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梅州市地方志编纂机构成立以来,作为梅州地方史志的记录者、传承者、宣传者,梅州地方志人自觉担当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时代使命,认真履行区域地方志书编修、综合年鉴编纂出版、旧志整理点校、地情资源开发利用、地方志数字化、资政辅政等职责,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地方志事业发展成果丰硕。
一、编修机构建设
梅州市是全省较早常设地方志工作机构的地级市。1985年,成立梅县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下设地方志办公室(正处级),梅县、兴宁、蕉岭、大埔、丰顺、五华、平远7个县亦成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及设地方志办公室(正科级),负责本地域地方史志编修、地情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年鉴编纂出版等业务。1988年撤地设市,从梅县地域中析出梅江区(县级),后又将兴宁县改为兴宁市(县级),地方志机构亦改称市、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市、县单位、各部门成立地方志编辑室或小组,组织人员担负起地方志编修工作。此后,即使经过几次机构编制调整,梅州党政领导一直高度重视地方史志的编纂工作,克服编制、人员、经费、办公场所等问题,保证市、县两级地方志编修机构的基本独立,是全省少数地方志机构保持独立设置的地级市。至2024年,梅州市有地方志工作机构9个,均列入参公管理范围,其中市级1个(正处级)、县区级8个(正科级),梅江区、丰顺县与党史机构合署办公。
二、市、县两级综合志书编修
(一)市、县两级第一轮综合志书编修情况
第一轮《梅州市志》于1985年启动编修,1999年12月出版发行。全志共33篇172章649节、260多万字,分上、中、下三册。2000年1月13日,梅州市委、市政府举行《梅州市志》首发式暨修志工作表彰会。2004年,《梅州市志》被广东省评为新编地方志书二等奖。
梅州市是全省最早完成第一轮县级志书编修的地区。梅县、蕉岭、大埔、丰顺、五华、兴宁、平远7个县均于1995年前完成第一轮县志编修任务。1993年9月,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首次举办的全国新方志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兴宁县志》《大埔县志》获二等奖。1996年,在广东省第二次地方志工作会议上,梅州市地方志办在大会介绍修志工作的做法与体会;梅州市地方志办、梅县地方志办、平远县地方志办被评为全省修志工作先进单位;4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丰顺县志》《梅县志》获志书优秀成果奖;《蕉岭县志》《五华县志》《平远县志》获成果奖。2002年,在广东省第四次地方志工作会议上,梅州市、梅县、蕉岭、兴宁、大埔5个单位被评为首届修志先进单位,是全省受表彰先进市、县最多的一个地级市;9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二)市、县两级第二轮综合志书编修情况
梅州市、县两级第二轮综合志书编纂工作于2002年4月正式启动,同年6月,梅州市召开全市地方志工作会议,部署落实第二轮修志工作。第二轮修志工作经历起步、初稿撰写和分纂、总纂、征求意见和修改、评议和修改、一审和修改六个阶段。2010年6月,第二轮《梅县志》完成印刷出版。2011年,第二轮《兴宁市志》《蕉岭县志》《平远县志》《丰顺县志》《大埔县志》《五华县志》完成印刷出版。2012年4月,第二轮《梅州市志》正式出版。2012年5月,《梅江区志》出版发行,标志着梅州市全面完成第二轮9部志书的编纂出版任务,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
梅州市地方志办编纂出版的第一、二轮《梅州市志》(梅州市地方志办供图)
三、部门志、镇村志编修
梅州市积极开展部门志、镇村志编修工作,把它作为编修地方综合志书的基础工作。举办编撰人员培训班,从修志指导思想、志书体例结构、篇目设置、资料收集和筛选、行文规范等进行具体辅导。编辑出版《专业志编纂手册》分发地区直属各单位;编辑出版《修志通讯》月刊,刊载修志信息,交流经验,学习方志理论,推动修志工作的开展。至2021年,梅州市和各县(市、区)共出版或编印部门志361部、镇村志28部。2017年7月梅县区编纂出版《松口镇志》,2022年9月大埔县编纂出版《茶阳镇志》,两部镇志均入选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
梅州市直部门编印的部门志(梅州市地方志办供图)
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松口镇志》《茶阳镇志》(梅州市地方志办供图)
2021年,兴宁市印发《兴宁市镇(街道)志、村志编修工作方案》,通过奖补措施提高各镇村的修志积极性,组织召开兴宁市镇(街道)志、村志编修工作动员暨业务培训会,成立兴宁市镇(街道)志审查验收委员会,制定镇村志编修工作体制,统一丛书名称、封面和格式。至2024年9月,兴宁市完成《大坪镇志》《黄槐镇志》《永和镇志》出版发行;《龙田镇志》《合水镇志》通过终审,进入出版程序;《陶塘村志》《陶古村志》编印出版。
2022年1月6日,兴宁市在市委党校举办镇(街道)志、村志编修工作动员暨业务培训会(兴宁市地方志办供图)
四、综合年鉴编纂出版工作
梅州市是全省县(市、区)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较早、较全的地级市。1992年《平远年鉴》编纂出版,至2003年梅州市梅江区年鉴创刊后,梅州市在全省首个实现市、县(市、区)两级全面编纂综合年鉴。2012年起市、县(市、区)均实现一年一鉴。至2024年,梅州市共编纂出版市、县(市、区)综合年鉴256本。
梅州市地方志办始终高度重视年鉴编纂工作,不断加强综合年鉴规范化建设,力编高质量精品年鉴,致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年鉴编纂队伍,以年鉴质量评价、年鉴供稿工作评价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年鉴编纂提质增效。自2018年起,每年开展全市年鉴质量评价工作,提升县级综合年鉴编纂质量;自2022年起,开展《梅州年鉴》供稿工作评价,提升供稿单位供稿质量。总结多年工作实践,组织编印《年鉴、年报资料编写基本知识》。《梅州年鉴1998》被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表彰为优秀成果一等奖。《平远年鉴2014》在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质量评审中,被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评为三等年鉴;《平远年鉴2015》在2015—2016年度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中,被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评为二等奖;《平远年鉴2016》在第四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质量评审中,被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中国地方志学会评为提名年鉴。《梅州年鉴2022》《兴宁年鉴2022》获第九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优秀三等奖。
1992—2022年,梅州市地方志办编纂出版的《梅州年鉴》(梅州市地方志办供图)
2002年,梅州市召开《梅州年鉴》创刊十周年座谈会(梅州市地方志办供图)
2023年2月23日,梅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在市委党校举办《梅州年鉴2023》及地方志资料年报撰稿人员培训班(梅州市地方志办供图)
五、旧志整理点校工作
梅州市地方志部门深挖史志资源,做好珍贵旧志及史料文献整理点校工作。至2024年,梅州市地方志部门整理校点旧志16部。1997年12月,平远县地方志办历经六年点注重印清嘉庆二十五年《平远县志》。2000年6月,大埔县地方志办点校印发明嘉靖三十六年《大埔县志》。2007年7月,蕉岭县地方志办点校再版清光绪八年《石窟一征》。2015年10月,五华县地方志办组织校点整理民国《五华县志》。2015年12月,兴宁市地方志办组织校注再版《正德兴宁志(整理本)》。2016年10月,五华县地方志办组织校点整理道光《五华县志》。2017年10月,五华县地方志办校点整理康熙二年《五华县志》。2018年8月,五华县地方志办校点整理康熙二十六年《五华县志》。2020年9月,兴宁市地方志办校注再版嘉靖《兴宁县志》。2020年,蕉岭县地方志办组织点注再版(清)康熙、乾隆《镇平县志》(点注本)。2021年,平远县地方志办公室组织整理翻印雍正《平远县
志》、乾隆《嘉应州志(平远卷)》、嘉庆《平远县志》三部旧志。2022年11月,兴宁市地方志办组织校注再版《兴宁县山志》。2023年1月,兴宁市地方志办组织校注再版《兴宁县乡土志》。
五华县点校整理的四部旧县志(梅州市地方志办供图)
2023年1月,《兴宁县乡土志点校》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兴宁市地方志办供图)
六、地情资源开发利用
40年来,梅州市地方志部门系统收集整理丰富多样的乡村地情资源,特别是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的有效资源,开发一批助力梅州乡村振兴的地方文化及地情信息成果。
(一)编写出版地情工具书
1985年以来,梅州市地方志部门组织编写《中国城市·地区丛书〈梅县地区〉卷》《梅州人物传》《梅州客家风俗》《客家姓氏渊源》《建国50年梅州大事记与发展概况》《改革开放30周年暨梅州地改市20周年纪事》《锦绣梅州》《姓氏堂联、堂号》《建筑梅江桥征信总录》《奋斗在特区的人们》《志说梅州》《近代梅县史话》《平远古道风情》《梅县村情概览》《丰顺人文录》等一大批地情资料工具书。
梅州市地方志办编纂出版的地情书籍(梅州市地方志办供图)
1999年,梅州市地方志办充分发挥“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职责,围绕重大活动、重大历史事件,主动作为,组织编写《建国50周年梅州大事记与发展概况》。该书全面介绍梅州市50年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50年大事记、载录反映梅州发展状况的统计资料。2008年,组织编纂《改革开放30周年暨梅州地改市20周年纪事》,该书60万字、240张图片,由图片、大事记、特辑·专载、文献选录四部分组成。
2020年12月,梅州市地方志办组织编纂的《梅州古驿道》出版发行,全书约150万字,是市县联动、共同编纂、共同开发利用的成果,进一步挖掘和整理了梅州古驿道沿线历史、人文、自然等特色资源。
2021年1月8日,在平远县八尺镇角坑村梅州岃举办《梅州古驿道》地情书首发式暨重走梅州岃古驿道活动(梅州日报社供图)
2015年11月,梅州市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启动,至2024年10月,历经9年打磨编纂出版《全粤村情·梅州卷》22册,覆盖全市7021个自然村,共计2416万字、1.76万张插图,图文并茂、真实全面地记录梅州市各村落历史文化、村情村貌和人文状况。
《全粤村情·梅州卷》(共22册)(梅州市地方志办供图)
(二)地方志数字化建设
梅州市地方志部门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创新地方志文化传播方式,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2009年底,梅州市包括6县1市1区地情网站全部建成,初步实现信息发布网络化。梅州市地方志办不断完善梅州地情网栏目内容,每日更新大事要闻,及时更新地方志工作动态,完成市志、年鉴数据入库。截至2017年底,梅州地情网访问数突破196万人次;兴宁地情网访问数320万次,访问人数在全省县级中排第4名。2018年,做好梅州市地情网的栏目规划,开通县(市、区)地情频道,各县(市、区)全面完成地情栏目整合和数据接收。2019年,梅州市地方志办按市政府要求,做好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工作,依时将“梅州市地情网站”迁移至梅州市政府网;各县(市、区)地情网全部迁移至当地政府网站。
2020年,梅州市地方志办打造新媒体平台,创新地方志服务方式,开通“方志梅州”微信公众号,反映梅州建置沿革、客家文化、民俗风情、社会发展等历史人文和地情特色,实现在移动终端读志、用志。7月,与省地方志办共同策划推出梅州地情专题月,“方志广东”微信公众号发布33篇梅州特色地情文稿,得到学习强国平台、“广东发布”微信公众号、腾讯大粤网及梅州地方媒体平台等联动推介,其中腾讯系渠道推广总曝光量770万次,点击率48.7万次。“方志梅州”WCI指数在全省地级市地方志公众号中排名靠前。同年,兴宁市地方志办在“文明兴宁”微信公众号开设“方志兴宁”专栏。2021年7月,兴宁市地方志办建设“方志兴宁”微信公众号。
2021年,梅州市地方志办推进广东省情系列微视频梅州篇项目建设,通过深入挖掘梅州地方志和地情资源,用镜头鲜活展现红色梅州、文化梅州、风物梅州。拍摄并宣推11集广东省情系列微视频(《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遗址》《仁厚温公祠》《白渡宋湘纪念公园》《张弼士故居光禄第》《父子进士牌坊》《大埔青花瓷》《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旧址》《磐安围》《兴宁学宫》《兴宁版画》《长乐烧酒》)。至2022年4月底,在各平台媒体播放量超600万次,其中《兴宁版画》视频播放量超过100万次。
2023年,梅州市地方志办与梅州市广播电视台合作摄制《南粤古驿道踏春行》系列短视频10个,包括《十二肩岭古驿道》《梅州岃古道》等,在“梅州微闻联播”微信视频号、央视频App、“梅州新闻联播”抖音号、“方志梅州”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推广,阅读量超138万次。
2024年,梅州市地方志办组织拍摄14集广东省情系列微视频,截至目前,已通过省地方志办终审。
七、地方志文化宣传推介
梅州市地方志部门积极开展读志用志,组织地方志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主动向学校、图书馆、社区、乡村等赠送志书、年鉴等地情资料,让地方志走出“深闺”,走入“大众”。2001年,梅州市地方志办主动与市教育局教研室联系,为教育部门撰写“中国著名单丛茶之乡”“鹿鸣客家山乡”“闪光的资源工业-铜冶炼”“山区电信通五洲”“梅城一江两岸”等10课乡土教材,让梅州少年儿童了解家乡、熟悉家乡的情况。2007年,梅州市及各县(市、区)地方志部门与普法办联合,将《地方志工作条例》列入市、县(市、区)普法教育内容;举办《地方志工作条例》有奖知识竞赛活动,收到近万份答卷。2013年,梅州市地方志办与梅州日报社联合开办《志说梅州》专栏,专栏分建置沿革、环境资源、各县概况、名优特产、旅游名胜、客家文化及人物卷七个板块、约80余篇,分期在《梅州日报》副刊连续登载。
近年来,梅州市地方志办不断深入基层开展地情和地方志法规宣传活动,通过赠送资料和书籍等形式,向基层群众宣传梅州地情。
2021年6月24日,梅州市地方志办到丰顺县八乡山镇滩良村开展地情宣传活动(梅州市地方志办供图)
八、方志场馆建设
梅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积极筹划,推动支持全市方志馆、方志驿站、村史馆建设。1995年3月26日,祖籍梅县的印尼华侨曾德坚捐建的梅州市曾晏泉方志馆开馆剪彩。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首个由华侨捐建的方志馆,也是广东省最早建成的方志馆,被列为1995年全国地方志十件大事之一。2022年12月,梅州市地方志办因地制宜,利用现有资源,对办公大楼进行刷漆翻新,利用空置办公室打造梅州市情展馆,进一步完善方志馆的展览展示功能。
梅州市地方志办指导全市各镇、村建设方志驿站、村史馆、方志书驿,为群众提供志书、年鉴和地情资料查阅、地方文化交流等服务。2021年,蕉岭县建成全市第一个自然村级的方志馆——长隆和平方志馆。2023年,兴宁市地方志办联合市文广旅体局等单位,依托“文化驿站”平台设立“方志书驿”地情书籍专柜,在兴宁市旅游集散中心、市税务局办税大厅、老干部活动中心、鸿都酒店、永和中学设立“方志书驿”5个。至2024年,全市建成村史馆19个(平远县10个、兴宁市3个、梅县区2个、蕉岭县2个、梅江区1个、五华县1个),方志驿站2个、方志书驿5个、村级方志馆1个。
1995年3月26日,梅州市曾晏泉方志馆举行落成剪彩典礼(梅州市地方志办供图)
2022年12月,梅州市情展馆开展,展陈由“梅州名片”“梅州概况”“诗画梅州”“客韵悠悠”“发展成就”五大部分内容组成(梅州市地方志办供图)
平远县地方志办发动有条件的镇村,利用宗祠、祖屋等建设村史馆。图为改造老祖屋建设的平远县差干镇文丰村村史馆和河头镇珠坑村村史馆(平远县地方志办供图)
九、国家级先进单位及个人
2005年,梅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被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授予全国方志先进集体荣誉。
2010年,大埔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被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授予全国方志系统先进集体荣誉。
2010年,叶小华(原梅州市地方志办副主任)被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授予全国方志系统先进工作者(特别嘉奖)荣誉。
梅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2024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