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福,称征士,酉头都神泉人。生有异质,再岁而孤,五岁不言。一日,忽见蛙毙道旁,始作声,讶曰:“此非‘出’字乎?(谓蛙死仰腹形如‘出’字)”闻者惊异,自是矢口成章,下笔俱有神助,众皆以神童呼之。有北山驿丞遇福,从其母于陇上,戏以“拾穗与神童”之句,福即应声对以“折梅逢驿使”。其颖徹天成多类此。洪武间,征举赴京陛见,以其年稚,遣行人林鼎元护归,令有司给月米,待壮赴用。未几病卒,是年十四。其临终有问之曰:“尔何年再生?”应曰:“待五百年后耳。”谶所谓“文昌山上玉华笏,五百年后圣人出”,意或在此。所著有《咏月诗三十首》并各诗辞。至清顺治十四年,庠士呈学宪崇祀乡贤。
上面是康熙版、雍正版《惠来县志·乡贤》对惠来县神泉镇神童苏福的记载。苏福是六百多年前闻名全国的神童,他活在人世间短短14个年头,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现存有《秋风辞》《纨扇行》《三十夜月诗》《遣睡魔》《送林鼎元诗》,以《三十夜月诗》为代表作。清顺治十四年(1657),举祀乡贤。他的故事在潮汕地区广泛流传,他的诗词得到历代文人推崇,与他有关的遗物遗迹数百年来备受世人的凭吊。
苏福画像(吴书智画,翻拍自2010年《神童文化》)
一、五岁不言疑为哑,一朝开言惊乡人
明洪武五年(1372)农历二月初一日巳时,苏福出生于潮州府潮阳县酉头都神泉村(为苏福后人提供。《惠来县志》记载为明洪武四年)。这是苏家时隔10余年后出生的第二个孩子,其父苏昭明、母亲方氏甚是欢喜。苏福先祖务商,于南宋末年由福建迁移到神泉定居,家道殷裕,其祖父苏太乙毕生来往于粤、闽、浙一带做生意,常年漂洋过海经商。苏福两岁的时候,其父亲不幸去世,家庭坎坷,祖父忙于生计,母亲忙于料理家务,年幼的苏福缺乏关爱和照料,没有玩伴,他常常孤独的望着浩渺的海水出神,神游在自己的世界里,长到5岁,仍然不会开口说话,母亲非常着急。乡人都以为苏福是哑巴。
有一天,祖父苏太乙带他外出,忽见道旁有一仰腹死蛙(形如“出”字),苏福始作声讶曰:“此非‘出’字乎?”苏太乙大惊之余顿时如释重负,感叹说:“你是在你母亲肚里读了书再出来的!”乡人闻之,皆感惊异。于是,苏太乙当即延请名师到家里教导苏福读书识字,每逢外出到闽、浙经商,常常携带苏福随身同往,告悉各地景象与风俗,带他浏览各地名胜古迹及名人诗词丹青,他所见过目不忘,所闻过耳入脑。苏太乙见苏福年幼聪慧,头脑敏锐,更加疼爱有加。
“自是矢口成章,下笔俱有神助,众皆以神童呼之。”①苏福自从开口说话,特别是接受启蒙教育后,出口成章,善能吟诵诗文,下笔如有神助,神泉邻里皆以“神童”称之。有一天,苏福跟着母亲走在田陇上,偶遇潮阳县北山驿(北山驿设于今东陇镇北山村,毗邻神泉)驿丞。驿丞早就听闻苏福“神童”的大名,有意试探他,随口云:“拾穗与神童”,苏福即应声答:“折梅逢驿使”。其对答颖敏天成,驿丞赞佩。一天,苏福祖父带他到一寺庙住宿,住持对苏福名声早有耳闻,有心面试他的才学,沉着脸说:“小施主,早晨听钟声起床,打扫后厅,然后把鸡放出,话勿多说,听清楚么?”苏福听罢,随口而出:“早起听钟执扫箕,打扫后厅放笼鸡;我人哩是在呾话,勿呾又是在做诗。”惊得住持一愣一愣的。类此传闻不胜枚举。
苏福在家天天跟随母亲白天劳作,晚上纳凉,母亲手摇纨扇替他驱蚊的形象深深烙印在他心中,母亲寡居孤独的身影,促使他写下《纨扇行》②:
妾有一匹绢,照眼光凌乱。范以湘江筠,裁为合欢扇。
娟娟花月美,皎皎梅雪粲。向来启炎溽,执手同缱绻。
朝携麦陇去,为妾障容面。暮伴纱厨宿,为妾散香汗。
恩情非轻薄,信誓成旦旦。华容未衰朽,世路易冰炭。
终身隔幽闭,谁复转青眄?君不见,金屋贮阿娇,长门锁春怨。玉楼宴环奴,驿庭碎花钿。
人耶物耶古如斯,彳亍风前发三叹。
二、神泉独标不合流,独联遗世难觅对
雍正《惠来县志》记载:“神泉,在县南十五里,神泉三面距海,诸水皆咸,此泉发源文昌山下,隆冬不竭,味独甘凉,堡内咸资汲焉。”神泉港是国家一级渔港,“海角甘泉”是神泉港一处闻名遐迩的地标性建筑。据传,唐时已有闽浙沿海商船往来广州时在神泉港停泊,唐宋时村后有一“圣王庙”,因村在庙前,故当时称为“神前村”。圣王庙有鉎钟一口,上铸有“唐玄宗元和庚子中秋福建胡其成等敬送”题款,1958年被毁。圣王庙祀南海神,唐玄宗时封为广利王,为县内见诸记载最早的神庙。宋末于圣王庙东约500米处,发现一泉堀,水质甘醇,取之不竭,村民共饮此水,故村名由“神前”改为“神泉”。苏福生于斯长于斯,从小喝着“神泉”的水长大,小小年纪就对甘泉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七岁那年,挥笔写下几百年来难觅佳对的独联“快取携而不竭任卤浸咸蒸独标平淡”。此联对甘泉的描述能充分抓住特征,形象生动而完整,从静态写,从动态写,从现实写,从联想写。更可贵的是通过这短短15个字,体现了一种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此联一出,顿时引来各地文人骚客纷纷蝉联,神泉由此名重一时。究竟是“泉以人显”,还是“城以泉称”,应该两者相辅相成吧。
要蝉联,就必须具备上述两个层次的内容。再加上此联平仄镶嵌独特,又与神泉奇景巧妙结合,所抒发的情怀境界相当高远,因此几百年来难觅可对之句,成为不折不扣的独联。当年郭沫若先生南昌起义失败后来到神泉等待乘船去香港,听当地人说起该联以及该联作者的故事,顿感兴趣。但是,不知是由于对当地的人文历史缺乏必要的了解,还是由于颠沛流离的生活环境影响,以至于素有捷才曾在蝉联上留下许多精妙绝对的一代文豪,对此独联思索良久,却没有留下下联。当地还有另一传说,当时郭沫若对出来了,写在纸上,沉吟一会,随手揉成一团,扔掉了。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郭沫若的这一经历都使这个独联之难对得到了一个相当权威的佐证。这句独联刻在“海角甘泉”亭的石柱上,该亭由八根石柱支撑,由于濒临海边,从亭子落成的那一天起就常受台风摧毁,每逢大台风,石柱断折不知有多少次,唯独刻有独联的那一根石柱,从未断过,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至今记载蝉续下联的有19联,如清光绪年间翰林院编修、探花陈作霖(浙江人)在就任惠来盐场知事时所对:
快取携而不竭任卤浸咸蒸独标平淡
怪消受以无穷虽江翻峡倒愈见涵容③
清乾隆十七年(1725),惠来知县王纬在泉堀东侧建亭,当时亭处于村外,周围沙丘绵延,形势孤独,故又于亭南建塔1座,塔高7层,26.4米,八角实心,贝灰夯筑,底层有装饰门,向西北,门额刻有“玉华塔”三字。亭内立有神泉亭塔碑,详细记述建亭缘由和过程。
附:《神泉亭塔碑记》④
余雅不尚堪舆言,为其事涉渺茫,易惑人也。然往古贤哲之流多习之者,而人文彪炳之邦,其山川类多秀拔,天造地设者无论矣。即缺陷之区,人功之所补救,又莫不各有其验。盖乾坤钟毓之气,风雨之所和会,天人合一,理或然也。县南十余里有神泉城,大海在其南,咸潮郁蒸,井水尽苦。城东有泉,味独甘洌。虽深广不数尺,饮者千余家,随其所至,先后序次以汲,无所于競,亦无不各餍其欲焉。或曰:前明征士苏福居此,引众凿此泉,故泉以人显,城以泉称也。或又曰:是泉也,能疗百疾,取而饮者无不瘳,若有神助,故神之也。兹不具论。余独爱其处,斥卤而能甘耳,任取携而不竭,克自振拔,有功于民;非所谓变化无方,普美利而不言之者欤?因谋诸绅士,筑亭于其小墩处,颜之曰:养正甃。其泉以巨石自亭而达泉,悉易以石途。俾斯泉不致隐没不彰,行者既利于攸往,待汲者亦不患无所憩息。亭基既成,遥观俯瞩,觉势孤而无以为辅,且重洋密迩,城之巽峰不甚高,地势直走,神气亦不完固,因并建塔于其左,近镇海氛,远挹山秀,与县城文昌诸塔,形势天然,若相朝拱。惠邑枕山面海,气象本雄,文武两闱,蝉联鹊起,余之为此,不过就其地之所缺,行乎意之所安,并非青乌家术,有邀福志也。将来文运光昌,迥倍畴昔,是盖邑治之气化日开,多士之潜修益懋,余固不任受功也。爰将在事绅耆姓名及所糜银两,勒之于石,以明建筑本怀,且以望后之官斯土者。
赐进士潮州府惠来县正堂加三级记录五次知县
王玮撰
神泉书院掌教刘大滨书
乾隆十七年岁次壬申孟秋吉旦
三、海上漂泊三月余,天下遍传卅夜月
洪武十二年(1379)苏福8岁时,跟随祖父乘船到福建泉州与浙江宁波等地经商。他白天攻读诗书,夜晚,当大人们入睡以后,他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船舷,时而远望波涛汹涌的海面,时而仰望寥廓神秘的苍穹,观赏月光,仔细观察探究每夜月亮的细微变化。神童的内心世界无人知晓,祖父见他天天如此,暗暗纳罕,但也不去打扰他。这次旅程历时3月有余,回到神泉后,苏福向祖父呈上他在这3个月时间里写下的《三十夜月诗》。祖父细细披阅以后,顿感字字精妙,句句珠玑,欣喜异常,立马传递邻里轮阅。此诗不翼而飞,迅速传到时任潮阳知县杨智案前.杨县令阅后感慨万分,难以相信这三十首咏月诗是一位8岁孩童所写,赞称“此乃当代神童也”!立即禀报上司,呈报朝廷。
《三十夜月诗》⑤
初一:气朔盈虚又一初,嫦娥底事半分无;却于无处分明有,浑是先天太极图。
初二:三足金乌已敛形,且看兔魄一痕生;嫦娥不是梳妆手,终夜娥眉画不成。
初三:日落江城半掩门,城西斜眺已黄昏;何人伸得披云手,错把青天捻一痕。
初四:禁鼓才闻第一敲,忽看新月挂林梢;谁家宝镜新藏匣,盖小参差掩不交。
初五:浮云散尽碧天西,那处佳人露只眉;正可开樽邀客饮,只愁易落不迟迟。
初六:烛笼西坠敛余红,谁把新镰挂晚空;此际莫嫌光彩少,也堪邀客酒盈钟。
初七:牛女依期渡汉河,广寒孤枕奈愁何;此时方与人间约,剖破冰盘下碧波。
初八:新月弯弓欲上弦,初昏光彩到中天;与君对影三人酌,酌到中宵分散眠。
初九:堪叹人生奈若何,良宵遇酒且高歌;不知娥女归何处,留住中天一只梭。
初十:上弦初过未团圆,已有清辉耀九天;伴我举杯相对饮,三更鼓响未成眠。
十一:敛翼阳乌若木林,半轮新月到天心;人生何问圆兼缺,且向中庭酒满斟。
十二:晚至天心过半轮,微微清影照黄昏;忘眠任到三更鼓,留住余光伴酒樽。
十三:半轮未满缺些儿,后夜阴晴未得知;已有清辉连四境,何妨对此酌金卮。
十四:良夜推移二七当,银蟾尚减一分光;光辉未必输三五,任待邀朋酒满觞。
十五:天上人间月半中,中秋八月半欣逢;四时但愿长如此,只恐推移渐不同。
十六:十五圆非今夜圆,只因圆处减婵娟;有钱时节常常是,恐与姮娥不有缘。
十七:一鼓初敲韵未终,好看破镜上苍空;但知光彩依然在,任待骚人说不同。
十八:二九良宵此夜当,镜轮虽破有余光;劝君夜饮停杯待,二鼓初敲管上窗。
十九:玉漏迢迢夜未央,俄看卯白上东方;其中桂影依然在,想是仙枝会短长。
二十:非弓非镜亦非梳,二十还同一十初;借问嫦娥蚀多少,三分已蚀一分余。
廿一:破镜缘何少半亏?阳精倒迫若相催;弓弦过满知何似?正是弯弓欲射时。
廿二:三更半夜未成眠,残月今宵正下弦;若有远行人起早,也应相伴五更天。
廿三:此夜弯弓不上弦,名为残月又如鲜;五更回望东楼上,想是嫦娥遗片莲。
廿四:三八良宵正此天,三更残月上楼前;嫦娥早起梳妆罢,斜插银梳向鬓边。
廿五:破镜三分去二分,看来惟有一分存;嫦娥妆饰何堪比,想是梳妆半叶痕。
廿六:四鼓敲推更已残,腰镰谁把上东山?似弓还大梳还小,小碟谁将叠大盘。
廿七:频敲玉漏夜迟迟,残月弯弓上海湄;想是惜花人起早,慌忙只画半边眉。
廿八:五鼓初终擂正哗,双眉初上海之涯;江州商妇知羞者,犹抱琵琶半面遮。
廿九:东海金鸡已唱酬,未看初日上东楼;浮云收尽天如水,渔父谁抛钓一钩?
三十:才周一月匝三旬,不见清辉有半痕;娥女夜眠甘守寂,恰如陈后闭长门。
苏福的诗,后代评论很多。明隆庆《潮阳县志》载:“福诗,藻丽奇瑰,豪纵不羁,……有太白、李贺所不能道者,使天假之以年,其所就当未可量。”清代海阳郑昌时编纂《韩江闻见录》载称:弇州王元美(王世贞,号凤洲,江苏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尝云:“余读苏神童《初一夜月诗》至末二句‘却于无处分明有,浑是先天太极图’,饶他湛甘泉诸公再理会几年,亦说不到。”清乾隆三年(1738),惠来知县杨宗秉奉命建神童苏家祠于神泉城内,杨宗秉亲往题联“三十夜海月题诗,思空太极”,神泉贡生胡斗槎对其句“五百年玉笏朝天,兆应何人”。⑥诸多史料可见,苏福的诗词历来深受文人学士高度评价。胡斗槎有一首高度概括苏福的诗歌《怀苏征士》:“莫道天涯少逸才,文昭征士是我魁。秋风夜月辞藻璨,白璧明珠色相瑰。舞剑长歌天欲泣,题诗送别客停杯。守先待后有谁继,五百余年愿未灰。”⑦
四、金殿比试亏一筹,神童美名后世扬
洪武十七年(1384),朝廷征聘神童,宣召苏福上京(南京)应征神童科恩科考试(当年因朝廷征聘苏福上京应试,故后人称苏福为“苏征士”)。潮州知府与潮阳县令分别派衙吏与差役护送苏福到南京应征神童科考试。
洪武十七年(1384)苏福年仅十三四岁,民间相传:当年神童科试,为发挥参加考试神童的才智与特长,没有命题,颁诏应试自选题目,苏福挥笔而就。洪武皇帝朱元璋事前曾御览潮州府呈上苏福《三十夜月诗》,赞不绝口,叹道:“此乃当今神童矣!”(明代“三大神童,有说是“苏福、解缙、张居正”;有说是“苏福、解缙、杨慎”,除了苏福早夭,解缙、张居正、杨慎后来皆位极人臣;苏福后裔、神泉镇苏文炳先生祖上传下资料则是“朱元璋、解缙、苏福”)。相传殿试时,朱元璋亲自面试,和苏福同场PK的是“三大神童”之一、明朝大名鼎鼎的大才子解缙。解缙(1369—1415),洪武年间进士,授中书庶吉士,后罢官,建文帝时再出仕,永乐初,任翰林学士,主持纂修 《永乐大典》,后谪官下狱被杀,著有《解文毅公集》《春雨杂述》等。
朱元璋出对:“螃蟹横行,通身甲胄。”解缙对:“蜘蛛结网,满腹经纶。”苏福对:“鸾凤高飞,遍体文章。”⑧对子讲究的是下联盖上联。无疑,苏福的下联是盖过了朱元璋的上联,“鸾凤”比“螃蟹”高档;甲胄是武官,文章是文官,文官大过武官。但年幼的苏福忽视了他面对的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朱元璋见苏福的对子锋芒毕露,心生不悦。而老油条解缙(其实也才16岁)经验老到,用“蜘蛛”对“螃蟹”,蜘蛛当然比不过螃蟹。
朱元璋不甘心被苏福盖过,又出一个上联:“灯明月明大明一统。”苏福对:“君武臣武洪武万年。”⑨
这本是非常好的一个对子,朱元璋是开国皇帝,手下臣子随他出生入死打下天下,自然是“君武臣武”。谁知这又捅到朱元璋的痛处,他对手下立下汗马功劳的兄弟颇为忌惮,后来一一除掉可以看出朱元璋对这班兄弟的用心,而苏福居然傻到将“君臣”并列。于是,朱元璋以苏福“年稚”为借口,命其“暂归故里,候壮待用”。
苏福闷闷不乐回到南京驿馆,当夜写下《秋风辞》,抒发他的雄心壮志。
《秋风辞》⑩
庭皋梧影动,树杪秋风起,人见秋风悲,我见秋风喜。彤云扫尽烟尘生,万里乾坤净如洗,冥鸿一举横四海,霜隼孤飞渺千里。从渠伯劳燕,零落下蓬苇。芃兰傲霜秀苍玉,丛桂摇空喷金蕊。从渠蒲柳姿,萧疏叹零萎。人言西风吹人老,漆发酡颜变枯槁,又言西风生客愁,砭骨寒心裂肝脑。吁嗟西风兮本无情,惨慄者自悚,衰谢者自惊。丈夫不与草木腐,安与草木同枯荣。我愿西风常识面,年年岁岁长相见。吹将鬓发似磻溪,快我鹰扬邈云汉。
五、文昌山上玉华笏,五百年后圣人出
朱元璋特地派遣吏部主事林鼎元(福建莆田人)护送苏福回归家乡,颁令有司月给廪米,待体壮成年后任用。苏福满怀希望而来,失望而归,想到家乡亲人的殷殷期盼,苏福忧闷郁结于心。他毕竟只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长途跋涉再加上心情郁闷,行至濮州驿馆时,恰遇当地瘟疫流行,苏福不幸身染疫病。虽然林鼎元精心陪护,奈何身处旅途中,缺医少药,于洪武十九年(1386)正月十二日不幸病亡,年仅14岁。
苏福病重垂危之际,面对精心照料的林鼎元,强撑病体,写下《送林鼎元诗》(摘自康熙《惠来县志》):
开帘看春客窗暖,古壁尘埋碧瑶简。娇莺夜挟东风来,桃株满林红玉烂。巷南巷北花参差,飘垂络拥悬红丝。藐金挥掷压豪杰,使酒怒碎珊瑚枝。檐前压雾连钱动,驮玉归来宝山重。锦纹屏风龟甲香,梅帐思为楚山梦。我生十四犹坎坷,对酒观天不能饮。诸公尽上黄金台,空山零落眠云枕。抚剑长歌天为愁,明珠白璧将安投?汉家公侯哪有种,卫青牧豕皆封侯。
诗中回想他春天离开家乡到京城(南京)应征时春风得意的美好愿景,他以“娇莺”自居,“藐金挥掷压豪杰”,梦想一举成功,现实残酷,眼看同来的“诸公尽上黄金台”,而他自己却落得“空山零落眠云枕”,感叹自己“明珠白璧将安投”?发出强烈的质疑“汉家公侯哪有种,卫青牧豕皆封侯”。
相传苏福临终时,有人问他:“尔何年再生?”苏福应曰:“五百年后耳!”雍正《惠来县志·山川》记载这个传闻:“文昌山,在县南十五里,孤峰秀拔,有‘文昌山上玉华笏,五百年后圣人出’之谶明初神童苏福生,人以为验。”
苏福死后,林鼎元遂以“神童苏福于洪武十九年正月十二日在濮州驿羽化升天”复旨。洪武皇帝闻报,颁旨赐葬,御赐“国献家祯”碑匾。潮阳知县杨智奉旨建造苏福墓,葬于神泉赤山村马东山。
南明永历三年(1649年,清顺治六年)岁次己丑,苏福后裔、广东碣石水师总兵苏文重新修筑,碑文“永历己丑岁孟春之吉。皇明:崇祀乡贤,神童叔祖墓。总兵官侄孙苏文修”。碑座是明太祖御赐“国献家祯”碑匾(明洪武十九年,岁次丙寅,即1386年原物);路旁有神道碑,碑文“明神童苏先生墓道,万历戊戌岁后学方应祝立”。清顺治十四年(1657),庠士呈学宪崇祀乡贤。1991年,苏福墓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经苏福本家后裔、神泉民俗学者苏文炳审核斧正,特此致谢)
注释:
①康熙《惠来县志·人物》“苏福”篇。
②⑤⑩康熙《惠来县志·艺文》。
③④2002年版《惠来县志》。
⑥⑦2010年《神童文化》“歌咏神童诗词”。
⑧⑨2010年《神童文化》“神童苏福传奇”。
(作者单位:惠来县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