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长者助手
【理论研究】肇庆“两广总督署”
发布日期:2019-06-24 来源:《广东史志》2018年第1期 作者:郭达祥

  左凭广海,右瞰苍梧”,“乃岭南一雄镇”,战略位置极其重要。①因此,早在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明朝就将两广总督的办公机构迁到肇庆,直至清乾隆十一年(1746)才将该机构移驻广州,历时长达180多年。

  两广总督署是两广总督的办公场所,也称两广总督部院,俗称为“两广总督府”或“两广总督衙门”。两广总督始设于明景泰三年(1452),直至清末。其间,两广总督的称谓、职权屡经变化:初设时为总督两广军务,后来发展为管辖两广地方、抚治军民的封疆大臣。两广总督署最初设在广西梧州,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吴桂芳将其迁到广东肇庆,清乾隆十一年(1746)策楞才将督署移驻广州。肇庆两广总督署旧址在今肇庆市端州区城中路49号市政府大院内,原有建筑已被毁,仅存有与之相关的一些遗物,如现存七星岩景区水月宫大门前的明代红砂岩石雕对狮和现存阅江楼的四件康熙皇帝御书碑。

  一、督署的前身

  考之古籍,早在明朝选址建肇庆两广总督署之前,就已经在其旧址上建有一些官衙机构,并代有兴替。如早在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端州知州朱显之就在此地建端州州学。建中靖国元年(1101)夏,兴庆军节度使郑敦义将端州州学迁往城东(今正东路文庙),将州学改建为兴庆军节镇府。政和四年(1114),端州升为兴庆府,知府毛衍又将节镇府改为高要县学宫。南宋祥兴年间(1278—1279),高要县学宫、县署俱毁于兵火。元至元年间(1279—1294),在高要县学宫原址建廉访司署。明洪武初年,廉访司署改为按察分司。洪武二十年(1387)又改为岭南道。弘治(1488—1505)中,再改为察院。

明嘉靖年间肇庆府城图

  至明嘉靖十五年(1536),总督钱如京为更方便处理广东事物,将察院改为抚按行台,作为两广总督或广东巡抚驻肇庆临时办公的地方。还增建了其他建筑,万历《肇庆府志》记载:“于行台西旧府学空地内建燕室,外建三司厅、把总厅、赏功所。”②建筑逐渐增加,规模日渐扩大,为此后督署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肇庆两广总督府大门两侧的石狮(现安放在七星岩景区水月宫前)

  二、督署的建设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两广提督吴桂芳正式将督署从广西梧州移驻广东肇庆,将原抚按行台正式改建为两广总督署。其规模为:“正堂五间、穿廊一间、后堂五间,左右各为耳房,堂西衙二列各五间。”③

  此后,明朝历任总督对督署多有增修或重建。主要有:明隆庆五年(1571),两广总督李迁在衙门东边增建谷阴厅,并亲自写记记其事。万历五年(1577),两广总督凌云翼重建督署,主要有“后堂五间,名曰广益。东西廊各七间。楼二,东曰大观,西曰读书,亦各五间。又建仪门、大门各三间,门外左坐营司、赏功所,右中军厅、医药局。”④万历八年(1580),两广总督刘尧诲对督署进行大规模的重建,并请文名颇著的潮阳人林大春作记。这次重建有“正堂、廊房及衙”。在林大春的《修建端州总督部院公署记》中,此次重建始于万历七年十一月,至次年四月“百工毕”。重建后的两广总督署“高耸深閟,弘敞壮丽,巍然为一方巨制”。⑤万历十六年(1588),总督刘继文调整督署的布局,扩建读书楼,并增设射圃。康熙《肇庆府志》记为:“万历十六年,乃移署于广益堂之后,而以旧署为广益堂。改建读书楼,又辟其西为射圃。”⑥将衙门迁于广益堂,而以旧衙为广益堂,改建读书楼,并在西边增设射圃。崇祯十二年(1639),总督张镜心“改建文来阁,辟射圃”⑦。综上可知,肇庆两广总督署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到万历十六年(1588),在不到25年的时间里,就有过3次增建或改建,1次大规模重建,平均每4—5年就有1次对督府的修建工程。从记载看,两广总督凌云翼时是对督署进行重建,规模很大。刘尧诲又进行大规模的增建,奠定此后督署的规模。

  清朝建立后,肇庆两广总督署的修建次数相对较少,旧志中的记载也比较粗略。主要有康熙八年(1669),总督周有德改建筹远楼、连筹堂。康熙九年(1670),总督金光祖捐俸重修。乾隆七年(1742),总督策楞奏明移驻省城,不复回肇庆。乾隆三十二年(1767)、三十三年(1768)犹动项修葺。后失修,渐圮。⑧

  乾隆十一年(1746),两广总督策楞将两广总督署迁驻广州,肇庆督署改为督抚行台。当时肇庆两广总督署的情况在乾隆二十五年编修的《肇庆府志》中有非常详细的记载,既有主要建筑规模的描述,也有位置的具体分布,非常具有参考价值。具体内容为:“头门一座三间,前为照壁,两旁为东西辕门,为东西牌楼。后为仪门三间。又后为牌楼。又后为大堂三间。又后为二堂三间。又后为宅门。又后为后堂五间。又后为后楼。又后为诸小房。辕门之东、大街之南为手本房、为号房。北为司道厅、府县厅。厅后西为厨房,中为马王庙,东为关帝庙。庙后为文莱阁、为东西稿房。又后,西为东书房,东为账房。又后,西为福字堂,东为云壑堂。云壑堂后为大花园。园北为挹清堂,旁为亭者三,为池者一。花园西为小箭亭。二堂东有横门通东箭道。箭亭两座。辕门西、大街南为皂隶房,大街北为武官厅。后为盐政房。房后为来鹤堂,又后为幕客房,又后为双桂堂。大堂东有横门通西箭道,后为关帝庙。”⑨

留存至今的肇庆两广总督府北侧围墙

  三、督署的废弃和改建

  自清乾隆十一年(1746)后,随着两广总督署的搬迁,大量政府机构和人员离开肇庆前往广州,肇庆的政治中心地位随即不在。原先的大量政府办公场所或被废弃或被改作它用。肇庆两广总督署的命运也一样。据志书记载,督署遭废弃后失修,渐渐倒塌。嘉庆十八年(1813),两广总督蒋攸铦下文肇庆知府及副将勘视(督署),择其材可用者造册,付县存案,并于门头外砌砖墙一道,与围垣接,以禁兵民闯入。道光五年(1825),两广总督阮元来肇庆,见督署“皆瓦砾场,惟石狮碑础仅存”,以致总督“往来肇庆,检阅东西官兵”,则不得不“止宿于阅江楼”。阮元鉴于肇庆“为两省握要地”,“总督署可移而兵不可移,各营将尚皆有署,乃总督于城中无一椽,非政体。”于是,阮元对肇庆两广总督署进行了历史上最后一次重修,不过规模并不大,仅在旧基上重建行台,“惟立门屏两重,堂室两重,取可以校武暂驻而已,无多构也。”并刻碑纪事,由于厅后有棵数百年老枫树,题名“大树行台”,而肇庆的两广总督署的名称在志书中也被改为“大树行台”。⑩

  此后历经咸丰、同治、光绪数十年,督署再没有被修复过,“廨舍已尽倾圮”。督署所在地则被肇庆府用来作为武举考试的较射场,“学使按临,肇府十二属应武试者均于此较射。”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兴学堂,肇庆知府赖清键、肇阳罗道蒋式芬为筹集肇阳罗工艺学堂的开办经费,将督署变卖。宣统二年(1910),昌远堂以5000元(此应为银元)价格购买督署所在地。⑪

  民国后,督署除短暂做过龙济光行营外,被改建为学校。具体情况如下:

  1913年7月,龙济光入粤,旧督署改龙济光行营。1914年,葡萄牙天主教会购领旧督署西偏建教堂圣家院和圣家医所。1918年,葡萄牙天主教会又在原督署地创办培志两等小学校,含完全小学和专修班,只招收男生。1932年7月,毕业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大学的南海人邓俊高接任校长,把完全小学和专修班分开,专修班改名为海星中学,小学则改名为海星小学,同设在原校内,并于11月在教育部备案。两校都只招收男生。其中,海星小学有6个班,约240人;中学有3个班,100人左右。学校重视文体活动,建有宽阔的操场和足球场。值得一提的是,海星中学的乐队和足球队非常活跃,在当时颇负盛名。1938年秋,日军侵犯广州,肇庆的学校疏散,海星中小学校也停课,直到1946年8月才复课。1947年,梁祖誉接任海星中小学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海星中学合并于高要县县里中学,小学生则转到其他小学校就读。此后,原督署地成为肇庆市人民政府办公所在地。⑫


  注释:

  ①道光《肇庆府志》卷首《序文》,《广东历代方志集成·肇庆府部》,《广东历代方志集成·肇庆府部(八)》,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影印版,第175册,第2页。

  ②③④⑤万历《肇庆府志》卷一〇《建置志》,《广东历代方志集成·肇庆府部(一)》,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影印版,第168册,第187页;第187页;第188页;第188页。

  ⑥康熙五十八年《肇庆府志》卷六《建置》,《广东历代方志集成·肇庆府部(五)》,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影印版,第172册,第91页。

  ⑦⑧道光《高要县志》卷七《建置略》,《广东历代方志集成·肇庆府部(一一)》,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影印版,第178册,第84页。

  ⑨乾隆《肇庆府志》卷六《建置志》,《广东历代方志集成·肇庆府部(七)》,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影印版,第174册,第89—90页。

  ⑩咸丰《高要县志》卷六《营建篇一》,《广东历代方志集成·肇庆府部(一一)》,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影印版,第178册,第330页。

  ⑪民国二十七年《高要县志》卷一《建置略》,《广东历代方志集成·肇庆府部(一二)》,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影印版,第179册,第321页。

  ⑫梁诩、石帼湄:《海星中学的沿革》,《肇庆文史》第五辑,肇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肇庆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编辑部1991年12月编印,第152—153页。


  (作者单位:肇庆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责任编辑:黄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