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自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建县以来,历为州治、郡治、府治、路治所在地。曾经管辖西宁(郁南)、东安(云浮)、泷水(罗定)、信宜等地,是西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北宋皇祐六年(1054),德庆始筑子城,高1丈,厚8尺,周230丈,环以壕,辟南门,仅容廨舍仓库,子城外为民居。明洪武元年(1368)扩建新城,高3丈,厚1.5丈,周1100丈,外环以壕,城上置720个串楼,39个敌楼,城设5门:东胜门、忠顺门、广惠门、镇南门和香山门,奠定了明清时代城建基础。明景泰七年(1456)又重修,周城增高3尺。明崇祯六年(1633),周城再增高3尺。城市布局:政府设置的行政机构、管理部门和教育设施大多安排在城内,商业区城内外各一,城内有州前市,城外有驿前市。明末扩大城区建设,迁州前市于城外,称东角市,商业区全部在城外。清初,裁撤驿前市,扩大东角市,辟东胜门外的谷圩街、会龙街、文会街(俗称“三街”)、东胜街、东豪街为商业区,成为县(州)的商业中心区。
城内四坊 城外十二坊
20世纪30年代以前,德庆是西江中上游的重要商埠,那时市民用“九巷十三街”来统称德城街巷的众多。
德庆的街巷主要以民居集中点“坊”来划分。城内“四坊”:永宁坊、乐善坊、儒林坊和澄清坊。
永宁坊和乐善坊民居最为稠密,街巷最多,镇南门内圭背街以东为永宁坊,有东门街(又名东胜内街)、文昌街、永宁前街、永宁后街、深塘街、张牙街、所前街和文阁巷、马施巷。
圭背街以西之北为乐善坊,有关荐街、康帅街、小东门街、小东门前街、仓背街、余所街、十字街和田屋巷、蒌菜巷、康乐里、鱼塘基(后来又有书院里)。
圭背街以西之南儒林坊,有学前街、仓前街、萧庙街和上巷、石牛巷、老仓巷、容镜里。以州署宅中分界以西为澄清坊,有州前街、司前街和北门街。
城外“十二坊”:演滨坊、介福坊、福寿坊、锦波坊、锦福坊、仁寿坊、登云坊、太平坊、孝康坊、永康坊、城西寿康坊和城北寿康坊。演滨坊是城外居屋最密、街巷最多的坊,其次是福寿坊和锦波坊。
清光绪年间,县城有33条街10条巷,城内的有州前街、司前街、北门街、圭背街、学前街、仓前街、萧庙街、东门街、文昌街、永宁前街、永宁后街、深塘街、张牙街、所前街、关荐街、康帅街、小东门街、小东门前街、仓背街、余所街、十字街、石牛巷、上巷、文阁巷、田屋巷、蒌菜巷;东胜门外有东胜前街、东胜正街、惠积街、谷圩街、会龙街、高镇街、龙母后街和柴亭巷、隆兴巷、大榕里、宝树里、谭公井、众塘基、保安社(后来还有谢家巷)。介福坊有文会街、东阁街和朱紫巷。介福坊之东为福寿坊,有福寿街。介福坊之西,隔大码头为锦波坊,有东豪街和锦波里。镇南门外为锦福坊,有锦福里。仁寿坊有龙母前街和通津巷。登云坊有十字路、余家巷和华严巷。太平坊有太平街。
德城街巷绝大多数是各姓杂居,居民可以自由通行往来。
烙印下沧桑痕迹
古街老巷的得名带有明显的历史痕迹。
从大南门直入便是州治衙门,门前长街横贯,由西城墙往东,依次为司前街、州前街、学前街、所前街,四街相连,历来是府、路、州、县政府机关所在地,旧有布政分司署、岭西道行署、州署、城守署、学正署、守备署(前为守御千户所)等。这四条街分别以官署命名:司前街对应布政分司,州前街对应州署,学前街对应儒学,所前街对应守御千户所。
所前街有城隍庙,又称“城隍庙街”。仓前街、老仓巷得名于旧州治义仓。仓背街因位于北高阜的广备粮仓而得名。北门街、东门街、东胜前街、东胜正街、小东门街、小东门前街分别以北门、大东门(即东胜门)、小东门命名。东门街在东胜门内,又称东胜内街。东胜前街旧时是鱼摊摆卖之地,又叫“卖鱼街”,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三角街。
东胜正街是昔日乡下人进城的必经之道,清代后期由大榕里转入东胜街处设有街闸,有更夫看守,此处又叫作“闸门根”。东胜前街北面旧有一条小巷通谭公井,是北郊一带村民入城的通道,故址在今东门粮站后背,初名打铁巷,光绪年间在此筑柴亭以方便市易,改名柴亭巷,后废。由东胜正街中段另辟一巷通谭公井和大榕里,此巷因是谢姓居民的聚居地,叫作谢家巷。东胜内街和东胜前街、乐胜正街、谷墟街、会龙街、文会街、东阁街、介福街、东豪街商店铺户鳞次栉比,为县城商业闹市,这些街道的旧貌至今依稀可辨。
谷圩街是清中期以后摆卖谷米的街市,与回龙街、文会街由北至南三街相连,旧时合称“三街”,即今之横街,20世纪50年代改为新民路,“文革”时曾更名为“曙光路”。东阁街又叫东角街,因位于州城之东廓得名。由东阁街南出,有巷子通往江边码头,相传是乾隆时为迎接圣旨而建,称朱紫巷,码头称朱紫码头。
永宁前街、永宁后街以永宁社命名,街中旧有宝盖亭和李刘氏贞节牌坊,故居民称前街尾为“亭底”,称后街口为“石牌坊”。康帅街因宋时建有康王庙(又称“康帅庙”)而得名。康王庙之北有巷子通往鱼塘,乾隆时巷内建有一座何李氏贞节牌坊,居民遂称此巷为“红牌坊”。由红牌坊沿鱼塘边东出城基的街名叫关荐街。龙母前街、龙母后街因仁寿坊有龙母庙而得名,州人合称之为“前后街”,现已重新规划,而街名一直沿用至今。
以庙宇命名的街道还有萧庙街。明末,东北城基内建有一座文昌阁,后来改为东城书院(即文昌书院),书院下临的鱼塘称书院塘。清初塘中广植莲,“书院莲塘”为德庆古“八景”之一。东门内往北紧靠城基的石街也因此取名“文昌街”,街南的小巷称为文阁巷。1929年拆东城墙开公路,文昌街、文阁巷与公路并在一起成为“公路街”。东城书院北边的小东门前街向西南通出鱼塘基的小巷叫蒌菜巷,废后为另一条小街“书院里”所取代。由亭底向西通向十字街的弯曲街道,因街北有一个深塘而命名为深塘街,俗称“深塘角”。圭背街连接十字街、鱼塘基、康乐里,直抵北城基。十字街口有古井,俗称“大井头”。鱼塘基是鱼塘(即书院塘)与纱帽的界基。余所街位于纱帽塘北,又称为纱帽塘街。
镇南门(即小南门)外锦福里,明清时设有“汛地”(军队驻防地段)。锦福里东为锦波里,明万历时筑有石桥,又叫作“石桥头”。东门外闸门根往北经大榕里就是高镇街,闸门根往东为惠积街,两街至今变化不大。惠积街尾,东有小巷为梁姓聚居地。向南通出江边为通津巷,又叫巫巷,即今之通津路。因北端旧有古老葵树,所以20世纪70年代兴建长堤迁移民居时曾命名为“葵树新村”。华严巷因明天启年间该地有“华严寺”而得名。余家巷又叫独树巷,今已成为城东新的开发区。
见证了城市进程
旧时,德庆山城的街巷短小狭窄,除了主要商业街用花岗石条铺设之外,其余街巷多用大青石块铺垫,有的还是泥路,凹凸不平,雨天积水。清初,城内曾有奔马街,城外曾有西门街、晏公街、墓前街,这些街光绪时即已湮没,难以考证。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初先后湮没的街巷还有棉纱巷、仓前巷、老仓巷、关荐街、马施巷、蒌菜巷、上巷、华严巷、紫亭巷等。
从20世纪50年代中开始,德庆县城陆续对街道进行修改取直、并联扩阔,路面铺以水泥或沥青。旧时的司前街、州前街、所前街和张牙街连为一街,向东西两面延伸为新生街,1981年改称朝阳路。东阁街、介福街与福寿街连为东豪东街,“文革”时更名为东风路,今为东豪东路。东豪街、锦波里、锦福里连为东豪西街,“文革”时更名红卫路,今为东豪西路。小南门连接圭背街、十字街、余塘基、康乐里合称为朝辉路。东胜正街、惠积街连为胜利东街。东胜内街、深塘街连接十字街为胜利西街。永宁前街、永宁后街和康帅街合成为光明路。北城基与北门街改造成为环城公路。朱紫巷、大蓉里分别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建长堤和90年代中期开辟康城大道时消失。
现在,随着德庆城区不断扩大,新的街道也不断涌现,德庆大道、龙母大街、香山大道、宋街、朝阳路、环城路、文兰路、仁寿路等许多新路新街相继建成。
德庆古街老巷,犹如一个承载了亘古岁月又饱经沧桑的渡口,见证了山城的变化。
(作者单位:德庆县地方志办公室)
(责任编辑:钱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