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长者助手
【理论研究】传承客家优良家风的文化载体
发布日期:2020-06-09 来源:《广东史志》2016年第4期 作者:周云水

  客家族群素以保持中原文化精髓而自居,在面对社会变迁,传统家风该如何传承?近日,笔者在兴宁市坭陂镇汤湖的汤一村和汤二村田野考察时,通过访谈地方文化人士和参与民俗活动,对客家优良家风传承的文化载体有了更为具体的认识。 

  牌匾见证善行义举 

  位于兴宁市坭陂镇汤一村的福公屋,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系兴宁和山王氏十七世祖王升福所建,距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该大屋坐西南向东北,为三堂六横二围围龙屋,建筑面积达15000多平方米。 

  福公屋中厅上方悬挂着“惠心任恤”字样的红匾,题头为“乾隆六十年仲夏吉立、一九九五年孟冬重立”,落款为“梅州知府丹山郭凤彩赠”;左右两侧有一副楹联,上书“邑有贤名称长者,野无菜色赖仁人”,说的是当地出了王升福这样一位具有仁义之心的长者才得以让百姓不会因挨饿。 

  根据王氏族人的介绍,王升福早年在兴宁刁坊开了一间当铺,偶尔用船沿宁江水路运载大米到嘉应州出售获利。有一年,嘉应州连日发暴雨,大片农田房屋被淹,米价暴涨。王升福得知消息后,认为是天赐良机,有了赚大钱的好机会。他连忙筹集资金,购买了两船大米,星夜兼程运到嘉应州。上岸后但见昔日村落田野一片汪洋,地势较高的荒岭路边,跪伏着一群群要饭的。有一对夫妻,牵扯着三四个有气无力的小孩在苦苦哀求着,其中一个小孩已经饿得瘫倒在地。目睹这样的惨状,王升福立即取消了售米赚钱的计划,吩咐帮工把大米扛上岸去直接分发给受灾群众。王升福对同伴说:“受灾群众有难,我们不能见死不救,更不能落井下石,乘机捞钱!我们要多做善事才对得起祖宗。”就这样,他把两船大米全部发放救济受灾群众。领到了这些救命粮的受灾群众,一字儿排开跪在王升福面前磕头不已,嘴里念叨着:救命恩人,善德救人;善德者载福,善德者福昌! 

  嘉应州知府得知王升福的义举后,感动不已,立即赐赠给王升福一块“惠心任恤”的金匾,以彰扬他的高风懿德。此后,王升福的善良美德激励着他的一代代子孙积善德,行善事。王升福的善良美德也荫庇着他的一代代子孙人才辈出、鸿福绵延。 

  按照王氏族人口耳相传的故事,王升福仁心义举获得地方官褒奖的事理应属实。不过,由于原始牌匾遗失,后人在重立牌匾时,没有考证当时的历史。因为根据《雍正朱批谕旨》的记载,雍正十年(1732年)三月十九日,广东总督鄂弥达奏升程乡为直隶州,统辖兴宁、长乐、平远、镇平四县,特奏明程乡原属“梅州”,但不敢擅自做主,“恭请皇上钦定佳名”。雍正独衷“嘉应”两字,故于次年十一月十六日钦定为“嘉应州”。如果王升福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获得了此块牌匾,赠送牌匾的州府官员当然不应是梅州知府,而是已经更名63年的嘉应州的知府。该匾提及的“惠心”即利民之心,《易·益》记载“有孚惠心,勿问元吉。”王弼加注曰:“惠之大者,莫大于心,因民所利而利之焉。” 

  在客家宗祠里面,经常可以看到记载祖上功德的牌匾,尤其是皇帝恩赐的牌匾,更为族人看重而津津乐道。譬如,汤二村的大屋龙峰前(大厂下)的大门上方,就悬挂着上书“覃恩”字样的牌匾一块,为王彦勒封登仕郎时在嘉庆十四年五月谷旦所立。 

龙峰前中堂正厅梁柱上悬挂的圣旨牌

  龙峰前中堂正厅梁柱上悬挂的圣旨牌写着“公于道光年间副榜捐授四川邛州府厅吏目,后擢升督捕同知,为官十载。道光十八年(一八三八年)邛州大旱,中柱公请赈未果,为救民于水火之中,开官仓以活民,百姓焚香三日,叩首以谢。发赈后数日,趁夜自尽于衙中。官民感其德,为公褒扬。不日钦差带来圣旨,恩准放粮赈济,后又为公追禄其功,优恤其家,其棺运回故乡厚葬,并赠送金匾亦同时运回家乡,因其灵柩奉旨穿城(州县)过境而至。”落款是“道光十八年立,二零零五年重修”。从牌匾介绍的事情来看,王中柱当年为了黎民百姓不至于饿死敢于牺牲个人身家性命,的确是忠烈与善行并举。 

  民俗节日延续仁善家风 

  在坭陂镇汤湖村,作为当地望族的王氏不仅重视宗族功德背后展示的家风,而且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将仁善家风融入民俗活动之中,创造了独特的节日文化。汤湖村的民俗节日特别多,春耕之前就多了两个热闹非凡的节日。

  节日一:“二月十七粄子节”。兴宁坭陂镇汤湖王氏族人每年农历二月十七日举行颇有神秘色彩的“粄子节”。节日期间,妇女们利用各种材料巧妙地制作客家米粄,有艾叶粄、葱粄、芹菜粄,有“大粄”和“小粄”,放在格箩中挑到王氏八世祖、九世祖的墓地边,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奇怪的是周围其他姓氏的人却不过这个节日。原来,这个特殊的民俗节日涉及王氏家族五百年前的痛处。 

  据专注于研究客家文化的王林祥先生介绍,500年前,坭陂汤湖王氏八世祖娶的第一个夫人生下两个儿子后不幸去世,后来续弦祖婆又生下两个儿子。心胸狭窄的祖婆为了让亲生的两个儿子将来继承全部家产,心生恶念,在某年农历二月十七日,做了两个“大粄”和两个“小粄”,吩咐婢女送到私塾学堂给读书的四个小孩当点心。祖婆特别吩咐送点心的婢女,将两个“大粄”给两个兄长吃,两个“小粄”给两个弟弟吃。在素来强调兄友弟恭的王氏族人看来,这个符合情理的安排,体现的是祖婆无微不至的关爱。到了学堂,按照祖婆的嘱咐,婢女将两个“大粄”分给两个兄长、两个“小粄”分给两个弟弟。娇生惯养、年纪最小的弟弟哭闹要吃“大粄”。四兄弟中排行第二的哥哥毫不犹豫将自己的“大粄”让给哭闹的弟弟,自己吃“小粄”。谁知,“大粄”有毒,“小粄”无毒。结果,兄弟四个毒死两人,四兄弟中排行第二的哥哥和排行第三的弟弟幸免于难。幸免于难的哥哥就是今天葬于坭陂汤湖虎形山下的汤湖王姓人家的九世祖。经此变故,王氏祖先嘱子嘱孙,每年二月十七日,每家每户都制作粄子供奉祖先,以此告诫族人一定要善良本分。王氏祖先希望以独特的粄子节让后裔“百子千孙、长命富贵”。 

  节日二:“二月初四虾公藩王节”。这个节日是几百年前汤湖王氏一位祖婆立下的规矩。“虾公藩王”是族人对年满60岁的男性长者的尊称。每年农历二月初四上午,汤湖王氏族人组织老人宴,让本族的“虾公”回到祖屋(上老屋)聚餐。席上,由宗族理事会成员公布上年度的家族财务收支情况,提出本年度财务计划,并向每位长者征求本族宗祠维护修缮意见。这种民主的管理方式,让坭陂汤湖王氏宗族内部和睦,数百年来很少发生族人争吵内斗的现象。 

  从坭陂汤湖王氏看,客家人通过宗祠牌匾、祭祖穆宗、上灯敬老和独特的民俗节日等文化载体传承优良家风,使凝聚着祖先智慧的教诲训诫持久地在子孙后代的耳畔响起,在他们的心田培育良善的种子,使他们明是非、知廉耻、懂礼让、守本分。城镇化过程中传统文化日渐衰落,客家传统优良家风的传承与弘扬,离不开民间团体发起的宗族文化复兴活动,更离不开民众日常生活对优良家风的坚持和守护。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

(责任编辑:钱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