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度“荔泮芳华—作为城市经验的广州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粤剧艺术博物馆剧场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从人的生活经验出发,探讨清代以来,人们集合于广州这座城市中的不同经验,围绕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商人的进入、贸易的发展、土地与建筑物的出现、政治势力和团体等相关问题,共同研讨“何以城市”、“何以广州”。来自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教师、专业机构及文博单位等专家学者以及广大市民参加了会议,现场座无虚席。省地方志办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涛,广州市地方志办副主任、二级巡视员胡巧利,荔湾区委常委徐明曦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在荔湾见大湾 持续擦亮岭南文化品牌
本次研讨会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档案馆指导,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广州市荔湾区国家档案馆、广州市荔湾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广东财经大学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广东财经大学华南商业史研究中心承办、广州市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州市荔湾区多宝街道办事处、广州市荔湾区金花街道办事处协办。
开幕式上香港城市大学历史学系主任程美宝教授进行了题为“消逝的声音:省港澳沪的过去式”的主旨演讲,以粤声为轴,从省城(广州)说起,辅以其他相关叙述,展现了19世纪中由于粤籍人群的流动以及粤语及其衍生产品的生产与传播,香港和上海等新开的埠头与历史悠久的广州和澳门共同构成一种有机的互动联系,直至20世纪中,经历省港澳沪角色和关系的演变后,这种联系逐渐消失。程老师强调正宗的粤语指的是“西关音”,谭荣光1934年在香港出版的《粤东拼音字谱》,用一套拼音的方法,制作一套“字谱”帮助失学贫民识字。既要以音为据,用什么音便最为关键。谭荣光因而有这样写:“吾粤方言向以西关音为标准,故是书亦以西关音为根据。”
此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更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考察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视察澳门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对以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荔湾自古风物荟萃、名胜云集、商贸繁盛、人才辈出,是岭南文化核心中心区,研究荔湾历史,也是研究岭南、研究广州的重要切入点;关注荔湾文化,就要关注其多重维度,聚焦城市史中的时间性与人的生活经验。在荔湾见大湾,荔湾将继续以建设老城市新活力示范区为目标,日益完善文化传承保护创新体系,深入开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延续千年城脉、文脉、商脉,打造“最岭南”“最广州”的城市名片。
循古迹悟今朝 不断深化湾区文化认同
在两个平行分会场中,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社科院、番禺区文化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等16所大学、博物馆及研究机构的2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城市景观与城市建设”、“商业贸易与政商关系”、“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人口流动与社会结构”四个专题进行热烈研讨。
以古知今:广州城如何在保护文化遗产当中走向未来?在城市景观与城市建设专题中,学者们就明代广州粤秀山景观的塑造、清代广州长寿寺花园里的潮音、香港建筑商人与近代广州城市建设和民国广州的城市拓展与芳村警局设立等问题进行报告,回顾广州城市发展的关键节点,探讨未来城市规划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
千年商都:自古以来商贸对广州城有哪些深入影响?在商业贸易与政商关系专题中,学者们讨论了明末广东官员与商舶贸易崇祯的十年虎门事件、18 - 19世纪中前期的广州手工艺发展、清末民初广州城外珠江水域的管理、战后省港澳间的非正式贸易者等问题,回顾广州商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商业贸易对广州城市发展的影响,以及政商关系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政治格局:明清至近现代广州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怎样变迁?围绕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这一主题,学者们分别就明清渡饷征收与广州府水上交通格局的演变、1857 - 1861年英法联军占据广州期间的统治秩序、政治俱乐部与广州国民革命的政治文化、广州农讲所所址变迁探析等议题展开讨论,聚焦不同时期广州的政治格局,探寻过往的故事。
人口流动:人口流动与广州城市景观变迁有何相互作用?围绕人口流动与社会结构,学者们就番禺市桥地区历史、社会与文化、深圳南部村落群之历史初探、清代西关人口流动与社会结构变迁、清代广州城西关厢扩张中的公事处理与城乡关系等议题进行报告,讨论人口的流动与城市景观变迁的相互作用。
承古韵谋新篇,拓展广州史研究格局
研讨会上,学者们就广州、荔湾历史沿革、经济发展、社会和文化变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分享了独特的研究视角和观点。与会嘉宾纷纷表示,此次讨论围绕作为“城市经验”的广州史研究,从较长的时间段,关注广州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面相,扩宽广州史的研究思路,拓展广州史的研究格局,为实现进一步深化广东地方史研究添砖加瓦。
这次会议对社会公众进行了开放,一位年轻先生道:“感谢主办方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这么高水平的学术内容。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的机会,让我们继续探索广州历史的奥秘。”历史爱好者李女士激动地表示:“程美宝教授的主题报告让我深受触动。她剖析了多个地区的历史脉络,特别是对广州与周边地区的关联性进行了独到解析,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了那些曾经繁华喧嚣却又逐渐沉寂的故事。这份细腻的历史洞察力,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体系,还激发了我对家乡历史的重新认识。”更有不少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期待明年再见!”这种跨界的对话与共鸣,让人们加深了对本土文化的归属感,更共同感受到广州、荔湾历史的深厚底蕴与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泰华社区分会场
荔湾区粤剧曲艺协会二楼分会场
香港城市大学历史学系主任程美宝教授作主题报告
香港城市大学历史学系主任程美宝教授指出香港地名与西关地名的重合之处
开幕式现场座无虚席
观众认真听讲座并记笔记
与会领导嘉宾和学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