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史志编研工作时间并不长,在个人职业生涯中,可以预见目前的史志编研岗位将是我工作时间最长的岗位。虽然这个岗位在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航)这个大央企中并非主业,却是带给我意义感、价值感、获得感最多的岗位,也是我最难割舍的一份工作。
相识
2016年年中,我被调整到档案馆史志研究岗位。虽然在公司已工作多年,经历过几次内部调动,但档案和史志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央企的史志部门岗位职责除日常档案工作之外,还要配合中央和驻地政府部门提供各类年鉴年报和史志材料。恰逢广州市地方志办在线修志业务系统刚刚开发好,接到通知就去参加培训,忙乱地进入新岗位,转换新角色,接受了新任务。只记得当时很多人聚在下塘西路会议室内,一位年轻工程师给大家讲解系统使用,工作人员组建工作群,答疑和提醒工作都细致又耐心。
2017年第一次接手南航报送地方志年报材料工作,一本薄薄的《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手册》就是领我入门的“师傅”,它涵盖国务院令到材料整理过程中必用的编写要求,细致到出版物数字和标点符号的用法。对照这本小册子提供的信息,我照猫画虎地完成材料编撰。现在回头来看,正是因为一开始接触的就是规范化的工作制度、清晰的工作标准,自己在年报工作还算开了个好头。
2018年9月,作者参加广州市地方志资料年报业务培训班
企业的年报工作与档案业务一样,多依靠中央和地方各级档案和史志部门提供培训和业务指导。这也是央企与地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具体落地实践。2018年我第一次参加广州市地方志资料年报业务培训班,市地方志办为南航档案业务提供了亟需的指导和帮助,为档案岗位人员提供了一个学习和研讨交流的平台与机会,给大而全的央企这种基层业务开展雪中送炭。过去五年国企改革中每一次南航机构调整后,档案部门在上下沟通、左右协作中遇到为难的时候,业务管理上的问题会向地方志办的同志求助,他们每一次都耐心倾听,依据法规给出专业判断,提供解释和建议,倾情相助。
每年南航还会收到年报工作专项经费。这份落到实际的对年报工作的重视,让我感受到这份工作的价值,因为工作被认可而生出更多的自豪感。我意识到,我承担的是一项政治任务,为能够参与这样一项严肃宏大的文化建设工程倍感荣幸,也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不仅要全盘了解南航情况,还要拓展知识面,提高理论素养,在研学、征集、编写上不断精进。
历年《中国南方航空年鉴》
相知
随着实践经验和岗位培训的丰富,我自觉寻求工作品质上的提升,尽可能多地收集与公司战略和重点工作总结相关的档案素材,对照年报要求组织材料,突出南航在落实中央政策、企业与驻地政府合作上如何共担使命、协同发力,聚焦南航战略如何对接国家和地方政策,省、市政府对南航的支持与助力、引领和影响当地经济和文化发展。素材撷取上,专注南航集团与本省市区各级政府之间的交往会谈,与本地企业机构之间的签约合作,战略对接对南航和本地带来的影响和改变。比如最近两年来围绕打造大湾区一体化战略,南航当好实施国家战略主力军,集合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链延伸贯通,服务驻地发展,弘扬“安全第一、客户为本”核心价值观,践行“让更多人乐享美好飞行”的使命。除了年报的交集,更惊喜的是因着2019年南航开始建设发展史馆,作为展馆建设责任部门,南航档案馆到广州市地方志馆参观学习取经,起到开阔眼界、打开思路的效果,同时带动其他部门同事前来参观,更多人系统地了解到广州的前世今生。我一个在广州生活近30年的“新客家人”在这里生根,生命里浸染了广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都市风采,“不辞长作岭南人”。方志馆的参观学习和南航发展史馆的建设也为档案工作注入新鲜动力,发挥了为档案和史志编研工作铸魂、增智、正风、促干的激励作用。
2024年初,在公司领导的重视和新部门领导的推动下,南航结合工作实际,重新梳理工作流程,细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机制,上下齐心,努力提升材料报送品质,更好地服务于市地方志事业和南航发展。
相伴
地方志绵延千载,贵在史实,重在致用,肩负记录传承历史、保存文献的重任。南航档案和编研工作按照地方志工作要求,将史志工作与记录央企经营管理工作深度融合,担负提供资政参考、立德树人、凝集精神伟力,记录好南航智慧,传播好时代故事的光荣使命。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有幸得以在记录当代、传承历史的事业中参与地方志记录工作,有机缘以一滴水的作用,融于服务人民群众中这一伟大事业的实践洪流中。这是令我愈发热爱这个岗位的原因。未来也愿与地方志相伴,并持续关注地方志,推动基层史志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行业、地方史志事业发展繁荣贡献所能。
(作者单位: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