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古代州邑,“英州”已随历史的风烟消散得几近模糊。但曾巩《送英州苏秘丞》(以下简称:《送》诗)及其中涉及的“真阳”古道,却不仅没有因“古奥”而变得模糊,反而在历经千年的时间发酵之后更具文化意蕴。
送英州苏秘丞①
远民歌舞戴升平,碧阁朱楼照眼明。
乡馔雨余收白蕈,客尊秋后对红英。
泷鸣真水遥通海,路入南山不隔城。
材术如君有余暇,出游应数拥双旌。
自元刻本将该诗颈联“泷鸣真水”中的“真”改为“浈”后,《送》诗便再难得到更广的流传。后人试图探究比依元刻本改“真”为“浈”更为深层的原因②,终因未触及问题的本质而无法解释清楚。
一、英德与“英州”“真阳”的关系
今广东省英德市, 地兼汉置的含洭、浈阳两县。五代至北宋称“英州”,南宋庆元元年(1195)后始有“英德”之名。据道光《英德县志》记载,“南汉乾亨五年(921),割广州兴王府之浈阳县置英州。”③这是目前可见的今英德之地首次以“英”出现的最早记载。道光《英德县志》引《舆地纪胜》的原话说:“英之名始于此。”④宋仁宗时,“英州军”兼领“浛光”“真阳”两县。
从宋乾兴元年(1022)“以旧县名同仁宗庙讳,改贞阳曰真阳”⑤,至元延祐元年(1314)“真阳、浛光二县省入英德州”⑥,“真阳”古县存在了近三百年。后“真阳”县废,因旧县名与新县名之间无任何字形或字义之联系,在其后“英德”的发展中难再睹“真”颜。“浛光”县虽废,却因县名发展演变为后来的“浛洸”,明清后成为“英德”仅次于县治的重要历史文化名“镇”。
二、历史上的“浈”“真”之辨
自汉置县,“浈阳”就与古浈水(翁江)有着先天的“血脉”关联。道光《英德县志》所载“应劭所称源出龙川之浈水”⑦中的“浈水”,即横跨粤中北部的今翁江。
据民国《英德县续志》记载,“浈水,一名翁江。”⑧唐后,“浈水”的含义开始发生变化,逐渐从原指今翁江变为现指今北江东源浈江。到了宋仁宗乾兴年间,今翁江与今浈江几乎同时停止使用“浈”名,并由此导致了许多历史悬案。
道光《英德县志》认为“唐以前无以南雄之水为浈水者”,并说“今称浈水”(下称“今浈水”)的上游(“保水”和“昌水”)二源“并出江西界”,因“昌水……水势颇盛,俗曰‘浈江’。”⑨宋仁宗时,“浈”歧引发的种种矛盾突然中止,并被庆历中“揽治断英”⑩的余靖间接记录:“(真)字本从‘水’从‘贞’。今朝以音犯庙讳,故改为‘真’。”11但从“浈”改为“真”后,两者仍然同音。其中的猫腻,余靖一清二楚。余靖所说“由是州以山名,县以水名”⑫,于韶适用,于英却未必然。
改名后的“真阳”,其治紧挨“英州”。但其管辖之地多在“英州”之东(下称“英东”)。随着“(今)浈水航道交通意义的提高”⑬,“真阳”的兵防重点逐渐西移。据《元丰九域志》载,“英州军”下辖的“真阳”四镇中,除“板步”在“英东”外,其余“清溪”“回口”“光口”三镇均在纵贯“英州”中部(下称“英中”)的“溱水”(今北江)沿岸。庆历间曾在“英州”为官的余靖,对此有独到的见解:“今天子都大梁,浮江淮而得大庾,故真水最便。”⑭这条源“出大庾岭”⑮的“今浈水”,在魏晋及之前被称为“始兴水”。它流经韶关与“武水”会合后南流至英,即道光《英德县志》所谓“溱水”。宋仁宗时因“今天子都大梁”,且其源在当时的“南雄州”北,流入“英州”境内后可能被称作“南雄之真”,简称“真水”。《英德县乡土志》记载:“真石在州北一十八里,东枕真水。”在“真石、浈山,浈石山,疑是一山”下,又注明乃“避宋讳”所致。⑯其“避讳”之说,似源于余靖。
从东汉的应劭,到北魏的郦道元,他们笔下的“浈水”都与道光《英德县志》所载之今翁江吻合。“浈阳”古县中的“浈”,即指“古浈水”。宋乾兴元年改“贞”为“真”后,“真阳”县名与“浈”的联系虽已松散,但当地仍习惯将县名与“古浈水”相联系,遂称今翁江下游为“真水”。为与“南雄之真”严格区分,又在其前冠以“英州”之名。宋嘉祐六年(1061),“英州军”知州茹庭实曾命人将蜀人张俞所撰《广东路新开峡山栈路记》“镌石南山”,其开头“度韶岭,由英州济真江,达广州”句中的“真江”,实则含“英州之真”和“南雄之真”两水。⑰
除下游的“英州之真”外,今翁江还包括上游的“真阳之泷”和“翁源之泷”(简称“翁泷”)。以今广东省英德市东华镇的“神前”为界,上、下两段分别被称作“泷”和“真”。
三、“真阳之泷”的具体所指
“泷水”原指今北江上游武江,因其从湖南入粤后,“悬湍回注,崩浪震山,名之泷水”。⑱宋仁宗时,曲江、翁源和“英州”等地继韶州的充分开发后,相继出现了“闽吴荆广人,奔走通昏旦”⑲的高度繁荣。后因“楚人南迁,北方雅名胜迹,皆已移植”⑳,“泷”名也随之“南迁”。据曾巩《学舍记》记载:“十六七时……南方则载大江,临夏口而望洞庭。转彭蠡,上庾岭,繇真阳之泷至海上。”(21)曾巩所言“真阳之泷”,含今翁江最大支流横石水下游及今翁江中下游之“龙口”至“神前”段。“神前”略上即“湄头峡”,峡外有“大浪滩”古渡,峡内则有“狮子口”古渡。
据道光《英德县志》记载,“狮子口渡,在县东翁水经处湄头峡,大小江水合流”。(22)英德明清旧志所称之“翁水”,实则包含宋仁宗时的“真阳之泷”和“翁源之泷”,但其中所言之“翁泷到此学安流”(23)中的“翁泷”,与宋仁宗时的“翁源之泷”略异。“翁源之泷”与“真阳之泷”在今广东省英德市(县)桥头镇板甫龙口村(简称“龙口”)汇合后,水势猛增,故又被称为“泷头水”。英德明清旧志有载:“狮口溪烟,在县东。泷头水出狮子口。”(24)“泷头水”经“大浪滩”汇“沱水”(今白沙河)后,在“狮子口”古渡被今翁江两座河心沙渚(俗称“河坝”)所阻,激湍迴旋,萦绕穿流。尤其在冲出“其关甚险隘”(25)的“湄头峡”前,更是凶险无比。“泷头水”跌下“神前”,即为“英州之真”。
曾巩《局事帖》
道光《英德县志》记载,“神前泷……在县东八十里,即古浈水所经……汇翁源诸水入县界……至狮子口,又与沱水会,又里许为湄头峡。又二里许,则为神前泷矣。其地两山夹峙,下多怪石,水激波湧,声若巨雷。”(26)从“神前”跌宕而下的“真阳之泷”,源自今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翁城镇定南、星光两村东面大山,绕英、翁两县界山“大腊岭”北麓,自东北向西南流经今广东省英德市横石水镇(下称“横石水”)横石社区象嘴村东北约一里的“板舖郷石陂头”(27)入英。再与今翁江最大支流横石水相会后,折而南流至“龙口”,合由翁源自东而西流来的“翁源之泷”,西流至东华镇汶潭村西北的“神前缺”出峡。宋仁宗景祐初,年少的曾巩曾沿“真阳之泷”辗转南下。“真阳之泷”流经“神前”跌下“英州之真”时产生的奇特之景给曾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泷鸣真水”的特定时空
“神前泷”,亦称“神前滩”。“泷头水”以万钧之势冲出“狮子口”,形成蔚为壮观的“狮口溪烟”。其西约1千米,即“神前滩”。“神前滩”有“鹅叫三滩”之险,被当地人称作“神前缺”。“缺”是方言,形象地概括了“泷头水”流经“狮子口”汇众流后,蓄势将两边石山“撞”开一个“豁口”的险要。
“泷头水”流经犬牙交错的山崖时,因地势落差大,急流击撞山崖发出巨大轰鸣,即使身处约1.5千米开外的“狮子口”古渡,也能清楚地感受到其“声若巨雷”的千钧气势。早在宋景德年间,英州知州王仲逹即用“度壑穿岩不暂停”来描绘这种声势。待其“突变”为“真”后,则从“潺湲不似泷头声”慢慢温驯到“结为衣带远朝浈”的旖旎状态。(28)
宋元之际,与“泷头水”实为一体的“英州之真”,在官方文献资料中一直被“南雄之真”所湮。随着“真阳、浛光二县省入英德州”,“真阳之泷”和“英州之真”之名一并消失。至元刻本将《送》诗中的“真”改为“浈”后,“泷”“真”的“庐山真面目”遂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五、“路人南山”的文化意义
沿“神前泷”上溯1千米左右,即进入“湄头峡”。从“湄头峡”再沿“泷头水”上溯1.5千米左右,则有“大浪滩渡”。据道光《英德县志》记载,“大浪滩渡,距狮子口上三里许。县城达象属通津。”(29)明清时期的“象属”,在北宋的“真阳”县东。沟通“象属”之“湄头峡”、北岸“大镇图”和南岸“长佈图”的,是“狮子口”古渡。“狮子口”古渡稍上,有一座被称为“牛拦坝”的“河坝”侧对“沱水”,稍下则有一座被当地人称作“除墟坝”的更小“河坝”。“狮子口渡”的船只就在大小两座“河坝”之间来回穿梭,摆渡过往行人,素有“黄塘、长佈通津”(30)之称。
“狮子口渡”及“大浪滩渡”,素为古“浈阳”交通冲要。“至康熙四十四年,知县吴永绪新编‘都图’,乃移浈阳都于县之西北面,以尧山、鲤鱼诸图实之。浈迹益无从问津矣!”(31)渡“狮子口”登南岸后,经东华镇汶潭牛栏铺村至石下村,至今仍清晰可见明清时期留下的古驿道遗迹。从石下村往南,经东华镇的文南村可达今广东省佛冈县的高岗镇。从石下村往西,经东华镇文策、宝洞两村,同样可达佛冈。这两条古驿道,前者绕“大南山”东麓南下;后者则顺着“大南山”山势,从它与居于其北的“三姊妹山”所形成的“八”字形夹角中间穿过。《英德县乡土志》记载:“大南山,在县东界:长布、小坑之南。发脉于云屏山,至此约三十里许,高二丈许,为长布小坑樵牧所资。”(32)“大南山”发脉之“云屏山”,亦称“云屏障山”,今在佛冈县境。宋时的“云屏山”,在“英州”之“真阳”县境。据《佛冈厅志》记载,“嘉庆十八年癸酉,以督、抚臣请拆清、英二县地,始建厅治”(33),其后才有佛冈县。
《送》诗所言“入南山”之“路”,在宋仁宗时的“南山”与今东华镇境内的“三姊妹山”之间。这条古道自东北向西南一直延伸到当地俗称“风门凹”的山窝上,再顺“大南山”西侧入东华镇宝洞村。从宝洞沙老坪村往西,可经今广东省清远市英德林场达“英州”;往南,则可经佛冈达广州。顺“南山”之路而“入”,可直达“英州”或广州,中间无任何城池之隔。“真阳”治内之“大南山”,极可能是西汉武帝时期横亘在汉王朝与南越国之间的界山,其周围汉、“蛮”杂居现象由来已久。据《佛冈厅志》记载,“佛冈为古南越地。”(34)在《佛冈厅志》内附“六乡地舆图”(35)中,类似“猺村”或“猺塘村”的地名一直保留。曾巩写作此诗前的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瑶族“遁入郴州黄莽山,由赵洞转寇英、韶州,依山自保。”(36)诗中“远民”意蕴深刻,有可能即指这些从郴州黄莽山“转寇英州”的瑶民。曾巩笔下的“南山”,即宋时“真阳”县东之大“南山”。刘向所说“大山在其南”(37)的意蕴,与这些“远民”入英后“依山自保”的典型环境高度一致。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杨畋“征剿”瑶族,曾使瑶族“闻畋至,皆恐畏踰岭南遁。”(38)“英州”境内瑶民遭镇压的历史,则可上溯至宋乾德五年(967)十一月,“李继明、药继清大破獠贼于英州。”(39)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朝廷在对瑶政策上有重大改变:“及仁宗之朝,天下大定,兵戈不试,日趋于富盛。”(40)曾巩《送》诗首联“远民歌舞戴升平”和“碧阁朱楼照眼明”两句,可视作佐证。在这种对“英州”境内“远民”之幸福生活的具体描绘中,也饱含着诗人对当朝天子“恩波通四海”(41)的盛赞。颔联在“乡馔雨余收白蕈”和“客尊秋后对红英”的清新格调中,以鲜明的色彩对比凸显了“真阳”乡村生活的具体场景,以及“英州”之民所特有的“古道”热情。
“真阳”境内的“远民”,除沐浴宋仁宗“盛德讵能名”(42)的浩荡皇恩外,更得益于当时“英州”地方官吏的清明治理。《送》诗尾联用“材术如君有余暇”和“出游应数拥双旌”两句作结,正是对以“苏秘丞”为代表的“英州”官吏切实奉行“大道容众,大德容下”(43)的儒家正统思想,有效治英的赞赏。道光《英德县志》说“神前泷,一名仁皇泷”(44),极大可能与此相关。
颈联虚实结合。在与“苏秘丞”的依依惜别中,以“泷鸣真水”之所闻和“路入南山”之所见,引出“遥通海”和“不隔城”之所想,既深邃了诗歌的意境,又突出了今翁江“狮子口”古渡一带当时水陆两便的交通优势。
六、小结
曾巩笔下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曾吸引无数客家先民历尽颠沛流离,从赣东南、闽西北一波接一波徙往“英州”。他们往往在看见“真阳”县境的“泷水”或“南山”后,有一种“乐土”在即之感。入英后长驻“真阳”县境“开基立业”,或小住后继续外迁的客家先民,有许多成为明清两朝今“英东”及周边地区客家诸姓的“近祖”。
明代,英德的客家先民已遍布全县。道光《英德县志》记载:“明初,地无居人。至成化间,民皆自闽、自江右来。入籍者习尚一本故乡,与粤俗差异。”(45)这些“自闽”或自“江右”入籍者,其祖籍大都在今江西境内“吴”文化底蕴深厚之“江右”,或今福建境内古“闽越”文化发祥之“闽”地。在他们迁徙经由之“古浈水”流域,慢慢形成了“习尚朴而不杂,淳而不漓”(46)之“偌大一方纯客区”(47)。这一“纯客”范围不仅包括今广东省英德市“英东”地区和“佛冈”北部,还包括今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以及韶关市新丰县西北部等“古浈水”流域广大地区。
注释:
① 曾巩:《元丰类稿》卷六,《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5 年版,第50 页。
② 曾巩撰,陈杏珍、晁继周点校:《曾巩集》卷六《律诗七十一首》,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82 页。
③ 道光《英德县志》卷八《职官表》,《广东历代方志集成·韶州府部(一 一)》,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 年版,第223 页。
④⑤ 道光《英德县志》卷三《舆地略(上)》,《广东历代方志集成·韶州府部(一 一)》,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 年版,第90 页。
⑥⑧《英德县续志》卷二《舆地略(上)》,宣统辛未年据“(英德)前志”校勘、影印,影印时间、地点不详,第19 页、第28 页。
⑦⑨(26) (44) (45) (46)道光《英德县志》卷四《舆地略(下)》,《广东历代方志集成·韶州府部(一 一)》,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 年版,第115 页、第114 页、第116 页、第116 页、第121—122 页、第121 页。
⑩(宋)周源:《〈武溪集〉原序》,余靖:《武溪集》,《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5 年版,第3 页。
11 12 15(宋)余靖:《武溪集》卷五《韶州真水馆记》,《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5 年版,第50 页。
13朱隽嘉:《今水经. 浈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0 卷第1 辑,2005 年1 月。
14(宋)余靖:《武溪集》卷五《韶州新修望京楼记》,《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5 年版,第49 页。
⑯ (32) 民国《(广东)英德县乡土志》,英德:英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8 年影印,第56 页、第62 页。
⑰ 道光《英德县志》卷一三《金石略》,《广东历代方志集成·韶州府部(一 一)》,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 年版,第338 页。
⑱ 陈桥驿:《水经注校证》, 北京:中华书局,2013 年,第859 页。
⑲(宋)余靖:《武溪集》卷一《送陈京廷评》,《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5 年版,第11 ~ 12 页。
⑳钱穆:《古史地理论丛》, 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4 年版,第279 页。
(21)曾巩:《元丰类稿》卷十七《学舍记》,《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5 年影印本,第180 页。
(22) (29) (30) (31)道光《英德县志》卷六《建置略(下)》,《广东历代方志集成·韶州府部(一 一)》,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 页。
23 28雍正《重修英德县志》卷五《(七言律)诗·翁水朝元》,英德:英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91 影印,第496 页、第471 页。
(24)乾隆《英德县志》卷一《名胜志》,《广东历代方志集成·韶州府部(一〇)》,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 年版,第420 页。
(25)雍正《重修英德县志》卷一《山川志》,英德:英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91 年影印,第91 页。
(27)《英德县续志》卷三《舆地略·水利》,宣统辛未年据“(英德)前志”校勘、影印,影印时间、地点不详,第41 页。
(33) (34) (35)《佛冈厅志》(原文—译注对照本),佛冈县史志办公室译注2007 年,第1 页、“目录”前1 页。
(36)张介文:《关于粤北瑶族的来源问题——对李黙同志〈粤北瑶族历史的一些资料〉的一些看法》,《学术研究》1980 年第4 期。
(37) (43)(汉)刘向:《君道》,《说苑》卷一,出版时间、地点不详,据古籍网复本影印资料:《钦定四库全书》,子部,《说苑》卷一、二,第3b 页、第1b 页。
(38) 《二十五史·宋史(下)》卷三百《列传第五十九·杨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 年版,第8 册,第6293 页。
(39) 《英德县续志》卷二《前事略》,宣统辛未二月据“(英德)前志”校勘、影印,影印时间、地点不详,第198 页。
(40) 南通王焕镳 述《曾南丰先生年谱·补遗》,影印自公孚印书局代印版,影印时间不详,第56 b 页。
(41) (42)曾巩:《元丰类稿》卷六《仁宗皇帝挽词三首》,《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5 年版,第49 页。
(47) 清远市史志办公室编:《清远姓氏·偌大一方纯客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15 页。
(作者单位:英德市史志办公室)
(责任编辑: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