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清华大学传出喜讯:该校机械系博士研究生区智明成功通过论文答辩,获得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这是新中国第一代自主培养的“国产博士”之一。区智明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是焊接专业,由此他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科技界自主培养的第一个焊接专业博士。
一、从新会五堡村走出来的清华大学博士、教授
区智明,1945年出生于广东新会县小冈乡五堡村(领属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区智明自幼学习刻苦、品学兼优,中小学时期每次考试成绩均列榜首,他的母校新会二中长期流传着他发奋求学的励志故事。1965年,区智明从新会二中高中毕业,以优异的分数考进清华大学机械系。
就在区智明置身清华校园满怀憧憬立志投身工学研究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区智明在清华大学不能平静地做学问了。1970年,区智明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分配留校任教。他很珍惜能够留在清华大学工作这一机会,一边工作一边自学,跟着资深教授当助手,如饥似渴吸收专业知识。
1981年,区智明面临一个人生的重大机遇:新中国首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清华大学首次招收焊接专业博士。区智明多年储存的知识能量派上用场,“过五关砍六将”终于如愿考上清华大学焊接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攻读焊接专业博士学位期间,区智明在导师潘际銮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在获国家发明一等奖的“新型MIG焊接电弧控制法”的研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于1984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他在做博士论文期间,瞄准世界先进水平,以献身于祖国科学事业的精神,奋力拼搏,表现出一个年轻科学工作者的优秀品质,获得导师的高度赞赏。
获得清华大学焊接专业博士学位后,区智明历任清华大学机械学院副教授和教授,还担任清华大学焊接教研室主任、机械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机械学院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焊接学会理事长、中国焊接学会理事和中国电弧焊工艺及设备专业委员会主席。
二、区智明的科技发明为国争光
多年的教育工作和科研攻关,区智明主要从事材料加工和焊接过程的控制与自动化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通过刻苦钻研,他获得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1984年,区智明作为主要研究者之一研究成功的“新型MIG焊接电弧控制法”,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多年来,区智明和他
所在的科研团队在MIG/MAG电弧焊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并已分别在中国、美国和欧洲获得发明专利。
值得一提的是,区智明的焊接专业发明专利“新型MIC焊接电弧控制法”进入欧洲工业市场,与欧洲一家公司签订转让此项技术的协议。当时国外报界惊呼:“这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过去都是先进工业国向中国转让技术,而这次却是中国向先进工业国转让技术。”外国记者问区智明,看着中国人的发明技术在国外受到热捧和赞扬,心里有什么感受?区智明平静地说:“因为我们是新中国自主培养的第一代博士,我们要为国争光,我们的发明和创造可以造福国际社会,我们深感快乐”。
区智明对某些中国人在学历、学位问题上的“崇洋媚外”心态很感慨,社会上至今有一种论调,说“土博士”不如“洋博士”,博士学位还是外国颁发的含金量
高。然而这样的结论是事实吗?国产博士含金量又是怎样呢?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国产博士”的区智明以亲身经历严正反驳:国产博士并不比洋博士差!
事实也的确如此。翻开中国第一代博士结业记录,累累学术硕果,完全可以与“洋博士”一竞高下。博士建制始于欧洲中世纪。中国博士建制步履维艰。为培养通儒,晚清政府钦定章程,颁布律令,今年“大学院”,明年“通儒院”,但只是“评议”,不是夭折襁褓,便如昙花一现。直到1935年,国民党政府才公布《学位授予法》,形成研究生教育体系。但直至1949年,博士学位之授予,仍是纸上谈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首先于20世纪50年代培养出了于敏、周光召等具有博士水平的研究生。我国研究生事业本已有了长足进展,但此后这一初创事业中断了12年。1979年11月,邓小平宣布:中国也要建立学位制度。1980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中国学位制度正式走上法制化轨道。
1989年国庆前夕,据国家教育委员会的统计:我国在1988年一年所授予的博士已达1700人,首次超过同期从国外学成归来的博士,在祖国学位制度史上竖起了一块辉煌的里程碑。
1988年3月24日,《中国教育报》刊文赞扬中国自主培养第一代博士科研成果丰硕,没有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的最新统计:从1982年至1987年底,我国自己培养和授予学位的博士已达到1200多人,其中仅1987年一年就授予590多人以博士学位。这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大进展,标志着我国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本上立足国内的战略目标已在逐步实现。实践证明,我国自己培养的博士质量是好的,水平是高的,涌现出一批像徐功巧、高歌、倪以信、区智明等做取得优异成绩并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杰出人才。绝大多数博士目前都活跃在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工作岗位上,不少人已被聘为教授、研究员,成为教学和科研的重要骨干及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有的获得国家发明奖和重大科技成果奖,一批具有开创性的科研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而且在许多领域达到或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50多位中国博士正在国内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新的科研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果。他们的成就,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新贡献,赢得了国内外的普遍赞誉。可以说,我国自己培养的博士完全能够与国外发达国家所培养的博士相媲美。
三、区智明成功的秘诀:刻苦钻研哲学
近年来,区智明教授致力于研究焊接学界难题:减少短路过渡焊接飞溅的问题。飞溅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焊接技术人员的一个世界性难题,严重影响了CO2焊的应用和推广。区智明教授研发的减少短路过渡焊接飞溅的方法,比美国林肯公司著名的STT(表面张力过渡)技术的效果更好,不但飞溅小、焊缝成形更好,而且可以可在大电流区间进行焊接。更神奇的是它对任何一台熔化极电弧焊机都适用,还不会使焊机增加哪怕一个按钮或开关。这项技术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取得多国专利并成功向多个发达国家输出,将对进一步扩展CO2焊的应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平日的科学研究中,区智明博士不单注重技术手段应用,还深入研究社会哲学课题,借此锻炼辩证明晰的思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天生不同属性无法亲近吗?区智明不赞同这样的观点,在他看来,一个成功的科学家,一定是一个对哲学有所认识有所感悟的人文科学爱好者;一个科学家要在科研领域走得踏实走得久远,支撑他的必定有哲学的原理和力量。
早在读博士研究生,区智明就根据自身体会,写下《科技发明的辩证思维》一文,阐述科学发明不能离开哲学思维指导的密切关系。区智明在《科技发明的辩证思维》中深有体会地说:“专业知识和经验在科研中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是作者认为正确的思维方法也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在一些创造性的科研工作中思维方法的正确与否有时甚至成为科研工作成败的关键。辩证思维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摆脱一些传统观念和传统方法的束缚保持头脑的清醒使研究工作出现新的转折和突破。”接着,他生动地介绍了在科研工作中如何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做出了技术发明在导师指导下在创造“新型MIG焊接电弧控制法”中发挥出重要作用获国家发明一等奖的过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会贯通更有利于科学家的研究和进步,这如今已经成为学术界公认的必然法则了。
1987年,区智明赴丹麦欧洲材料连接研究所进修,1988年回国。由于多年来在焊接电弧控制、电弧在焊接磁场中的行为、全位置焊接与熔深控制及开关型焊接电源等方面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并且在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专业论文30多篇,区智明于1991年被国家教育委员会授予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
四、区智明教授深深热爱着五邑家乡
如今,年近七十的区智明教授退而不休,依然活跃于科技科研第一线,精心培养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
区智明虽然久居京华,但是爱乡情浓,他多年来一直关注着家乡江门五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并提出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下面略举两个例子,足见区智明教授对家乡深深的热爱和关怀:
其一,区智明教授建议家乡要重视科技信息的收集。2009年12月,回乡恳亲的江门五邑籍院士和专家学者在座谈会上对家乡江门的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内容涉及加强华侨工作、重视教育事业和各项科技发展、加强对外宣传等。时任江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的李崴、谢日荣出席座谈会。座谈会上,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区智明发言建议,希望江门相关职能部门需要提高产值的科技含量,因为继续走劳动密集型的发展道路,在将来的竞争中会吃亏。江门要不定期搜集本地所需要的各种技术和科技信息,编成《科技信息需求》专题文件,列出所遇到的困难和所需科技信息,交给有关协会或组织散发。分布在海内外的江门五邑乡亲看见了这份需求信息,就会去关注、联系和帮忙推荐,这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决办法。
其二,区智明教授鼓励在京读书的五邑籍大学生发奋读书努力成才。2013年4月17日上午,由北京广东五邑侨乡海外联谊会和江门一中2009届北京校友联合主办的“2011年在京五邑学子联欢会”在北京大学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邝宇平、著名计算机专家谭浩强、梁启超外孙女吴荔明、清华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区智明等五邑籍的清华、北大教授及在京莘莘学子近百人参加活动。北京大学的黄兰教授、黄嘉佑、吴荔明教授及清华大学的麦家煊教授、区智明教授先后发言,分别从自己的经历说起,分析在京求学要注意的问题,并鼓励学子们要珍惜在北京上大学的机会,好好学习,争取早日报效祖国和家乡!
区智明教授心系侨乡心系故园,这一份殷殷赤子情、拳拳游子意真是令人深受感动令人深感钦敬。看来,我们这位新中国自主培养的第一个焊接专业博士,在他的人生字典里面,不单有他驰名国际的发明创造,还有他爱国爱乡的高尚情怀。
(本文作者系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五邑侨史》杂志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