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咸丰年间,从化一带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有一位颇有文才的从化县官,有一天准备北上“简村”视察民情,了解乡风。“简村”有时写作“枧村”,今在良口镇,105国道旁边(民国时期被称为“广韶公路”)。
这位县官来到青龙头(今从化温泉镇)的小山坳时,突然听到老虎的吼声,可谓震天动地。县官被吓得不轻,非常害怕会见到老虎,于是马上改变行程,打道回府。好不容易回过神来,他的下官向他介绍了一番从化的地情,了解到那个听到老虎吼的地方叫“老虎輋”。“輋”是地方专有名词,在从化地名中多有所见,大概意思是靠近山坡之地,此地正是因为老虎经常出没而得名。不仅老虎輋,其附近的云台山、黄鹿嶂、风火岭、青龙头等山,都不时会出现老虎的踪迹,山上的村民时常受惊吓,纷纷往山下人多的地方逃命。
在青龙头附近有“五十”和“米埔”两个圩市,前者又叫“鸡笼岗”圩,由于圩期为逢五逢十,故又名“五十”圩;后者是流溪河上游最大的圩市,因多米铺而得名。周边还有平地岗、沙岗和三层等较多人聚居的村楼,是山上的人们躲避虎祸时常到的地方。
随后,这位县官始终无法忘记这段惊险的历程,于是他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写了一副绝妙对联,巧用双关,被传颂至今:
望云台,登鹿嶂,听见老虎輋中行,走落平地岗,怕到心头五十五十;
上米埔,下沙岗,经过青龙头上舞,驾腾风火岭,现出鳞甲三层三层。
翻阅从化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地名志,我们看到吕田有“老虎冚(窿)”、灌村有“老虎仔形”、东明有“死老虎”、棋杆有“虎塘岭”、良口有“老虎坳”和“老虎头”,后者还是从化第四高峰,海拔1105米。在流溪河两岸,似乎多有老虎行迹,常见诸如“老虎窦”“老虎氹”“老虎石”等妇孺皆知的地名,可谓到处可见有“老虎”元素的地名。
可以说,虎是人们崇拜并畏惧的对象,其形象也构成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风俗文化,雅俗共赏。不过,真正的虎就不那么“平易近人”了。虎种类繁多,大小各异,分布在我国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的则被称为华南虎。成年华南虎的平均体重大约180公斤,几乎是人的两三倍。1964年,陕西秦岭捕获一只雄虎,身长2.9米,体重190公斤。据说,人类的平均咬力为47公斤,而老虎则可以超过400公斤。所以,人类历来畏虎,可谓“谈虎色变”。
清朝大儒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之卷二十一《兽语》,多次出现关于从化出现老虎的记载:之一:《虎》
从化山中多虎,常绯衣幞头盛陈仪从而出,夜则灯火煌煌射林薄,见者以为山神也。欲食人,则脱幞头绯衣,复变为虎,乃大哮吼而前。盖帝命山神以治虎,而虎即假山神冠服以食人。谓虎即山神耶?是帝命山神为虎也。吾不知其解矣。①
之二:《凶年虎》
从化县凶年多虎,猎者为机阱林中,而击土以致虎。虎每伏地,击土则必跳跃而出,出时其饱易击,饥则难,故尝以甘饵投之。传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噫嘻!虎不食人,人自为甘饵以投之,奈何哉!②
从化之所以多有猛虎出没,是因为从化属于粤北山区向珠三角平原过渡的地带,北片为南粤五岭外围,山林众多,且郁郁葱葱,溪流纵横,多猛兽出没。更为重要的是,这里冬无严寒,有着适宜野兽生存的条件,据县志记载:从化县野生动物种类甚多,如野兔、野鼠、果子狸、山猪、野狗、黄猄、豺狼,鹿和豹等,形成了一条稳定的食物链,生态相对平衡,老虎可以安稳生存。
在政协从化文史委1985年2月出版的《从化温泉》有一些与虎相关的记载:民国初年,在温泉“青龙头”,村民徐观清被老虎咬死叼走;另一老妇(徐榕秋的祖母)也被老虎咬死拉走。可见,虎患确实存在于从化坊间,威胁附近居民的人身安全。③
翻阅1958年2月1日的《流溪河报》(从化县委20世纪50年代的机关报),有如下记述:“桃源乡平地岗社民兵克服了寒天冰冻的种种困难,星夜到大山去捕兽,1月26日晚捕有一个老虎,为农业生产献出一点力量。”④
而年过花甲的温泉灌村人罗志全则似乎有说不完的老虎话题。他回忆道,大约在1964年,在村民通常放牛的地方附近,曾发生一头牛被老虎叼走之事,事后在不远处,人们牛骨满地,一片狼藉,唯牛角和牛蹄尚存。1965年,罗志全还亲眼看到邻家的大猪被老虎咬住叼走,叼着猪的老虎轻易跃上山坡扬长而去,邻居拿出打鸟用的枪支追赶也无济于事,这让村民恐惧了好长一段时间。罗志全还听长辈说起,村中有一妇人被老虎叼走,后来在山上被发现时只剩下手镯和钥匙,让人不寒而栗。他总结出,老虎专门为害那些人少、村小的地方。灌村所在地山林众多,山溪遍布,其中大尖山和凤凰山都重峦叠嶂,起伏连绵,随着石坑圩的发展,更为偏僻的凤凰山明显要比大尖山多老虎出没。老虎还最喜爱芒草地,而尽量避开松苗(树)多的区域,据说,老虎最怕碰到松苗常见的毛毛虫,后者有可能使老虎皮肤溃烂。
其实,不仅在从化的北片山区,连南部的平原地带也有老虎的踪迹。据一份记录所写,从化太平的黄溪(村),以前的名字是“黄泥蔃”,古书有时写作“黄鹂响”。1953年8月,在该地的后山发现一只受伤死去的老虎。原来,两天前,当地村民在山上发现老虎,用枪将其击伤,但让其逃走了,后来,村里的狗都向着村后的山坡猛吠,但这些狗就是不敢靠近,人们过去一看,都惊出一身汗,只见一只老虎躺在地上,可能刚刚死去不久,人们估计是老虎受枪伤后逃走,但未能走远,且无法猎食,又想到村里找东西吃,最后死在村后。随后,全村都像过年一样庆祝此事,抬着老虎游村,大胆的小孩也跟着玩,还过了一把“摸老虎屁股”的瘾。最后,上级有关部门运走了老虎,对村里略作奖励。后来,当地人还继续延续这个故事,说即使老虎老死于山林,仍能威慑其它动物,所谓“虎死威风在”就是这个意思。直至今日,被圈养的老虎在动物园栅栏里的一声怒吼,仍能使人顿生几分畏惧之心。而在古代,将军们多用虎皮挂在帐中或铺于座上,是为了借虎威壮军威。将军所在的营帐叫“虎帐”,将军的威风叫“虎威”,勇士、壮士叫“虎贲”。《三国演义》中关羽等五位蜀汉将军就被称为“五虎上将”,历代武官中,“虎骑将军”和“虎贲中郎将”之类比比皆是。时至今日,军中勇将和运动场上的竞技好手仍被称为“虎将”。
以前,虎害在山区的从化出现过,而广州市区又如何呢?再次翻阅1999年1月的《羊城晚报》,可发现有一篇题为《我住双井街见证虎患》的老广州见闻,讲述象岗山下的双井街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多次出现老虎,并且先后叼走孩子“阿美”“执仔”等五人,让其家人痛不欲生,震动省城,随后,大家都购买装备,邻里间一呼百应,齐心协力以驱赶猛兽。
其实远在三百公里以外的恩平,甚至在20世纪的70年代中期还曾出现过虎患,1975年4月2日的《文汇报》即有1篇题为《少年李光群搏虎救社员》的报道,讲述恩平县那吉公社的十五岁李光群打虎救人并与人合力打死老虎的事迹,在这则报道中被打死的是一只75斤重未成年的华南虎。
《文汇报》上关于少年李光群博虎救人的报道
老虎的数量,深受人们的政策和环境影响。据研究,华南虎曾广泛地分布在我国,估计超过10万只;到20世纪中期,野生华南虎数量有4000只左右。1959年,林业部将华南虎划归为有害动物,号召组织打虎队捕杀,但东北虎则被列入与大熊猫相同类的保护动物,可以活捕,不能杀死。
据记载,在1953—1963年,有一个打虎队在岭南一带共捕杀了百余只虎、豹,其中,在广东北部共捕杀了17只老虎。各地大规模的捕杀在此期间持续进行,各基层单位还表彰“打虎英雄”和“灭害模范”,使华南虎数量锐减。
1973年5月,华南虎被列为三级保护动物,但只要能保证数量增长仍然允许捕猎。1979年,原国家农业部将其列为一级保护动物。1981年,估计野生华南虎大约不到200只。1989年,国家颁发《野生动物保护法》,终于在法律上保护华南虎。1996年,联合国将其列为第一号濒危物种,列世界十大濒危物种之首。20世纪90年代,野生华南虎据称仅剩二三十只。事实上,到2000年时,国外专家称华南虎已经在野外灭绝。
再说回从化的老虎,确实销声匿迹多时矣,曾经虎害为患的地区,因为山环水绕,植被良好,如今大部分都成为景区,或者住宅区楼盘,时常游人如鲫,人气十足。
粤人喜用“咸丰年代之事”来比喻遥远的往事,而一百六十多年过去了,从化的老百姓不再害怕老虎的伤害了,虎患之地也已经沧海桑田之变,这片土地正努力被打造成“财富小镇”,而“老虎輋”这个地方,更成为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所在地,到处书声琅琅,人文荟萃,变成一片求学的热土。流溪河依旧流水汤汤,而这些古地名,还有虎患的往事,恐怕已经鲜为人知了。
注释:
①②(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31页;第544页。
③政协从化县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从化温泉专集》,1985年2月版,第33页。
④佚名:《流溪河两岸》,《流溪河报》1958年2月1日第2版。
(作者单位:广州市从化区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黄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