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郑菁钰)
德庆县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中游北岸,隶属肇庆市,地处珠三角核心区1.5小时生活圈,是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的重要节点。
全县土地面积2002.8平方千米,辖1个街道、12个镇,设175个行政村和18个社区。2022年末,全县有户籍人口41.07万人,常住人口33.77万人。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先进文化县、全国科技先进县、国家卫生县城、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中国最佳美食文化旅游名县、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园、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旅游特色县、中国贡柑之乡、中国何首乌名县、中国巴戟天名县、中国肉桂名县等荣誉称号。
德庆县城区(来源:德庆县地方志办)
历史深厚 岭南古郡
德庆古称端溪、晋康、康州,地当西江要冲,“扼广右之门户,绾邕桂贺三江”,占通衢之地利,建置历史悠久。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端溪县,得名于境内端溪,县治在今德城街道,为德庆设县之始,辖地包括今德庆及罗定、郁南、云安、信宜部分属地,是汉朝广东辖地15个古县之一。宋绍兴元年(1131年),因曾为宋高宗赵构潜邸,诏升为府,易名德庆府,取“崇德致庆”之意,“德庆”由此得名并沿用至今。
千百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孕育出了德庆浓厚的文化氛围。这里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是龙母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儒家文化历代传承之地,是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的革命老区。
德庆悦城龙母祖庙牌坊(来源:德庆县地方志办)
先贤辈出 人文荟萃
德庆自古以来就是名士荟萃之地。有隋末唐初执行“和绥百越”政策的刺史陈頵、南宋末年德庆知州江璆、明朝刑部尚书李质、清朝清廉正直的“铁门限”何曰佩。有谢五昌、刘翰平、陈伯娣、徐儒华、谢道源等一批革命志士曾在此开展艰苦斗争。还有祖籍德庆的美籍华人世界桥梁专家邓文中,祖籍德庆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李方华,著名书法家欧广勇、梁锦英等。
欧广勇艺术馆(来源:德庆县地方志办)
钟灵毓秀 物产丰富
德庆风光秀丽,宋人李纲有诗赞曰:“环抱大江流,层峦翠霭浮。神明扶王气,景物冠南州。”
德庆学宫“四柱不顶”的大成殿和“古坛圣迹”悦城龙母祖庙古建筑,是古建筑中的瑰宝,带你感受儒家文化与龙母文化的博大厚重;盘龙峡生态旅游景区古木青森,舒适惬意;美丽的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官圩镇,带你畅游金林水乡,欣赏岭南古村与田园风光和谐共融的美景;还有“只新不旧”的三元塔,古香古色的龙山宫,“西江奇观”锦石山,“蓬莱仙岛”三洲岩等风景名胜。
“西江奇观”锦石山(摄影:徐向光)
德庆物产丰富,何首乌、巴戟、肉桂、广佛手、贡柑、鸳鸯桂味荔枝、富笋、紫淮山等名优特产远近驰名。德庆贡柑、德庆沙糖桔、德庆何首乌、德庆巴戟、德庆紫淮山、德庆鸳鸯桂味荔枝、德庆肉桂、德庆广佛手、德庆高良富笋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鸳鸯桂味荔枝(来源:德庆县融媒体中心)
民风淳朴 文化昌盛
德庆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龙母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每年来德庆悦城龙母祖庙寻根祭祖的人络绎不绝。母慈子孝、护一方百姓的龙母是大众的“亚嫲”(祖母),龙母文化也成为西江流域乃至珠三角、海内外华侨华人影响力最大的文化之一,润育了敦厚、朴素、团结、进取的德庆人。
德庆还有着浓厚的儒家文化氛围。位于德庆县城朝阳西路的德庆学宫,始建于北宋,是岭南现存最早的孔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仍然每年举行盛大隆重的祭孔和开笔礼活动。
德庆文物古迹众多,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德庆学宫、悦城龙母祖庙;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个:三元塔、三洲岩摩崖石刻、华表石摩崖石刻、龙山宫、古蓬村古建筑群、罗洪莫氏大宗祠、清任书室、丽先谈公祠、忠良第一泉。
德庆文化遗产风格独特,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悦城龙母诞庙会;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个:德庆雄鸡舞、德庆学宫祭孔、米粉制作技艺(德庆竹篙粉制作技艺)。
德庆悦城龙母祖庙龙母诞期盛况(来源:德庆县博物馆)
革命老区 红色传承
德庆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革命老区县。
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德庆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农会斗土豪,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农民运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捍卫农民利益的胜利。
抗日战争时期,德庆人民精诚团结,共赴国难。抗日救亡运动遍及城乡,各种抗日救国团体、大批爱国志士,谱写了可歌可泣的革命篇章。
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德庆发动了“二·二八”武装起义,创建三河老区,挺进官马平原,挥师凤象山川,征战悦河上游,饮马西江河畔,最后建立新政权。德庆老区人民为此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留下珍贵的红色革命遗址17个、革命遗址重要线索和一般线索18个。
在德庆这片土地上,处处埋有红色的种子,流淌着红色的血脉。一脉相传,世代铭记,德庆的革命历史铭刻在每一个德庆人民的心里。
中共德庆地下党小组驻地旧址——斌山中学(来源:中共德庆县委党史研究室)
美食丰富 不负味蕾
德庆农产品丰富,山货河鲜种类众多,食材新鲜独特,是广东“旅游美食之乡”。德庆竹篙粉、德庆云吞、德庆“酢”、紫淮山特色食品、萝卜酸、巴戟糕、首乌饼、鹅油酥、大船滞、木薯糍、油炸糍、酿豆腐、酿富笋、炆篱笋、莫村濑粉、扎束等,款款皆美味。
猪杂竹篙粉(来源:德庆县文化馆)
交通便利 商机勃勃
德庆交通便利,“黄金水道”西江在德庆境内河段长达83千米,常年保持3000吨通航能力,港口码头遍布江畔。国道G321线、广佛肇高速公路和汕湛高速公路贯穿东西南北,南广高铁南江口站距德庆县城15分钟车程。德庆水、陆、铁联运现代大交通新格局正逐步形成,实现1.5小时可达珠三角核心区,半小时可达广西。
德庆依托广东省首批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省“优秀等次园区”和“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德庆产业转移工业园,持续优化“一城双园”(德庆县产业新城、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食品南药产业园)发展布局,加快园区建设。德庆产业转移工业园有入园项目170多个,华润集团、中广核集团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德庆,已形成装配式建筑、机械装备制造、食品南药加工三大主导产业集群。
广佛肇高速公路、汕湛高速公路德庆段交汇处(摄影:徐向光)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枢纽县,德庆引进人才、不断创新,立足新阶段,迈进新征程,着力抓好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平台建设释放的强劲牵引动能,发挥国家、省、市系列支持政策叠加带来的强大支撑作用,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加快把德庆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德庆新篇章。
制作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