,出版发行19部。《惠东年鉴》1997—2002年创刊,出版发行19部。《博罗年鉴》2001—2002年创刊,出版发行16部。《龙门年鉴》2003年创刊,出版发行19部。历年来,惠州全市地方志机构出版的综合年鉴,累计获得国家级表彰12次,省级表彰12次。惠州市地方志办原主任张世开获评“全国方志先进工作者”,博罗县地方志办原主任吴小明获评“全国方志系统先进工作者”。博罗县地方志办2012年被省人社厅、省地方志办表彰为“全省地方志工作先进集体”。
部分出版发行的《惠州年鉴》
《惠州生活年鉴》(5本)
惠阳区地方志机构历年出版的年鉴及志书
2000年以来,博罗县地方志机构组织编纂出版的《博罗年鉴》16部
曾在全国及全省年鉴质量评比中获奖的《惠城年鉴》
历年获全国年鉴质量评比一等奖的《惠州年鉴》
(三)地方史编纂
惠州市地方志机构组织编纂各类地方史书籍。2006年10月,《惠州历史人物传》出版发行。2008年12月,《惠州改革开放纪事(1978—2008)》出版发行。2021年6月,《惠州红色文化百村》和《惠州改革开放史(1978—2018)》出版发行。2024年10月,《惠州简史(古代部分)》合计36万字出版发行。
惠州市地方志机构部分编研成果
2024年底,《惠州简史(古代部分)》出版发行
(四)地方志理论研究
历年来,惠州市地方志办坚持每年组织参加全省地方志理论研讨活动。2010年12月17日,由惠州市政府主办、市地方志办公室承办的惠州地情研究论坛在市行政中心举行。2012年12月,惠州市地方志办获评“2012年广东省地方志理论研讨活动优秀组织奖”,张燕娴、张世开撰写的《明末惠州官宦韩日缵及其〈博罗县志〉考论》获得三等奖。2014年12月,市地方志办邱惠、张世开撰写的《叶春及与顺德县志》在广东省地方志理论研讨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二等奖。2024年4月,惠州市地情专家、惠州学院副教授陈友乔所带团队的论文《素范无改,诗礼秀出:明清岭南科举世家博罗韩氏家风家训研究》在2024年全省地方志理论研讨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2024年8月,惠州市地方志办冼虹波撰写的《我的地方志良师》和惠城区地方志办朱思敏撰写的《卅载风雨铸忠诚一片丹心为良志》均获得“我与广东地方志”征文活动三等奖。惠州市地情专家、惠州学院陈友乔撰写的《五年方志终身情:我与地方志的不解之缘》获得“我与广东地方志”征文活动优秀奖。2024年9月,惠州市地方志机构在“我与广东地方志”征文活动中,获评“优秀组织单位”。
2012年12月,惠州市地方志办获“2012年广东省地方志理论研讨活动优秀组织奖”
2010年12月17日,由惠州市政府主办、市地方志办公室承办的惠州地情研究论坛在市行政中心举行
(五)系列地情书籍编纂
2004年至2010年,惠州市地方志办编纂出版《惠州生活年鉴》5本。2008年至2014年编印下发《惠州地情与信息》9期。编纂《惠州市情手册(2012)》。编纂出版惠州地方史志丛书《惠州地情研究(第一辑)》。向省地方志办报送《驿道乡情》《广东乡村非遗》《广东乡村美食》《广东特色海岛村》等书籍的惠州部分供稿。2023年,编印发放《惠州印象——惠州地情学习宣传普及手册》近千册。2024年底,组织编印《惠州地情》宣传手册。
历年来,惠城区地方志办编修地情资料书籍2本,分别是《惠州市地情500问》《惠城历史辑略(前214-2020年)》。从1986年开始协助惠城区政协开展《惠城文史》编纂工作,已完成34辑,正在加快完成第35辑。博罗县地方志机构自2013年开始,整理编辑《博罗经典文化丛书》,对资料进行搜集、整理、校勘,至2024年底,共出版印刷20部共计681万字,为新中国成立前历朝历代编纂、现存且可查、分散收藏在国内的古籍,内容包括旧志、人物传、游记、诗集等。2023年2月,惠东县地方志办编纂出版“惠东历史文化丛书”。该套丛书包括《惠东历史文化概述》《惠东历代诗文辑录》《惠东历史名人列传》《惠东历代史料选编》《惠东风土民俗研究》《惠东地理人文叙录》等6部,是全面了解惠东历史与人文的综合性地情书籍。
惠州地方志通讯
《惠州地情与信息》
博罗县地方志机构整理编辑的《博罗历代经典文化丛书》
2023年2月,《惠东历史文化丛书》全6册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完成出版发行
惠州市地方志机构编印的《惠州印象》和《惠州地情》地情宣传手册
《惠州地情研究》
龙门县地方志办组织编纂的部分地情书籍
2019年和2021年,《红色龙门》《红色之门》分别出版发行
三、地情开发利用
2015年4月,惠州市地方志办开始组织全市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历时5年,调研自然村落5540个,实施开发利用项目3个。至2024年底,《全粤村情》惠州卷14册全部出版发行。
2016年10月14日,惠州市地方志办组织在博罗县观音阁镇开展自然村落普查及古驿道调查
2017年4月19日,惠州市地方志办组织考察惠东县白盆珠镇白马窑窑址
出版发行的部分《全粤村情》惠州卷
四、地方志资政服务
(一)资政工作
历年来,惠州市地方志办先后为各单位提供地情史料500余次,提供各类咨询服务2000多人次。协助摄制《岭南道教名山——罗浮山》《海龟繁衍的悠闲地——我国大陆唯一的海龟自然保护区》《中国电话大王——TCL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视频,指导编修《象头山自然保护区志》《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志(1992-2015)》《惠州广播电影电视志》《广东惠州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志》《罗浮山志(稿)》《朗县志》等部门志、行业志,参与市朝京门、合江楼等建设论证布展,参与《惠州文物志》《惠州(东江)盐务志》《惠州市名优产品档案》等编修工作。此外,惠州市地方志机构还组织编纂《惠州市支援汶川抗震救灾志》《惠州商业街建设志》等。
2022年,博罗县地方志机构成立博罗县地方志专家库,首批入库专家10人。2024年1月,惠州市级地情专家库成立,首批地情专家10人。充分发挥市地情专家库专家作用,协调、联络市地情专家库专家参与地方志工作,取得良好收效。2024年6-8月,协调2名地情专家参与惠州市地方志援藏工作——《朗县扶贫志》及朗县《金东乡志》的稿件评审工作,收到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地方志办的《致谢函》。
《象头山自然保护区志》
2016年12月15日,《惠州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志(2001-2015)》(稿)评议会在惠州市地方志办会议室召开
来自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地方志办的致谢函
(二)援藏工作
2018年11月以来,惠州市地方志办组织骨干力量帮助西藏自治区朗县地方志机构审阅约130万字的《朗县志(2006-2015)》和约30万字的《朗县年鉴(2018)》。2019年3月,市地方志办派员赴西藏参加志鉴编纂工作交流座谈会议,与朗县签订《惠州市、朗县地方志机构对口支援合作协议》。2020年,《朗县年鉴(2018)》顺利出版。
2019年3月,市地方志办派员随省工作组赴西藏开展地方志对口支援工作
惠州市地方志办组织对《朗县志(2006-2015)》(初审稿)进行审阅修改
五、地情宣传
惠州市地方志办获2021年“多彩乡村 学史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获2022年“多彩乡村 弘扬岭南文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近年来,惠州市地方志机构开展“聚焦乡村美”暨“方志•档案这十年”主题展览等。2024年,惠州市地方志机构对“惠州印象”脚本进行反复核校,并参与地情宣传片编辑制作和“惠州印象”方志展厅布展工作。两项工作均于6月初完成,并于“6·9”国际档案日面向全市展出。“惠州印象”方志展厅分为源远流长、群星闪烁、人文荟萃、山呼海应、城市蝶变、奋进光彩六大篇章,以照片、图表、视频、文字等方式,呈现惠州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经济社会等方面。展厅融入数字化理念,运用互动屏幕,延伸展厅的空间、内容和功能,是全面了解惠州的一扇窗口。8月开始,指导惠城区后所街大益方志驿站建设工作,年底完成内容布展。
博罗县地方志机构举办“罗阳记忆”主题展览、“党群同心·喜迎二十大 博罗发展成就展”等展览,在博罗县罗阳第五小学举行博罗县地方志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博罗全县中小学校开展“知我家乡,爱我博罗;立志成才,建设博罗”地方志教育进校园宣讲活动178场次,受众学生近2万人。举办惠州首次方志文化进校园征文活动,收到全县各个学校选送作品近2000篇,评选出73个奖项。龙门县地方志机构持续打造史志宣传阵地,用活用好龙门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及独具特色的地情资源,在全县打造红色村3个,分别为永汉镇低冚村、平陵街道山下村和地派镇芒派村,其中低冚村和芒派村为省级红色村;打造红四师休整地学习教育中心、龙平渠主题馆和芒派村史馆等史志场馆19个。拓宽史志宣教渠道,指导创作红色歌曲、戏剧演出、农民画等艺术作品,承办惠州市2022年“多彩乡村”主题宣传教育系列实践活动启动仪式,组织“见证奋斗史、喜迎二十大”主题图片展、“百剧庆百年·党史记心中”红色情景剧主题汇演等活动,在融媒体平台推出《百年今日·龙门》《志道龙门》《龙门乡村》等特色宣传专栏。
2022年9月20日,惠城区水口街道下源村的方志驿站揭牌
2013年9月4日,惠州市地方志办向惠州学院赠书仪式在惠州学院行政楼举行
2022年6月23日,惠州市“岭东名郡 多彩乡村 ”主题宣传教育实践系列活动在龙门县龙田镇西埔村好人文化园举行拉杆启动
2022年10月18日,“聚焦乡村美”暨“方志•档案这十年”主题展览在惠州市档案馆二期馆一楼展厅开展
2022年5月31日,“汲取博罗历史文化智慧,弘扬本土优秀人文精神”征文颁奖大会在博罗县地方志办举行。图为颁奖嘉宾与获奖者及代表留影
惠州市龙门县地派镇芒派村史馆
2022年6月23日,惠州首个方志驿站——龙门县西埔村方志驿站揭牌
2022年5月,博罗县地方志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博罗县第五小学举行
2022年,博罗中学学生参观罗阳记忆主题展览
2022年10月18日,博罗县首个方志驿站在该县福田镇马田村党群服务中心揭牌
六、地方志数字化
(一)惠州地情网建设
惠州地情网的点击量在全省地方志系统网站中长期保持领先
2009年4月,惠州地情网上线。市地方志办完成《惠州市志》及历年惠州年鉴数字化入库,累计上传地情信息资料19384篇,5009万字,图片21319幅,网站总点击量28936981次。点击量在全省地方志系统网站中位列第一。2019年3月,根据全省统一部署,惠州地情网下线。
(二)惠州档案方志网
惠州档案方志公众号设置“城市记忆”“乡村记忆”等宣传板块。
七、地方志业务交流
(一)国内交流
1985年以来,惠州市地方志机构先后组团到开封、西安、南京、北京等近30个地市走访学习交流,接待江苏、山东、广东等省内外地方志同行来惠走访,取得编修志书、年鉴、史志期刊、地情开发利用、建设方志馆等多方面工作经验。与国内100多个单位建立学术交流与资料交换关系。
2000年11月9日,惠州、清远、东莞、中山等市地方志工作者在惠州市行政中心进行学术交流
2005年5月,惠州市地方志办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赴开封、洛阳、西安、延安等市学习考察
2008年3月,惠州市地方志办承办珠三角和粤东十市年鉴交流会,东莞、中山、深圳等9市地方志领导和业务骨干52人参加交流会
2008年10月,惠州市地方志办派张世开随广东省地方志学习考察团赴台湾省考察。图为惠州市地方志办向台湾省台中市“国史馆台湾文献馆”赠送《惠州市志》
2014年12月24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领导及江苏、新疆、西藏等地方志同行来惠调研地方志工作
2015年12月,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副主任翟世林和济南、东营、泰安、德州等市地方志同仁一行,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副巡视员吕克坚陪同下来惠交流地方志工作
(二)国外交流
2000年以来,惠州市地方志办先后派员赴新加坡、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国开展学术交流和考察。
2005年1月,惠州市地方志办派张世开随省史志办赴新西兰进行地方史志学术交流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摆在地方志工作者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惠州市地方志工作面临着新的使命和任务。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忠实记录伟大时代,以地方志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我们坚持以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积极负责的态度,振奋精神,扎实工作。树立正确的文化发展观;发展大众文化,提供便民服务,实现文化发展成果共享;重视软文化的发展等,以更高层次的追求,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措施,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创造惠州地方文化事业的璀璨与辉煌。
惠州市档案馆(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