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来,云浮市地方志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地方志办的精心指导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程,大力弘扬“修志问道,直笔著史”的方志人精神,扛牢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神圣使命,突出存史、资政、育人主责主业,全市地方志事业取得长足发展。2010年云浮市地方志办被评为全国方志系统先进集体;云浮市成为全省第3个完成第二轮修志工作的地级市,2人在第二轮修志工作中被授予“全国地方志先进工作者”称号。编纂出版《云浮通史(古代卷)》,成为广东省首个出版通史著作的非副省级地级市。全市4部年鉴获评全国优秀年鉴,14部综合年鉴获评省优秀年鉴,年鉴质量稳步提升。
队伍不断壮大 初心历久弥坚
1980年后,肇庆地区云浮、罗定、新兴、郁南县(1994年云浮地级市设立时辖区)陆续成立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配备人员,开展志书编修工作。1990年后,各县设立地方志编纂工作机构。1995年1月,设立云浮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40年来,全市地方志工作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广东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修志队伍规模不断壮大。至2024年,全市从事地方志工作10年以上的有24人。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地方志工作,建立云浮市市情专家库并聘任专家14人,云安区地方志办建立区情专家库并聘任区情专家(方志研究员)22人。
2023年市地方志办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赤诚秉笔写春秋,志鉴史成果丰硕
40年来,云浮方志人聚焦主责主业,聚力守正创新,弘扬工匠精神,坚持精益求精,完成了一部部志鉴史佳作。深挖地情资源,留住乡愁记忆,传承传统文化,展示地域文化。一部部墨香悠长的丛书,见证着云浮方志人的责任与担当。
修志存史编鉴,记录云浮发展历程。1980年后,各县开展县志编修工作;至1995年,各县综合志书全部出版发行,全面完成第一轮修志任务。2003年,启动全市第二轮修志工作,于2013年全面完成任务,成为全省第3个完成的地级市,且有2人在第二轮修志工作中被授予“全国地方志先进工作者”称号。加强部门志、行业志和特色专题志书编纂,至2024年,全市编写出版(含非公开出版)的志书有180多部。地方志史著作走在全国前列。2021年,编纂出版《云浮通史(古代卷)》,云浮成为广东省首个出版通史著作的非副省级地级市,《云浮通史(古代卷)》获评“2022年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作品”。全面推进《云浮市扶贫志》《云浮市全面小康志》《惠能志》《郁南黄皮志》编纂。整理开发旧志,完成万历二十年和康熙六年、二十六年、五十七年《西宁县志》以及康熙十一年《东安县志》等旧志译注出版。坚持质量至上,打造紧贴时代特点的精品年鉴。2015年起,市、县两级综合年鉴实现一年一鉴,公开出版。至今,全市组织编纂出版年鉴112部。全市4部年鉴获评全国优秀年鉴,14部综合年鉴获评省优秀年鉴,年鉴质量稳步提升。
2021年编纂出版《云浮通史(古代卷)》
深挖地情资源,讲好云浮特色故事。坚持“修志为用”理念,不断挖掘地情文化资源。市县两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先后出版《云浮石材》旬报、《罗定史志》季刊、《云浮史志》期刊、《共铸辉煌——云浮建市十八周年大型纪念画册》《建设美丽幸福新云浮》画册、《惠能活动分期与广东六祖禅文化旅游整体开发研究》《罗定市历史大事记》《罗城旧事》《美丽田园 稻米传奇》《罗定抗日运动史料选编》《史说云浮》《郁南县百姓祠堂图集》《郁南县百姓氏族家规家训汇编》《郁南县百姓氏族家风家训选录(第一版)》《史说云浮》等地情书。
深化开发利用,强化资政育人
随着志鉴质量的不断提升,读志用志也在不断深化,云浮方志人把云浮故事越讲越好,志鉴的资政辅治能力不断提升、教化育人功能逐年增强。
资政辅治有新举措。深挖地情资源,编纂《云浮市园区经济、镇域经济、资源经济政策文件汇编》《云浮市发展园区经济、镇域经济、资源经济典型成功案例汇编》《云浮市发展民营经济政策文件汇编》《云浮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三年大事记》,撰写《龙母文化村开发利用调研报告》《云浮市境少数民族初步调查》等资政报告,积极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开发利用全市8262个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成果,编纂出版《云浮特色名村》,全面完成《全粤村情》(云浮卷)20册的出版任务,完成进度在全省排位第8名;云浮市全粤村情工作多次受到省通报表扬,并在全省《全粤村情》出版印刷攻坚工作推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持续开展多彩乡村系列实践活动,并获省2023年优秀组织单位,《讲好良洞发展史 奋进乡村振兴路》微视频获优秀奖。
2023年6月2日《云浮市档案馆馆藏发展民营经济政策文件汇编》赠送仪式
2024年7月1日《全粤村情》(云浮卷)编纂成果发布会暨
2024年云浮市“多彩乡村 共谱新篇”系列实践活动启动会
阵地建设有新拓展。打造方志文化宣传阵地,积极开展志书“七进”活动。2021年,云浮市首个史志驿站在云浮市人民医院揭牌。至2024年,全市建立史志驿站67个,累计向机关、单位、企业、学校、社区赠送地情书籍6000多册;创办“方志大讲堂”,满足群众读志用志需求。云浮市档案馆市地方志办与广东药科大学等4所高校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其中与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联合开展的课题研究《以史育人,传承精神——情景浸润式校馆联动“大思政课”建设品牌案例》获评2022年省优秀典型案例。利用馆藏100集微纪录片《红色档案》以及“云浮市发展历程展”等展览,累计接待参观人员24300多人次。2024年9月9日,成功主办“青春云浮 三十而励——云浮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暨喜迎建市30周年成果图片展”,进一步激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光辉发展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勃发拼搏高质量发展、搞好现代化建设的精气神。
2024年6月6日市档案馆市地方志办和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共建“党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暨签约仪式
2024年9月9日云浮建市30周年成果图片展开展日参观活动
数字赋能发展 讲好云浮故事
云浮方志人坚持以“走向依法管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为根本遵循,加强地方志数字化工作。2019年,推进市、县两级已出版地情书籍数字化工作。至2021年,全市117部志书、年鉴等地情书籍全部完成数字化,并入库广东省情网。创新传播机制、传播渠道,加强省、市、县三级联动推送,2023年,《泗纶蒸笼》等12集省情微视频(云浮篇)在“学习强国”“南方网”“广东发布”等10多个平台发布,播放量超过1190万次,并于2023年7月在广东电视台黄金时段全部播放。我市省情微视频(云浮篇)拍摄制作推广的主要做法在全省推广。云浮地名动画片《中国石都 魅力云浮》被“学习强国”全国平台选用,播放量超73.7万次、获4800多人点赞。与省地方志办联合开展“方志广东云浮地情宣传月”活动,推出“何为云浮”等19篇推文,“何为云浮”稿件在全省地方志系统打头阵被“学习强国”广东平台选用,有力提高了云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2集省情微视频(云浮篇)之泗纶蒸笼
四十载笔耕不辍,四十年以志育人。这40年是传承之路,我们接过前人的笔,续写新的故事;这40年是创新之旅,我们利用新方法、新技术让方志更鲜活。站在新起点上,云浮方志人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争先进位,在更高起点上继续实施“党建引领发展、依法治志、规范化修志、数字化管志、高质量用志”思路举措,推动云浮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