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民( 约1682—1728 年),字立人,号维时,晚年号棱翁,云南晋宁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 年)举人,以大挑一等,官至广东清远、博罗知县。李治民擅长书法,行、草最妙,其诗作风雅古朴,存稿极多,著有《棱翁集》六卷。他的子、孙皆善于文学,均进士出身。
李治民幼年丧母,他的父亲李典常年在县衙当辅助官吏,他则跟随祖母生活。李治民从小喜爱读书,但由于祖母年事已高,三个叔父都以种田为生,且又住在山村,家里经常没有油点灯夜读。李治民就经常一个人到深山的树林里拾木柴和树叶回家,点燃后借着火光读书。一天夜里,李治民琅琅不绝的读书声被路过的私塾老师黄绅仁听见。老师对他颇为欣赏,认为他是可造之才,便招他为徒到私塾念书。李治民勤奋学习,没过多久就成为秀才,后来又中了举人。
雍正五年(1727 年),李治民前往广东清远担任知县。作为地方官,李治民上任后就给自己书写了座右铭“穿衣吃饭,常思贫贱之时”。意思是有衣服穿、有饱饭吃,就要常常想想贫困而身份低微的时候,告诫自己要时刻保持勤俭廉洁。李治民一直把为官清廉作为自己的准则,而且他还用此教导他的学生,如《送及门宏礼宏信陈氏昆季归景东》写到:“读书志功名,舍本以逐末。昔人重道义,身心觅生活。二子及吾门,志气皆卓莹。”李治民在送别他的学生时,写下了这首诗。诗中告诫他的学生,读书是为提升道德修养而非追求功名富贵,道德文章是文人立身的根本,谆谆告诫兄弟两人及学生们时刻谨记圣人之训,修身养性,立志成为君子而非小人,更不能舍本逐末求取身外之物,鼓励他们立鸿鹄之志。对于子女后代的培养,李治民也能做到言传身教。据乾隆《晋宁州志》记载,李治民对敦促儿子李因培自小饱读经史这件事很是用心,亲自口授经籍。在他的严格训导下,李因培五六岁的时候就能背诵四书五经、《左传》、《国语》及《庄子》等书。每当有客人来到家里,李治民都要把儿子叫来在客人面前背诵经史,以此激励李因培的心志。李因培后来进入私塾读书,成绩常名列前茅,被人称为“小先生”,在乾隆十年(1745 年)考中进士,被授翰林学士。
从李治民的经历来看,他不但有“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的气节,更有亚圣“大丈夫”和“浩然之气”的情怀。科举成功后,李治民依然保持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值得一赞的是,他还注重教育家族成员和学生要恪尽职守、为民请命,从而有利于清廉官风的形成。
(作者单位: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史志办公室)
(责任编辑:梁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